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还是毁灭?这些二线手机品牌还能撑多久?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在“华米OV”格局形成的前几年,正是国产智能手机快速洗牌的几年。早在2009年3G发牌的时候,运营商的定制模式就改写了当时的智能手机市场格局,“中华酷联”主导了整个行业。然而,随着4G时代的到来,国内手机市场格局再次进入洗牌阶段。当时电商模式异军突起,公开渠道比例逐渐增加,新格局逐渐形成。

2017以来,国内市场资源不断集中,市场格局由“倒三角”状态变为“T”型格局,而市场中的“头部玩家”仍在扩大优势。但毕竟市场上还是有一些二线手机厂商,而在市场份额不断被头部品牌蚕食的环境下,大家的现状又是怎样的呢?会被“洗牌”还是有可能成为“黑马”?先来看看几个关注度高的二线手机品牌吧!

魅族:魅族16s还能再“小而美”吗?

众所周知,魅族是以MP3起家的,成立于2003年。短短三年时间,在几乎没有广告的情况下,魅族凭借M3、M6、E6等几款产品在MP3市场一战成名,成为当时国内领先的播放器品牌。

魅族带来的第一款手机就表现出了足够的创新精神。魅族M8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容式触摸屏,成为国产机中首款搭载该技术的手机,可谓“一枝独秀”。当时在店门口,大家排队购买的盛况也令人惊讶。

PRO 5时代,魅族产品销量增长350%,首次跻身国产手机前十。同时,“魅蓝”也第一时间与大家见面。但魅族的运营危机在Pro 6之后开始逐渐显现。“贸易商犯错,销售渠道没有分离,导致了品牌的衰落。”这些都是当时魅族内部人士向外界透露的问题。

而且当时魅族的旗舰产品一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由于和高通关系不好,魅族一直没有采用高通的芯片。当时坊间流传着一句话“黄宁失电信市场,不与妥协”

结果,2016,终究“胳膊拧不过大腿”,魅族选择了和高通和解。但遗憾的是,“煤油”没有等到高通版的旗舰,而是等到降价最快的Pro 7。这也是魅族开始跌到谷底的导火索。三驾马车(李楠、白永祥、杨彦)逐渐远离原岗位,张煌再次出山,直到16s发布。但从销量来看,魅族早已难以重回巅峰。此外,16s的性价比最近饱受诟病,张煌的裙带关系更是不得人心。

目前来看,魅族短期内想要迎来转机其实有点难。口碑能否重新树立,还要看魅族接下来的产品。至少在魅族16s上,我们很难找到足够的亮点。

锤子:“为生存而卖”,新品还要等多久?

锤子的话题基本是“半抹黑”。当然不是贬义词,只是说有争议,就像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一样。罗永浩并不是第一个跨界“造机”的人。在他之前已经有了雷军的成功案例,锤子和小米一样,都是从手机系统起家的。早在2013的时候,Smartisan OS刚刚推出,它的一些小功能确实很抢眼,比如锤子笔记。直到现在,经常看到有人拿着锤子在微博上签名。

但在硬件产品方面,即使有钱晨这样的大佬参与,锤子的旗舰产品依然没能像小米那样“一炮而红”。

当时老罗直接找富士康代工锤子T1。按常理来说,拥有业内顶尖的手机代工厂应该没问题。结果锤子T1临时把塑料后盖换成玻璃材质,直接导致良品率降低,进而影响整体出货。产品发布后过了三个月才出货,而那时候风口已过,最终销量惨淡收场,不足30万台。但是,当坚果系列逐渐走上正轨,大家都觉得锤子应该“造”了。至少,坚果Pro的好评比诋毁多。

但令人费解的是,锤子刚开始做手机没几年,却做起了“TNT”这样难以落地的产品。一时间,大家对老罗的讨伐此起彼伏。好不容易有了点投资,还是不珍惜。是我自己的左。

看看锤子科技发布的这些产品,其实大家难免会发现一些端倪。手机销量不好有几个原因:1,代工厂的问题,2,产品本身吸引力不够,3,关注的是手机以外的产品。

而且作为一个公司的操盘手,往往会语出惊人,比如“什么孙子都是解决方案集成商”,这也是不能接受的。毕竟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即使很多技术方案都是供应链提供的,但能不能拿下,才是考验公司实力的时候。老罗并没有把心思放在这些地方,只是不停地“在天空中徘徊”。他对自己的网友不满意,去优酷继续和媒体大v“斗嘴”,这怎么能让用户安心?

距离锤子上次召开新品发布会已经过去很久了,Smartisan OS现在已经易主。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锤子科技产品经理朱海洲近日在微博中透露,今年依然会有锤子新机。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是由于出售业务,赚了一笔钱。如果锤子能踏踏实实做产品,还是有机会活下来的,否则总有“死路一条”的一天。

一加:一加7曝光,1亿屏聚焦。

刘在一加创立之前就一直在OPPO工作。2006年,他开始通过互联网销售OPPO蓝光DVD,在美国的一些地区获得了一定的认可。2012年推出Find 5和N1等机型。最终,刘选择在2013年底成立了易佳科技。2014年,在一加还不到1岁的时候,在大部分手机品牌的论坛还需要打开浏览器才能登录网页的时候,一加还特意发布了当时的一加社区App。

另外,与其他品牌不同,一加出海较早,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市场,远远落后于当时的一些大厂。另一加也改变了很多用户对传统安卓机的印象。智能手机行业发展初期,国内厂商并不注重系统的优化,因此卡顿也成为Android阵营的一大弊端。

刘的眼光很准。基于此,2014发布的第一代产品,国内版本搭载OPPO的color os系统,海外版本搭载Android的第三方ROM CyanogenMod。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这款产品因为顶级的配置和不到iPhone一半的价格,迅速吸引了众多国外粉丝。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似乎一加一都是二线品牌中比较成功的一个。毕竟,除了“强大背景”的支撑,走精品路线,坚持旗舰,已经成为刘的正确选择。而一加不走低价铺货的策略,使得其利润有了基本的保证。相比同代,部分厂商因为资金链断裂,旗舰产品短缺,逐渐失去竞争力。但一加始终处于良性状态。

不久前,“张老板”也对一加7的曝光表示,“今年新品我们要用全新的屏幕!我们投入近1亿元的R&D费用,仅仅是为了定制一个独一无二的独特显示屏。”不难看出,一加对产品的坚持在二线品牌中绝对是出类拔萃的,这可能是一加有品味的重要原因。

HTC和索尼移动:“中路下滑,难以重回巅峰”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家国产手机厂商,现阶段还有很多二线厂商,比如HTC。然而,自从跌到谷底之后,“火腿肠”就再也没有翻身。在过去的几年里,它依靠VR设备吸引了许多游戏玩家的关注。但近年来,随着品牌知名度的下降,出货量锐减,自身的盈利能力,HTC手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要知道,全球首款Android手机是HTC发布的,之后的产品也接连创出出货量新高。

只可惜HTC因为误判了市场,逐渐失去了市场号召力,尤其是中国大陆的溃败,让HTC恢复了元气。虽然最近有消息称HTC即将发布新品,极有可能是第二代区块链手机,但早已脱离主流手机战线的HTC很可能只是为了刷存在感。

索尼移动的前身其实可以追溯到索尼爱立信时代。2001 10由日本索尼公司和瑞典爱立信公司出资成立的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手机产品。然而,2007年之后,由于智能手机的兴起,索爱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公司经营更加艰难。

经过半年的谈判,索尼最终向爱立信支付了654.38+0.5亿欧元(654.38+0.4.7亿美元)。此后,索尼爱立信被纳入索尼的全资子公司。随后,索爱更名为索尼移动。根据国外媒体的最新报道,索尼手机Q1今年的销量只有650万。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是索尼关闭北京工厂的原因之一。作为上游产业链的重要一员,索尼手机业务一直不温不火,名副其实的二线厂商,很可惜。

写在最后,

从2014开始,手机市场开始出现设计同质化、配置透明化的现象,但偏偏运营商补贴政策调整,公开渠道份额增加。对于大厂来说,营销战和渠道战是不可避免的。比如OV开始深化娱乐营销,互联网手机品牌转向线下渠道。

但大厂可以“用钱铺路”,小厂却不能乱来。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曾说,“手机厂商没有饿死,只有死了。”言下之意,如果手机厂商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制定销售目标,可以健健康康,但一旦几万部手机有库存,就变成了上亿元的损失。

鉴于此,二线厂商要想在夹缝中生存,其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入手:第一,旗舰手机价格不要太高;第二,要注意差异化,不要轻易进入大厂的“战场”;第三,打造单品爆款,发挥小品牌优势,第四,注重用户口碑和忠诚度。另外,5G时代也是考验大家的重要时刻。对于小厂商来说,不求快但求稳的节奏比较靠谱。

从目前来看,一加是最好的,魅族也希望通过这个方向实现品牌转型,但结果尚未明朗。那么二线厂商怎么才能活得更滋润呢?而你心目中最有实力的二线手机厂商是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留言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