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这么多年对相声有什么突出贡献吗?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作为音著协的理事,总的来说,姜昆在很多方面都为音乐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是培养人才。姜昆在音学界的地位很高,不仅因为他是马季老师的弟子,还因为他培养了很多人才。我们知道姜昆的一个弟子是一个外国人的弟子,就是大山。今天的大山虽然一度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但在当时是众所周知的,在当时的很多节目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大山也为中加两国的友好交流做出了贡献。他的弟子有:、刘徽、、大山、、刘全和、、李道南、、徐勇、夏、、戚立强、期、徐闻、郭丹、曹曙光、周伟、安东、田烨等。其中唐爱国是大徒弟,除了大山,周伟应该是最有名的了。
作为相声演员,他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而的师傅马季天赋极高,由后、、郭启儒三位师傅共同传授,决定了马季必定有极高的相声功力。马季既会说传统相声,又会说新相声。相比之下,姜昆中途出家,没有练习传统相声。姜昆的很多相声其实都是靠剧本的,但他自己也没有马季写得好。在姜昆早期,得益于梁左这位才华横溢的大神,他的相声段子质量明显远高于同龄人,这也是他脱颖而出的关键。例如,梁左创作了许多著名的相声,如《虎口惊梦》、《焦虑》、《突发新闻》和《电梯奇遇》。但遗憾的是,梁左英年早逝,没有了强大剧本的加持,姜昆和英达似乎都失去了光彩,姜昆的相声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下滑,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也是在这之后,姜昆的发展重心开始向曲协指导的方向靠拢。
帮助很多有才华的演员打入名堂。众所周知,陈佩斯和朱时茂是由姜昆介绍上春晚的。春节联欢晚会后,他们一炮而红。尽管陈佩斯与央视日后出现矛盾,并长期退出央视舞台,但姜昆的推荐仍有可取之处。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赵本山。作为连续多年登上春晚舞台的小品大师,赵本山也是被姜昆介绍上春晚的。之后,赵本山便名噪全国,成为春晚演讲节目的绝对扛把子。他的小品是每年观众最期待的节目。而这一切都与姜昆密切相关。
姜昆在担任曲协主任期间,在中国曲艺界做出了巨大的创新,而正是在这一时期,姜昆的所作所为让很多人无法理解。2006年,以姜昆、李金斗为首的一些相声前辈针对相声行业的一些乱象,提出了“反三俗”的要求。三俗,即俗、俗、媚俗。当时姜昆的老师们以郭德纲为榜样,严重鄙视相声行业用这些低俗笑话当包袱。面对当时的市场,这句话是谁说的,众所周知。2007年,姜昆牵头起草了一份提案,呼吁各界人士参与相声,共同抵制三俗。
2008年,为了对抗三关,姜昆提出了一个建议。总的意义是,相声行业从小剧场一步步走向舞台、大银幕、晚会,这是相声行业的进步。如果你想继续相声,你应该摆脱它。现在一些小剧场管理混乱,小剧场形式的演出是相声进步的糟粕,是发展的倒退。相声应该在大晚会、大银幕上进行,所以建议关闭全国相声剧场,把这些不健康的东西去掉。要知道,关闭小剧场已经触及了郭德纲的命脉,这是德云社的生存之本。老郭当场不干了,阻力很大,也有了后来的面子。但最后胳膊拧不过大腿,德云社短暂倒下。包括德云四少在内的一大批相声演员的离开,让德云社失去了活力,大部分被分离的演员也陷入了主流音韵社团的怀抱。
之后,姜昆老师并没有点名批评一些演员的道德问题,而是以“儿子孙子”的身份在舞台上守口如瓶,为相声行业争光。“艺术演员要有文人的气质,不要像个流氓”。没有人需要说这些话。后来,为了挽救电视相声行业的萧条和版权问题,为了曲艺的繁荣昌盛,也为了相声艺术家自身的合法权益,姜昆老师曾经建议电视台或电台在播放曲艺相声等节目时按分钟收费,确实影响了电视剧的播出。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米月传奇》这样的大型剧集了。
那时,从相声爱好者到演员的姜昆,很早就给相声注入了活力。虽然李文华的很多作品都是任务导向的,但他们仍然可以根据相声的规则发明新的包袱。与唐杰忠合作,他幸运地再次遇见梁左,开创了他的黄金时代。后来他当上了音著协理事,也积极出谋划策,希望让相声更快发展到他认为的好午餐。每一步,姜昆其实都在努力往好的方向走,往他认为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承认姜昆对中国曲艺的杰出贡献,但我们也应该用双重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姜昆在相声方面的天赋确实有限,尤其是与他的大师级高手马季相比。至于姜昆提倡反对三俗,我认为应该正确引导,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毕竟相声是要演给观众看的,观众喜欢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