江南三大名楼为什么包括江西王腾亭?不是亭子吗?
亭子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无论是佛、道、儒,还是皇家贵族,都把亭子视为神圣、尊严、威严的象征。亭子一般都是两层以上的建筑,都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古代亭台楼阁一般都建在水边,波光粼粼,景色优美。所以这些亭子往往是文人聚集的地方,登高望远,吟诗作赋,歌舞升平,宴饮作乐。
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都是因为亭子而诞生的,而这些亭子也是因为它们的文章而出名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王腾亭,因“初唐四杰”之一王波的《王腾亭序》而名扬天下。《王腾亭序》也成为经典不朽之作。
滕王阁修建初期,只为元代达官贵人赏灯,春赏花,夏纳凉,秋爬山,冬赏雪。他们在亭子里喝茶,听钢琴,看绘画,跳舞,写作。唐朝第二年(675),王波路过洪州(今南昌),洪州刺史颜邀请他去亭子里吃饭。他即席写了《秋日洪州王腾亭别序》,即《王腾亭序》。从此,“物化为宝天,人杰地灵,人杰地灵”的南昌老县城声名鹊起,“夕阳与寂寞齐飞,秋水共长一色”成为千古名句。
滕王阁不仅仅是一个观景建筑,还是一个存放古代经典的地方,相当于一个古代图书馆。在古代,封建士大夫大多在这里迎接和招待客人。你的天子,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在陈友谅兵败鄱阳湖后,在亭子上设宴。当时文人墨客吟诗作词,达官贵人观灯赏月,热闹非凡。
大多数古建筑都是“天灾涤尽,其兴废皆因时”,王腾馆也不例外。据现存史料考证,王腾亭是王腾李元婴于唐永徽四年(653)所建,毁于宋元明清,民国十五年(1926)。在此期间,它建了又修,毁了又建了28次。
现在的展馆完成于1989,是第29次改建。主阁是根据梁思成先生1942绘制的《南昌王腾阁重建草图》,并参考天籁阁收藏的宋画《王腾阁》和《宋代建筑法式》一书重新设计的。这是一座仿宋代的大型古建筑。
今天王腾馆位于南昌市抚河北路,南昌是一个英雄城市,在赣江和抚河旧路的交汇处。东距唐歌亭约100米,东南距清阁300米(位于民德路西端与姜妍路交叉口向北50米,靠近滕王阁小学,现已延伸至姜妍路)。
王腾馆共9层,高57.5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它的下部是一个12米高的两层基座,象征着古老的城墙。基座上方的主亭采用“三明七暗”的格式。简而言之,外面有三层,里面却有七层。沿着南北石阶爬上一等平台。南北两翼有琵琶湖长廊。走廊北端有四角重檐的“崔屹亭”,南端有四角重檐的“雅江亭”。从正面看,主楼外立面像一座“山”倚天而立。
崔屹馆
两层高台共89层,恰逢1989新馆落成。高台四周,花岗岩栏杆按宋代风格凿制,古朴厚重,与气势恢宏的主阁形成鲜明对比。二级高台以石垫支撑与主馆融为一体。
从高泰正门(正东),有一个青铜“八怪”宝鼎。鼎座由汉白玉制成,鼎高约2.5米。下部为三足古鼎,上部为宝顶鼎式鼎盖。此鼎仿北京大钟寺“八怪”鼎而成,寓意金石为开。
走进展馆,仿佛置身于以王腾馆为主题的艺术殿堂。正门的门柱上,有“夕阳寂寞齐飞,秋水共长”的对联,是伟人毛泽东的字体。六楼东西两侧,有一块写有“滕王阁”二字的匾额,大厅正面的古代名著《滕王阁序》,都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字体。
秋天可以一览赣江全景,红谷新区高楼林立。倾听河水的声音,等待夕阳金色的余辉,体验“夕阳与寂寞齐飞,秋水共长一色”的壮美。
滕王阁,江南名楼,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地标,也是建筑艺术的殿堂,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都称之为“楼”。为什么只有王腾亭叫“亭”?
《说文解字》解释说:“楼为重房。”建筑物是指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子。比如城门上的建筑,城楼,瞭望塔,瞭望塔等。具有报时功能的钟楼和鼓楼;望江楼、禹岩大厦、大观楼等。用于观光和观察。
滕王阁穹顶
《尔雅》曰:“亭,楼也。”亭子也是建筑。与建筑不同的是,亭子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多层。而且“亭”主要用于藏书、供奉佛像、倡导文教,如天一阁、文远阁、金文阁、魁星阁等。
古王腾馆是一个集休闲和藏书为一体的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