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川西、滇西、高山古岭、山原地质环境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该区位于中国第一地貌台阶与第二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主体呈南北向分布在横断山区,包括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部的广大地区。区域内分布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形切割较深。山川相间,形成著名的横断河谷山脊地貌,高差超过1000m,是河谷内严重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区,水土流失严重。该区地质构造独特,矿产资源丰富,但整体开发水平较低,中型以上矿山企业较少。主要开采矿产为铜、铅、锌、锡、金和非金属建材,矿山地质环境为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土地资源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现分三个区块进行描述。

(1)滇西矿山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崩塌的环境地质

这个区域包括怒江、迪庆、丽江、德宏、保山、大理、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该区矿产资源极其丰富,铅、锌、镉、铊、锶等矿产储量居全国第1位。但该地区大多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矿产开发程度低,中型及以上矿山企业少,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建矿山,开采历史短,开采规模普遍较小。滇西北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改善,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的条件越来越成熟。主要开采的矿产有铅、锌、锡、铜和其他有色金属。对地质环境影响严重的主要是群采活动失控的矿区,如兰坪铅锌矿区、陆水石岗河锡矿区等。兰坪铅锌矿废渣常造成河道堵塞,面积6.5km2,该区共有矿山地质灾害170处,因灾死亡71人(表3-22)。主要灾害类型有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崩塌。

表3-22滇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2)川西地区矿山塌陷、滑坡、泥石流、水土流等地质灾害。

川西地区主要包括甘孜州和阿坝州,属于高原高寒地貌和松潘-甘孜造山带,变质作用和地震活动强烈。阿坝东北部红原地区为平坦高原地貌,地质结构复杂,年降水量不足800毫米,由于交通条件差,矿产开发整体水平差,矿山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为崩塌、滑坡、泥石流。据初步统计,该区域矿山废水年产量为204.49×104m3,累计产生废渣666.56×104t,占用和破坏土地面积122.64hm2

该区塔公金矿为露天金矿。采矿和矿物加工造成了大规模的草原破坏和污染。据初步统计,受损面积已达13.3km2,大量矿渣已形成泥石流灾害。马脑壳金矿也是露天金矿。采矿和选矿造成大面积山体破坏,面积达7.8km2,同时形成不稳定斜坡和滑坡,地表水受到污染,破坏了矿山及其周边生态环境。

(3)藏东矿山土地资源的占用破坏了环境。

这个地区主要是指西藏东部的昌都地区,主要是山地和峡谷地貌。地质结构复杂。区内有矿山企业8家,其中大型矿山(玉龙铜矿)1座,中型矿山2座,小型矿山5座,主要开采铜、铅、锌、锡、煤、砂金。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八个矿山总占地面积239.87hm2,其中采场89.23hm2,35堆矿山废渣150.64hm2。另外,玉龙铜矿有两处小型塌陷,为新建矿山和露天开采矿山,易形成塌陷地质灾害。

贡觉县玛曲河砂金矿,采矿残渣沿河堆积,形成丘陵,采矿形成许多深坑,对草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遇强降雨造成了水土流失,汛期易诱发泥石流地质灾害。

在该区北部,矿产开采历史较短,废石、煤矸石堆积虽少,但地质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将难以恢复,开采隐患极大。同时,塞北弄北马步果锡矿尾矿坝不牢固,容易形成溃坝泥石流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