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实现依法教学

幼儿园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职业,与其他社会职业相比,具有起点高、要求严、影响大的特点。教师的工作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社会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延续。教师个人道德情感的反思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的高标准,学前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新教师自身的要求,都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规范目标。

江泽民同志曾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转化为学校教育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即依法教学与教师职业道德的互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依法教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发展,反映了现代社会教育从主观人治走向法制的必然趋势。因此,依法教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新时期要实现依法教学,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一、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因此,加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教师素质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战略举措。

根据本人多年从事学前教育教育教学生活的经验,以及目前的所见所闻,

在事故案例中,幼儿园法制教育还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目前,教师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新挑战和考验。个别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严重下降,甚至有少数教师走向犯罪的深渊。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依法教学。根本原因是道德修养的缺失。所以,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依法从教,不仅具有职业道德的意义,更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加强幼儿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近日,北京大学举办了首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辩论赛,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建宁教授做了精彩点评。他结合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实践,指出思想道德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深刻引出了青年观、道德观、人生观、道德修养观等思想观点。

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意识,激发教师奉献精神,是决定教师潜能能否最大限度发挥,能否成功的重要动力。

首先要知道,职业意识是职业情感和执业行为的基础,也是职业道德中意识形态的要求。正所谓“做你所做的,爱你所做的,专你所做的”,这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一个幼儿教师的专业理解,是对幼儿教育重大意义的深刻理解,这是爱的基础。理解越深,越能热爱本质,荣誉感和责任感也越强。

所以,一个幼师首先要在思想上对自己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才会产生职业意志、职业理想、职业信念。可见,理想是人类奋斗的目标。一个有着崇高职业理想的幼儿教师,会以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己任,把自己在幼儿教育方面的抱负和抱负化为行动,用自己的努力浇灌孩子们的心灵,投身于教育事业。再者,要想让这些成为现实,需要一种坚定持久的精神力量来支撑,而这种精神力量就是职业信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非常关心基础教育的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工作的质量,他们不仅要关注孩子日常生活的保姆,还要懂教育,做教改的科研专家,做写论文的作家,做与家里接触的外交官,精通琴棋书画。幼儿教师被视为万能机器人,高角色期待给教师带来巨大的职业压力。如果一个幼师树立了这种职业信念,她就会克服困难,投身于学前教育事业。“敢为春蚕吐丝,愿红烛照人间”是每一位幼师的座右铭。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主义,立志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坚定意志,用毅力和决心克服困难,在工作中力求完美。时代在进步,学前教育在发展。只有在事业和毅力上不断攀登和开拓,才能把幼教事业做得更好。

第三,培养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

强烈的责任感来源于对职业的深刻理解。当一个幼儿教师意识到自己的职业是光荣的、英雄的,他会觉得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尽力克服困难,督促自己做好工作。

我们幼儿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忠诚于幼儿教育事业,这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根本的道德要求。但社会上对幼儿教师这一神圣职业仍存在一些错误的看法,认为幼儿教师是“高级保姆”、“工作忙地位低”、“当幼儿教师吃亏”等等。社会偏见和一些人的轻视,使得一些本来就对学前教育漠不关心的同志产生了试图转行的想法,对工作漫不经心,以至于安全事故频频出现在身边,也造成了家长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误解,这是职业道德缺失的突出表现。

只有热爱学前教育的人,才能把爱倾注到孩子身上,塑造孩子美丽的心灵。爱孩子是一种纯洁高尚的感情,是做好学前教育的前提和出发点。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爱是对每一个孩子的善良的爱,是无私的爱,大于母爱。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抚摸和问候,调整衣领,扣扣子,擦鼻子,系鞋带等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很多美好,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从而让孩子喜欢接受老师的教育。这是幼儿教师自身的魅力所在,也是新教育理念下快乐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体验。

第四,注重培养教师职业道德,实现依法教学。

重视培养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是实现依法教学的主要途径。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在状态,表现为道德言语、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在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中,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都属于道德意识的范畴,其作用是引导和影响道德行为的选择。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停留在道德意识阶段而没有采取行动或履行道德义务,那么他只能有一些道德意志和动机,而没有实际的道德品质。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一定的道德意识,然后将这种道德意识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即履行社会道德要求,履行道德义务。诸如

这种做法,周而复始,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忠于职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转化为教育行为,要求教师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允许孩子犯错,尊重孩子的话语权,控制孩子的情绪,以理服人,以情打动人,时刻对每一个孩子微笑,陶冶孩子的情操,丰富孩子的知识,开阔孩子的视野,以身作则,遵守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培养好孩子。

2.为人师表:中国古代一位教育家说:“其身正而不从,其身不正,虽不从。”这说明身教比言教更重要。特别是孩子具有可塑性和模仿性,老师的风格、习惯、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道德水平决定了孩子的道德水平。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注意个人品德:关心集体,忠诚老实,勇敢坚定,善良正直,勤俭节约,遵纪守法等等;在文明礼貌方面,他谈吐优雅,举止端庄,衣着整洁,简单大方,仪表端庄,礼貌卫生;奖学金:严格遵守《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条例》,勤奋严谨,精益求精,成为孩子的榜样。

3.勇于开拓:要不断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有人说过:老师的爱,没有树的高,没有花的香,但有海的胸怀,山的脊梁,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欣赏的话,一个温暖的微笑,就可能改变一个孩子。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必须积极参与教育实践,逐步提高道德意识,积累情感经验,锤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仰,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做一个知法懂法、依法从教的教师。更好地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在法律的保护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