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清华竹简在中国先秦史和思想史领域的价值
清华竹简最早是从中国一个战国时期的古墓走私到香港的,2006年出现在香港。因为学术机构买不到被盗文物,清华只好委托校友以捐赠的方式从香港抢救回来。拿到北京大学做AMS碳14测年,树木年轮校正的年份是:公元前305年30年,也就是战国中期晚期。清华作为学术机构,无法溯源,只能猜测是湖北的,因为通过非法渠道走私到香港,多次转手,为了保护销赃渠道,拒绝透露文物贩子的“规矩”。2008年6月5438+10月召开鉴定会。参加鉴定的11专家基本上都是来自其他单位的考古历史文献和古文字领域的著名学者(鉴定组组长为李、邱希贵)。现在怀疑是假的都不是搞古文字的。截至目前,已整理出四版清华竹简,并将继续以每年一版的速度出版。研究人员可以通过高清照片仔细研究这些竹简的文字和简体字,而且他们买不起书。网上有电子版。1.清华竹简是含水量接近400%的饱和竹简。它们像用开水煮的面条一样柔软易碎,是现代科技无法企及的。而且还有2000多件的巨量。通过碳14测试的方法是写在战国无字竹简上,但不可能找到这么多充水的战国无字竹简(有可能做木简,也发生过古墓被用来做假简的情况)。就算能找到竹简,也要有合适的墨水,这样才不会掉下来被浸渍。中国文物研究所原所长胡平生先生介绍,他曾亲自和保护竹简的同事们做过实验。在古代竹简上用明清时期的古墨书写极其困难,不可能与竹简融为一体。即使墨迹可以显影,这些竹简还有一个特点。在西藏清洗时,发现它们有一层泥土板形成的硬壳(见下图)。正如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保护中心研究员李俊明先生所说:“谁能造假几千年前的泥土?”下图:竹简在藏时的状态。竹简由里面的竹片衬托、支撑,用多层塑料薄膜覆盖以防失水,两端用胶带固定,然后装入半米长的塑料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