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孩儿的长征故事

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长征后接连打了几个胜仗。部队士气大受鼓舞,后方儿童团的红孩子更是高兴得整天打小红旗,敲锣打鼓,到处宣传前方胜利。

那一天,12儿童团成员载歌载舞,高高兴兴地从农村回来了。然而,由于情况紧急,大部队不得不在等待他们之前离开。

这时,随着“哇”的一声,年仅10岁的曲飞蹲在地上哭了起来。哭声一响,所有人顿时失去了理智。他们中的一些人跺脚,一些人干脆加入了哭泣。

想想也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10岁,年龄最大的只有13岁。谁考虑过未来?有谁面对过这么大的事件?

一个孩子怯生生地说:“要不我们都回家吧?”话音刚落,就有人反对:“我要分手!就是革命不坚定!”然后有人说:“想回家就自己回去。我们根本不会回去!”"

不回家可以,但一定有办法不回家。十几个小嘴,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出了主意。最后,年长的何连赢说:“咱们走红军的路,赶上大部队!”

她的想法就像把所有人从一锅粥里拉了出来,她的迷茫没有了,前途一片光明。于是大家异口同声,大声回答:“好!”

就答应吧。这群有一点战斗经验和革命理想的女孩,体面地成立了“特别行动组”。

选举有自己想法的何为组长,制定一个行动方案:将工作人员分成几组,假装是逃亡国外的乞丐,白天假装不认识,各奔东西,晚上再碰头。打听了部队的方向后,他们踏上了追赶红军的征程。

春末的川北,大地被嫩黄和油绿装点,蝴蝶在其中飞舞,诱惑着人们流连忘返。然而,他们渴望归队,却无意停下来打球。每个人都积蓄了足够的能量继续前进。

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追的。

首先,我们需要坚定的意志力。敌人的封锁和审问还是小问题,因为都是小孩子,更容易逃过敌人的怀疑。

而一路风餐露宿才是真正的考验。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渴了就喝泉水,饿了就要饭吃,晚上从来没有睡个好觉。

有一次,他们把头埋在路上。天黑了,他们走不动了,才发现自己身在荒郊野外,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这个荒凉的地方,他们很害怕。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前方有家!”"

大家抬头一看,前面好像有一栋大房子。走近了才发现是一座破庙。庙里雕像的影瞳,因为年久失修,越来越诡异。胆小的停下来,不敢往前走。

胆子大一点的说:“店比这田好。”就这样,他们一个个拉着,靠在墙上,一夜没合眼,直到天亮。

除了意志力,还需要足够强的耐力。首先要忍受的是饥饿。他们一路走着,寻找食物。然而,越是远离苏区,越是困难重重。沿途的农民因为地主的剥削和克扣都很穷。

大部分人都吃不饱,真的没有什么可以帮助他们。他们住在寺庙的那天晚上,天亮时,他们吃了115个馒头,这是寺庙的贡品。

这给了他们一顿美味的“饱餐”。但是吃完这顿饭,他们再也找不到东西吃了,饿了一整天。

晚上开完会,组长等连赢把大家召集起来,说:“现在我们在农民家里找不到吃的,就去找‘吃大户’。“所谓‘吃大户’,就是到那些有钱人家去,表示愿意为他们工作,只为了吃饭,不为了拿工资,或者领养一个孩子。

这在当时是个好方法。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吃大”的目的是在吃饱喝足之后继续追赶队伍。

这就需要他们非常机智聪明地处理好去留的时间。他们经常定好信号,一个人串起来,剩下的人拿点干粮,找个机会溜了。

一天晚上,他们终于到达了草地的边缘。大家又累又饿,走不动了,都坐在地上。潮湿的草地弥漫着湿气和寒冷。

正当他们感到疲倦时,突然,远处燃起了篝火。一度,一度...大家顿时都站了起来,不约而同地跳了起来,立刻派了两个人去打听。

“找到了!我找到了!是红军,是我们的军队!”当他们带回这个消息时,每个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而看到这些追上队伍的红孩子,大哥哥大姐姐们都不可思议地睁大了眼睛,把他们紧紧地抱在怀里。

就这样,这12个小红魔,经过剑阁、江油、中坝、下北川、茂县,一路艰辛,躲过了针狼、野牛的袭击,摆脱了人贩子的绑架,克服了疾病、饥饿等各种困难,经过3个多月,1000多里的行程,终于追上了红军队伍。

扩展数据:

长征中的“红孩儿”;

在红军长征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还是娃娃,但他们和部队一起爬雪山过草地,在跋涉中逐渐成长,在战争中成熟,用自己不平凡的童年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生命之歌。

1,香轩

湘宣,9岁参加长征,1926,湖南桑植县人。4月参加红军,1933。1935 165438+10月随红二、红六军团开始长征。长征中,他当过通信连战士,通信班副班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成都市西城区人武部副部长(专职教师),被总政治部确定为中国最年轻的红军。

2.彭胜喜

彭胜喜,14岁参加长征,江西永新县人,1920岁。1933加入红军。因为会读书写字,他很快就当上了贡巴军的组织部长。1934年调入红六军团特务连。

1934年8月,随部队离开中央苏区,开始西征。长征时,他在青年团政治部任青年干事。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3.李

李,14岁参加长征,四川巴中县人,1921岁。1933年参加红军,任川陕苏区政治保卫局巡视员。1935与红四方面军长征。

他于65438年至0936年到达陕北,给黄祖炎、刘锡五、张苏、王德等人当过勤务兵。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湖南省委行政科长。1982退役。

4.王新兰

王新兰,女,1924出生于四川省宣汉县。红四方面军1933入川后,在她15岁的妹妹、红军女战士王信国的鼓励下,9岁的王新兰加入了红军,被安排在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队当宣传员。

长征的时候,我和部队一起爬了三次雪山,过了三次草原。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校军衔。

人民网——长征中的红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