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港战争与和平创业的故事。

6月7日,华为的电子公告板上出现了一段对话记录。这份2200字的谈话记录更像是一封公开信,一封写给港湾网络员工的公开信。

“我代表华为第二次和你握手。首先,我受主席(孙亚芳)的委托,真诚欢迎你回来……”公开信的作者是很少在媒体面前露面的华为总裁任。

这是华为正式宣布收购港湾网络的第二天。当外界还在揣摩华为收购港湾的真实意图时,任这样解释自己的观点。

这是一次被一些市场人士称为“江湖恩怨记录”的合并。故事的主角是任和,后者是港湾网络的总裁,曾经被任器重的亲信,后来又是任在商场上最顽强的对手。

五年后归来。

大师赛终有结局。

5月10,任和没有选择京深,而是选择在华为3COM总部杭州见面。正是这次会面,最终促成了华为与港湾的合作备忘录。

和副总裁黄、、在会上得到了任最郑重的承诺:“非常欢迎你的加入...我来见你是为了让你安心...我得到了董事长和整个管理团队的授权。我们没什么好拐弯抹角的,也不与历史纠缠。”

“我代表EMT(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团队,真诚地处理这个问题。不用担心算计你,但我会合理地给你安排职位,不是几个,而是全部。”在谈话记录中,任说:这是五年后,任很少面对他曾经最崇拜的男人。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的李一男,曾经在华为创下至今无人能破的晋升记录:两天晋升工程师,两周高级工程师,半年中央数据部副总经理,两年华为中央研究部总裁兼总工程师,27岁成为华为四年来最年轻的副总裁。2000年底,李一男成立港湾网络,成为华为在企业数据通信市场的主要对手之一。

黄在华为工作了10年,是华为主管研发的副总裁。他从华为带走了包括南方所所长在内的30多名人员,创办了深圳市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初科技被港湾收购,黄出任港湾副总裁。

宋鹏曾是华为负责市场营销的副总裁,拥有大量电信客户资源。他随李一男离开华为,成为港湾网络的创始元老之一,担任港湾网络高级副总裁。

其实港湾里的原华为人远不止这些。从公司高层到基层的R&D人员,很大一部分是当年和李一男一起离开华为的。但由于2004、2005年港湾的波折和西门子的并购,大量员工离开港湾,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华为的“挖墙脚”下回到华为。

港湾网络最终合并后,擅长思想政治工作的任试图用言语来缓解华为老将军们的担忧。“分分合合,分分合合也是历史规律。如果把这个规律变成沉重的负担,就成不了大事。患难夫妻也会有生死、恩恩怨怨,怎么会白头偕老?只要每个人都是真诚的,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从现在来看,上半年媒体可能对你不利,但半年后,你肯定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非常积极的评价。”

华为在安抚港湾员工的同时,也在稳定员工情绪。

“战争只是手段,战争的目标是争取和平。因此,当“和平解决”的基本条件成熟时,我们应该有战略眼光并作出决定...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以宽广的胸怀迎接这一和平时刻。”华为董事长孙亚芳在6月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孙亚芳甚至将这次合并与中国和平解放的意义相提并论。

这都是西方基金的错

从盛大欢迎李一男内部创业,到市场上的“刀光血影”,再到现在的“第二次握手”,华为与港湾的关系一波三折,已经不能用一般的商业规律来解释了。

2000年,时任华为副总裁的李一男选择从华为内部创业时,华为正处于困难阶段。任那年出版了著名的《华为的冬天》。李一男在《内部创业个人陈述》中表示,“华为在数据通信领域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点,同时也是一个潜在的机会”。李一男的初衷是做华为路由器和数据通信产品的代理,建立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的培训基地,整合一些和华为产品不冲突的其他产品。因此,他是唯一一个在华为举行欢送会的人,并受到了任的鼓励。“当你创业的时候,只要不伤害华为,我们是支持和理解的。”

但后来,华为跟随李一男的创业高潮,很多技术骨干和高管都出去创业了。“你走的时候,我们都快要崩溃了。那时候好像谁留在华为都被认为很奇怪。当时看来没离开华为的都是变态。”在会谈纪要中,任回忆说:

最终事情超出了两个人的考虑,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思科诉讼的影响下,华为再次发力数据通信市场。2003年,港湾已经成为年销售收入6543.8+0亿元的公司,华为与港湾的冲突终于爆发。

回想起最初的竞争,任将责任归咎于西方风险投资。“始作俑者是西方基金,他们在美国IT泡沫破裂的惨败后转向中国,通过掏空华为和窃取其积累的无形财富来摆脱困境。”“那时候华为充斥着不良作风。大家都喊着资本早期很脏的口号。在风险投机的驱使下,他们成群结队地窃取公司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这就像是一件光荣的事情,真的是风起云涌,让华为风雨飘摇。”任说道。

此后,在任的领导下,华为设立了“香港办事处”。对于华为的营销人员来说,只要有港湾参与竞标,无论价格多低,都必须成功,否则自动离职,双方的激烈竞争已经完全公开化。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与你们的竞争更加激烈,给了你们沉重的打击。这些年,为了自己生存,没有竞争就没有出路。这对不起你,希望你理解。”5月10,任向说明了对海港的打击。

虽然港湾网络在2004年先后获得了包括华平投资在内的数家风险投资的多轮注资,但港湾的上市计划最终还是因为匿名邮件的泄露,引发了多次“虚假业绩”和“资金链断裂”的传闻,导致了港湾第一次严重的周转高潮,上市计划最终流产。

随后在2005年,由于华为的知识产权诉讼压力,港湾网络与西门子的重大资产转让也在签署协议后告吹。2006年5月,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华为终于夺回了港湾。

事实上,任也正视了港湾给华为带来的变化。“在过去的五年里,如果没有你离开公司,我们不可能在公司发现这么多严重的问题。感谢你的存在。华为3COM的快速成长与此有很大关系。”

故事的结局是Harbor重新回到了华为的怀抱,虽然是以收购的形式。“也许不是说你输了,而是我们赢了。应该说我们都赢了。”在5月10日的会谈中,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