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的哲学是什么?

哲学家。子智胜,1895 65438+2月4日,河南唐河县齐一镇人。他爸爸的名字和台湾不一样,他的词树也不一样。他是清朝光绪年间戊戌家族的一名学者。他家很有钱,受过高等教育,可以称之为“诗意家庭”。冯友兰的早期教育与大多数中国学者没有什么不同。七岁上学,先看《诗经》,其次看《论语》《孟子》,然后是《大学》《中庸》,从头到尾背下来。1965438+2005年9月,冯友兰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开始接受系统的哲学训练。当时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让冯友兰大开眼界,深受影响。在毕业的最后一年,胡适和梁漱溟来到北大任教。一个是留美博士生,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运动员,打着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旗号鼓吹全盘西化论;一个是东方文化派的中流砥柱,一踏进北大就宣称“我是来给释迦牟尼和孔子玩的,别的我不做”,旨在复兴中华文化。两位年轻气盛、才华横溢的先生,根据各自的论坛,展开了一场关于东西方文化的大辩论。冯友兰有幸遇到他们,受益匪浅,对他今后研究中西哲学,尤其是思考中西文化关系有着深刻的启发。

1918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新现实主义者孟大哥和实用主义者杜威。因为柏格森的人生哲学当时在中国比较流行,冯友兰也对这个哲学流派感兴趣,专门写了《柏格森的哲学方法》和《心灵力量》两篇文章,向国内思想界介绍柏格森的哲学思想。同时,他还用柏格森的哲学观点写了《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一文,指出;中国之所以没有现代科学,并不是中国人笨,而是“做不到,但是做不到”。因为中国传统注重的是人是什么,即人的品格和修养,而不是人有什么,即知识和权力;中国哲学向内追求,以人性的完善为目标;而西方哲学则是向外探索,最终目的是认识自然,征服外部世界。正是中西哲学的不同理想和追求造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国在近代科学上并不落后。1923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任教授。1928 ~ 1952,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系主任;1929 ~ 1952,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1930 ~ 1946,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自1952,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第五届政协常委,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冯友兰不仅长期从事教学工作,而且撰写了大量哲学和哲学史著作。

《人生哲学》出版于1926,将中国传统哲学与实用主义、新现实主义相结合,提出了“中庸”的人生观。《中国哲学》第一卷出版于1930年,《中国哲学》第二卷出版于1934年,有英、日文译本,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撰写了《新理学》、《新生事物论》、《新世训》、《新原始人》、《新原道》、《新知》等六部著作,统称为《贞元之际书》,将朱成理学与西方新现实主义相结合,形成了思辨的哲学体系。1946-1947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做客座教授时,用英文写了《中国哲学简史》,1948在纽约出版,有意大利文和法文译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撰写了《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卷和第二卷、《中国哲学史史料初稿》和《中国哲学史新编》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