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情况?
也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出现明显下滑。宏观经济数据实际上反映了微观主体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第一,中国第一季度经济负增长不具有历史可比性。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要在百年一遇疫情影响的背景下综合衡量。新冠肺炎的突然爆发严重抑制了正常的经济活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国际经贸往来几乎停止。
疫情期间的经济运行与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下的经济运行是不可比的。因此,今年一季度的经济下滑不是中国经济发展基本面的正常反映,而是突发严重事件的结果。
二是中国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考验。此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蔓延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疫情的影响,我们迅速果断地采取了非常规的防控措施,不仅在短时间内阻止了当地疫情的蔓延。
也有效保障了654.38+0.4亿人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全稳定。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生命是无价的。相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短期经济压力的代价是必须承受的,也是值得付出的。
第三,当前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正在有序恢复。目前,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各地正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业进程。从3月份以来的情况来看,各项经济指标都在逐步向好。生产方面,用电量、货运量等实物指标明显回暖,3月份工业降幅较前两个月明显收窄12.4个百分点。
服务业生产指数降幅收窄3.9个百分点,4月上半月用电量已同比增长1.5%。在需求方面,国内需求正在不断复苏。一季度投资和消费降幅分别比前两个月缩小8.4和65438±0.5个百分点。预期方面,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上升16.3和22.7个百分点,均回到阈值以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指出,中国经济的复苏趋势令人鼓舞。
第四,强大的国内市场正在发挥强大的支撑作用。中国有6543.8+0.4亿人的大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市场深度和回旋余地巨大。在应对此次疫情中,不少企业响应防控需求,迅速进行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张、生产转型和扩产。
满足群众基本需求的部分工农业产品产销保持正增长,医疗卫生防疫等行业快速发展。网上课堂、网上办公、远程医疗等新业态快速增长,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长13.2%。
一批重大外商投资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也在加快地区总部落户中国的谈判进程。这些逆势增长的新增长点和增长极,都显示了中国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五,宏观对冲政策还有很大空间,会继续发力。为应对疫情影响,前一阶段,各地各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帮助企业、稳定就业、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正在逐步落实。我们也注意到受到国际疫情“二次冲击”的影响。
国内供求周期尚未完全畅通,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大困难,部分个体工商户倒闭问题依然突出。对于各类市场主体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深有同感。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
在金融、投资消费、就业民生等方面,抓紧推出一批更有力度、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提高生存发展能力,有效稳定经济运行。“总体来看,这次疫情没有也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阶段性的。”
严鹏程强调,我们相信,依靠国内强大的市场支撑,通过宏观政策对冲,平滑经济周期,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作用,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克服眼前的困难,推动经济发展尽快回到正常轨道,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