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教师的职业倦怠【如何应对教师的职业倦怠】
本刊编辑:现在的老师由于工作压力等各种原因,教书育人很累。如何面对教师的这种职业倦怠,往往让一些校长和老师感到无奈,甚至心疼。作为校长。你如何看待教师职业生涯中的职业倦怠?
于坤真:国内外各种研究表明,工作倦怠最容易发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这是因为从事这类职业的人过于执着于理想的生活方式,却未必能得到预期的美好,从而产生疲劳和情绪衰竭。
职业倦怠对教师自身、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危害都很大。对于教师来说,会导致情绪、认知、行为上的疲惫、冷漠、消极、紧张。对学生来说,会受到身体上的惩罚或心理上的虐待,影响学习兴趣和成绩;对学校来说,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人心浮动,师德沦丧;对社会而言,会严重影响师资队伍建设,浪费教育资源,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国家发展。因此,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迫在眉睫。
苗:教师由于重视情感投入,工作量大,已经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职业倦怠越来越明显,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的教师都可能出现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对教育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深入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和表现,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洪: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由来已久。在中国,一段时间以来,它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仍然会存在,甚至可能会更加普遍。
教师职业倦怠不仅要从思想意识或职业道德层面来分析,还要从生理、心理、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来分析。这是为了更好地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刊编辑:作为校长,只有深入了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才有可能进行干预,进而给予指导和影响。那么,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哪些呢?请告诉我们更多关于它的情况。
洪:第一,是长期高压造成的。首先,压力的来源是社会的高期望造成的。一是社会对教师道德形象的期待越来越高;其次,社会对教师工作成效的期望越来越高;第三,基于社会对教师形象的期望和工作要求日益提高,教师塑造自身更高职业道德形象、实现更高工作价值的自我意识不断强化,产生了更大的压力。同时,教师不仅要处理好学生的继续教育,还要处理好学生的安全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良好品德和习惯的培养。其次,压力来源是工作量过大、工作时间长、重新学习造成的。现在教师升学压力上升,导致教师教学任务过重,工作时间过长;面对课程改革和不断变化的学生,教师需要不断“充电”,这使得他们的学习压力增加。
二是角色扮演过多造成的。教师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和家长,领导和同事,工作中角色转换频繁,每个角色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教师的情绪、心理和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三是工作环境和工作成绩单一造成的。现在学生只关心自己有没有好好学习,有没有考出好成绩,老师和家长交流的话题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教师的工作成绩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上。这使得教师原本良好的工作环境变得非常单一。
四是评价机制不完善,发展空间有限造成的。为了升学率,很多学校基本都建立了评价机制,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过于突出升学率(教学成果),而对升学率以外的工作成效的评价,比如对学生思想品德、良好行为习惯、审美能力的教育,基本都被忽略了。同时,老师在学校教书育人多年,需要付出很多情感。他们对“做别人的嫁衣”、“做别人的梯子”的感受很强烈。如果学校不能为他们提供进一步锻炼和丰富精神生活的有利条件,教师就会强烈地感到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职业倦怠、生活枯燥和情绪衰竭的发生就成为必然。
第五,造成教师价值取向的偏差。虽然近年来教师的待遇提高了很多,但由于分配制度不完善,贫富差距一直在扩大。与其他行业相比,很多教师觉得自己的付出与经济回报极不相称,因此对工作要求持“差不多够用”的态度,这是职业倦怠的一个价值基础。
苗:第一,由于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人们对教师的期望过高。他们认为孩子进了“名校”,找了“名师”,成长就有保障了。这无形中夸大了学校教育的作用和责任,也让很多老师心理负担很重。
二是社会对教师的严重不信任。应该说,绝大多数教师是敬业无私的,但如果少数教师有了越轨行为,或者有了违法违纪行为,舆论往往会上升到对教师群体的道德批判。这让老师觉得辛苦却不被理解,觉得各方面都很委屈,进而有一种教学厌学的感觉。
第三,家长对老师工作的误解和不配合态度。因为有些家长渴望孩子的成功,他们都希望老师能给孩子特别的照顾,无论是在学习上、思想上还是生活上。当这些要求不能完全满足,或者孩子在某些方面出现问题时,一些不理智的家长往往会拿老师出气,甚至为了保护孩子的某些缺点而和老师发生矛盾。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的情绪会变得很低落,职业挫败感和职业倦怠感会越来越大。
第四是学校的现实环境。现在很多学校还是实行旧的评价体系,很难评价老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老师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最容易量化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是唯一的评价依据,这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不得不像学生一样在升学的压力下工作。同时,学校教育管理中的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制、绩效奖励等措施,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