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克笔下人物的生活

1663年(康熙二年),孙思克升任甘肃连长,镇守凉州。1666年(康熙五年),额鲁特蒙古欲迁大草滩。被拒绝后,它与清军在丁强寺交战,战败后,它威胁要单独入侵边境。孙思克和太守张勇一起去朝廷,请求攻打蒙古。清廷认为开战不易,要求他们严守边境,支持宗族。

孙思克在边渡口西水关至嘉峪关一带修筑了边墙,使得在额鲁特蒙古边境放牧的所有部落都搬走了。随后,孙思克巡视南山各险关,分兵坚守,严明军纪,选拔将领,裁撤冗员,核定俸禄。鄯善太守卢崇俊奏知朝廷,加孙思克为右都督。1674年(康熙十三年),陕西太守王在平凉响应吴三桂叛乱,兰州失陷,陕西巡抚哈湛命前往救援。孙思克率领军队来到索桥,乘木筏过河,占领了靖远和附近的城堡。这时,额鲁特·莫尔根吉趁机入侵凉州,上尉·陈达死了。孙思克留在靖远与刘玄生会师,自率大军返回凉州,击退摩尔根塔吉。

后来,高泰附近的黄泛部落也入侵边境,围攻温泉和顺德城堡。孙思克领兵到甘州(今甘肃张掖)击退黄泛,随后东渡黄河,与张勇会师,围攻常工(今甘肃陇西)。当时,贝勒凯将军正在攻打周琴(今甘肃天水),吴三桂的援军从四川赶来。孙思克率领两千兵马前来援助,在周琴西部扎营,与叛军对峙。

不久,王投降陈万策,巴三刚逃跑,清军得以收复。孙思克和福涅将军追击南山口,收复澧县、清水县和付强县(今甘肃甘谷)。后来,孙思克回到常工,命令陈万策进城投降守将陈科等人,常工府十七郡全部收复。

此后,孙思克率军收复静宁,击败叛军李国梁,攻打华亭,迫使叛军高定投降,并进军平凉城下,与贝勒洞会师。叛军出城作战,孙思克督军苦战,八战全胜,逼得叛军挖沟抵抗。孙思克长驱直入,三次击退叛军,攻破荆州(今甘肃泾川)田雷村,活捉叛军李茂。

1676年(康熙十五年),图海接替东阿掌管清军,到城北虎山墩查看地形。叛军遭到伏击,被孙思克击败,并被赶出十多英里。不久,王出来了,回到凉州。为了表彰孙思克的贡献,康熙皇帝提拔他为凉州知府,并封他为一等阿达哈凡(中文为轻车简从的上尉)。

孙思克谢了他,说:“我在虎山墩之战中被砍断右臂,伤了筋骨。现在我残疾了。请让我回到这面旗帜上。”康熙皇帝下诏安慰他。1677年(康熙十六年),孙思克被封为三等阿士哈尼哈番(中文为男爵)。后来,准噶尔叛乱,蒙古各部也入侵边境,结果被孙思克和张勇击退。

1679年(康熙十八年),康熙帝命令图海率军南下四川,确定了四路入侵的战略。孙思克和毕力克将军打算离开军队去略阳。此时京城地震,孙思克曰:“汉中、兴安地势险要,叛军把守要隘,大军恐怕难以直入。绿营兵马不够强大,满洲里军队不多,粮草运输极为不便。现在史静地震了,所有的军队都很担心。不如暂缓起兵,等到明年开春再说。”康熙皇帝命令学士拉隆利在凉州申斥孙思克。后来,孙思克、毕力图攻打冀州(今甘肃陇南),攻占文县、成县、勉县(今陕西勉县)。不久,康熙皇帝命令孙思克返回凉州,然后将他转移到庄浪。1681年(康熙二十年),庆阳市民耿妃与范氏首领达尔加吉弄联合作乱,入侵贺州(今甘肃临夏),由孙思克、张勇平定。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廷追认孙思克延师,免去其府尹职务,剥夺其官职,留任连长。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孙思克任甘肃知府。

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单身汉胡大、阆中桑格出使西域归来,不料在嘉峪关外被西海部落的阿奇洛布佐劫持。孙思克派兵攻打西海,斩首400余人,杀死阿奇罗布森,并派特使到西海掌管台吉。朱太吉大惊,没收了阿奇博尔德的家产,向清军赔款。

1691年(康熙三十年),孙思克建议清廷在嘉峪关设连长,将兵力增至3000人。他还提到甘肃贫瘠,请求在河西囤积粮草。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孙思克册封太保亲王,拜其为拉伯勒哈番(中国人是骑队长)的天下统帅,不久请求退位。康熙皇帝下诏安慰刘,封他为真武将军。1693(康熙三十二年),准噶尔噶尔丹参加起义。大臣郎岱率朝廷大军出宁夏,以孙思克为谋士。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亲征,任命费阳谷将军为西路主帅。孙思克率军出宁夏,在翁津(今蒙古海尔汗德朗西)与飞阳谷会师。

后来,康熙皇帝停在了克鲁伦河。飞阳谷领兵截击噶尔丹,战于昭摩多(今蒙古乌兰巴托南宗英德)。当时,孙思克率领绿旗兵与各路清军作战,打败噶尔丹,奔袭三十余里。康熙皇帝写了一封赞扬信,把孙思克叫到首都,奖励他,并让他守卫苏州,打探高尔丹的下落。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皇帝评鉴其功,封孙思克陀莎拉哈番(中文为魏)。

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孙思克因病告退。康熙帝派医官探视,让他留下养病。不久后,孙思克病逝,被追授太子太保、一等阿士哈尼哈番、图沙拉哈番(一等公兼云骑),赐武功。

730年(雍正八年),雍正帝建祠,孙思克的灵柩安放在祠内。1739年(乾隆四年),乾隆皇帝封孙思克为一等公。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乾隆皇帝指定孙思克为世袭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