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不速之客》的主题是什么?
张勇
所以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场景也很有象征意义——从高处俯瞰筒状建筑,一个又一个入侵者卑微得像蚂蚁,被一个又一个圆环困住,无处可逃。这似乎印证了这个“江湖”的危险就在于它不能自助。
谁是马明亮不仅是一个事实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纵观整部电影,对“身份”的误解促进了戏剧的产生和“笑”的衍生。马明亮开始是一名送货员,后来成了莉莉的“情人”。为了配合老李,他还演了一场“贼”,甚至成了穷凶极恶的张耀忠的“姐夫”。就在我“确信”马明亮已经成为老李的“知心朋友”时,马明亮残忍地告诉我,我不知道他是谁。
在层层“身份”的叠加下,马明亮的悲剧是显而易见的——他的悲剧源于他的自我迷失。在整个故事中,老李与马明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表面上看,马明亮和老李误入歧途的原因大体相同,都是为了自己在乎的人,前者是为了爱人,后者是为了孩子。巧合的是,他们都走错了路——他们都进了这个房间。然而结局却不同。
既然悲剧的根源在于自我迷失,那么避免在深渊中翻滚的唯一方法就是重新找到自己。马明亮最终彻底堕落的原因是他在挣扎过程中未能回答“我是谁”,而老李则完成了自我救赎和自我认同。显然,要想让老李实现这种转变,影片必须为老李提供一个“必要场景”。
迷茫从拯救家庭开始,必然以拯救家庭结束——电影中必要的一幕就是张耀忠所从事的“交易”被曝光。在剧情设定上,这是整个故事最大的“玄机”,几乎之前所有的反转都是在为此做铺垫;从角色出发,正是这一幕打动了老李,唤醒了老李深深的悲悯和人性。
老李从一开始就不是英雄,但从一开始就是父亲。当他尽力保护被绑架的孩子时,他是一个父亲。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还有一位父亲,阎正,也因为“救孩子”而选择了铤而走险,深入虎穴。从这个角度看,阎正和老李也形成了镜像对比。而且,阎正也在这个过程中暂时以另一个“身份”出现。
当所有的答案浮出水面后,寂静的江湖中只剩下完全迷失自我的马明亮,作为困兽,推着冰做着最后的徒劳。他以为自己编造的谎言可以“帮助”他逃离,却不知道在他迈出错误的第一步后,已经是穷途末路。
每个人都无法预料自己生命的下一刻会不会有不速之客,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别人生命中的不速之客。但如何“认识自己”比与“他人”互动更重要。只有时刻记住“我是谁”,才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生活中的“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