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安发简历
《山流水》最早出自列子唐雯。据说俞伯牙擅长打鼓,钟子期擅长听音乐。俞伯牙说的话,钟子期会明白的。俞伯牙在山上击鼓,钟子期说“善在鼓上,威在泰山上”,他的志向却在流水上。钟子期也说过,“好在鼓上,汤在流水上。”钟子期死了,俞伯牙弄坏了钢琴,再也没有打鼓,以为这个世界不够再做一个鼓手了。后来我用“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己。
作为古筝曲,《高山流水》是其中的代表曲目。不过最常见的版本有三个,一个是山东筝派,一个是浙江筝派,一个是河南筝派。
之所以有三个版本,是因为曲调完全不同,而不是演奏技法的不同。
《齐鲁大班》山东筝派: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浑厚有力。即使是“花手指”,也多是大手指和“撑”一起弹;但左手刚柔并济,铿锵深沉,演奏风格古朴。
《中州古典调》(或《郑微之声》)河南筝派:河南筝的演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右手从靠近琴码的地方开始,流向靠近岳山的地方。同时左手抖动很大,音乐表演很有戏剧性,很有效果。在河南郑,这种技艺叫做“流浪”。其中以左手滑压(左手按向音位,弹弦时略退,问候音快速滑上,不留灵敏痕迹)、小颤音(颤音细而紧)、滑颤音(边缘颤音)、大颤音(颤音宽,动作深情)最具特色。在演奏风格上,无论柔板还是快板,无论音乐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都不热衷于追求优美典雅的风格,而善于丰富质朴,以内心深处的慷慨激昂为特征。傅玄《付正序》中对河南筝乐的评价是“曲高和寡,技难工”。
有《武林易云》的浙江筝派:演奏特色是“大指抖”、“快四点”、“夹弹”、“提弦”,对琵琶、三弦、扬琴乃至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进行借鉴、学习和融合。浙江筝中“指抖”的运用是用大拇指作为细抖来弹奏的,其效果与弓弦乐器非常相似。严格来说,这在其他流派的传统筝乐中是没有的,因为其他流派的“指弹”或“捻指”实际上是用大拇指作为一种相对快速的“撑”和“分”,而浙江筝的“指弹”则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与其他流派不同。
而浙派筝派的高山流水,曲调优美。开始时,右手跨越三个八度,以同时显示山的雄伟和水的清澈。歌曲中间右手流畅如水,左手在低音位置的协调立如高山。后半段用花指连续划水击山的快速性。最后以泛音收尾,柔脆如滴水之石。
《山流水》以“博雅古琴遇知音”为主线,乐书种类繁多。琴乐和筝乐有两种,两者名称相同,风格不同。
《流水》充分运用“泛音、滚、划、划、注、上、下”的指法来描绘流水的各种走向,表达智者对流水感兴趣并乐在其中的含义。
流水:古琴音乐,充分利用“泛音、滚、划、划、注、上下”的指法来描绘流水的各种走向。
第一段:引言。旋律不断跳跃,大范围改变音域,虚微移是指音调和真实音调的变化,旋律出现又消失。我依然看到山顶,迷雾不定。
第二和第三段:明确的泛音,活泼的节奏,像“铮铮铮,安静的寒流;清冷,根松。“静下心来听,你会感到快乐。第三段是第二段的八度重复,省略了第二段的尾部。
第四、五段:如一首歌的旋律,“其韵缠绵,行云流水。”
第六段:一、落石旋律起伏不定,升调和落音大大增加。然后,连续的“猛滚慢刷”发出流水声,上面播放一段升调和降调。两者的巧妙结合,真的像极了“极沸极涌”的概念,犹如巨龙的咆哮。静下心来听,乘危舟过巫峡。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我怀疑这具躯体已经去了深山老林,万壑难填。”(见《清代秦雪系列流水》后记,1910)。
第七段:高音区,弦泛音先降后升,音势大减,正如“轻舟已过,音势飘忽,时而余震摇,时而微旋。”(《秦雪丛刘娇水》后记)
第八段:变化再现了如歌的旋律,加入了新的音乐素材。琴声略快,力度稍大,音乐充满热情。段落结尾,流水声恢复,令人回味。
第九段:颂歌般的旋律由低到高,激情四射。到了段末,第四段的籽料又出现了,最后在宫音上结束。第八、九段属于古琴音乐结构中的“复调”部分。
结尾情感的泛音,让人沉浸在“杨阳胡,真心盼古曲声”的思想中。
2.广陵散:嵇康的广陵散,又名广陵散。是古代的大型钢琴曲,至少在汉代就出现了。它的内容历来不同,但普遍的看法是把它与聂政刺杀朝鲜国王的钢琴曲联系起来。《聂政刺死高丽王》主要描写了战国时期一个铸剑人的儿子聂政为了报杀父之仇,将高丽王刺死,然后自杀的悲惨故事。对此,蔡邕的《曹勤》有详细的描述。
《广陵散》现存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撰的《魔秘谱》(1425),其中载有关于刺韩、冲冠、上火、报剑的副标题。因此,古代秦作曲家把广陵散和聂政刺死朝鲜国王。
据赵《三国志·广陵散》总谱四十五篇,分为六个部分: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郑铮过去常常对聂政的不幸命运表示同情;在肯定的声音之后,它表达了对聂政英雄事迹的赞美和歌颂。积极声音是音乐的主体部分,集中展现了聂政从愤恨到愤慨的情感发展过程,深刻刻画了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整首歌始终贯穿着两个主题音调的交织、起伏、发展和变化。一个是在《正音》第二段中发现的正音主题,一个是在大序结尾首先出现的乱音主题。肯定语气多在段落开头,突出其主导作用。乱主题多用于段落结尾,使各种变化的曲调归结为一个共同的音调,具有标记段落、统一全曲的作用。
广陵散的旋律激昂大方。它是我国现存唯一带有与猫哥战斗气氛的古琴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战斗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许嵇康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叛逆精神和战斗意志,所以才如此热爱广陵散,对它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广陵散在历史上曾经红极一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著名古琴音乐家关平湖先生根据《魔秘曲》中所包含的曲调进行编曲和演奏,使这支美妙的古琴曲重新回归人间。
现代小提琴家白认为此曲源于系列中的河间杂曲拉曲。
“广陵”是扬州的古称,“三”是锻炼、领乐的意思。《广陵散》的歌名可见它是古代广陵地区流行的一种钢琴曲。这是一部中国古代大型器乐作品。萌芽于秦汉时期,其名称最早记载于魏应昆与刘孔才所著《听广陵清散》一书中。到了魏晋时期,逐渐成型,定型。后来一度失传,后人在明朝朝廷的《魔秘谱》中找到,再重新整理,得到了我们现在听到的《广陵散》。秦乐的内容据说是讲述战国时期为父报仇,刺杀汉王的故事。
嵇康是艺术大师,他的《声无哀乐》、《难学自然》、《一个老师的忠告》、《明丹》、《释私养生》等作品代代相传,钢琴弹得也很好,尤其是《广陵散》引人注目。当时比他大十三岁的阮籍与他齐名。音乐史上常有“秦琴阮孝”之说,但嵇康在思想和人格上都胜过阮籍。
嵇康对流传已久的教条式礼仪不以为然,对污秽诡诈的仕途深恶痛绝。他宁愿在洛阳城外做一个默默无闻、自由自在的铁匠,也不愿随大流。他迷恋追求自己内心深处的崇高人生境界:摆脱束缚,释放人性,回归自然,享受闲适。王雄的火和有力的锤打是这种境界的精彩诠释。因此,当他的朋友单涛推荐他到朝廷做官时,他毅然与单涛绝交,并写下了文化史上著名的《与山居苑绝交》,以澄清自己的心结。
可惜嵇康出众的才华和无忧无虑的生活方式最终给他带来了灾难。他的“不是唐舞,而是瘦李周”和“老师越有名,他就越自然”的人生理念深深地刺痛了统治阶级的要害:嵇康如此轻视圣贤经典,痛恨仕途。如果长期下去,不会危及我太平江山的统治。此人必不能杀正民风,清王。这里不是有个陆安的案子吗?如果你牵连到他,你可以杀了他,不用给别人一只手。然后,在一些痛恨嵇康的小人的诽谤和煽动下,公元262年,统治者司马昭下令处死嵇康。
刑场上,3000名泰太学子上书朝廷赦免嵇康,拜他为师,向社会展示了嵇康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但这种“无理要求”肯定不会被当权者接受。嵇康此刻想的不是自己光芒四射的一生即将结束,而是一首美妙的音乐后继无人。他要了一架钢琴,在高高的行刑台上,在前来送行的数千人面前,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铿锵的琴声和神秘的曲调铺天盖地,飘进每个人的心里。戏后,嵇康淡定地戳了一下开头,当时他才39岁。
3.四面埋伏:
这是一个历史题材的大琵琶。关于音乐的创作年代,至今没有确定的理论。这些资料可以追溯到唐朝。在白居易(772-846)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可以发现作者白居易曾听过描写激烈战斗场面的琵琶乐曲。
《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是琵琶传统曲目之一,又称《淮扬平楚》。此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华于1818年编著的《琵琶行》。乐曲描述了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中的决战。汉军四面埋伏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乌江,刘邦获胜。明末清初,在《唐琵琶传》中记载,琵琶演奏家曾奏楚汉一曲:“两军决战,声动天下,房顶塌。许又细看了一下,里面有金鼓、剑弩、战马和战马...这让听者先是兴奋,然后恐惧,哭都没办法。太感人了。”画出来的场景和声音和今天的《十面埋伏》很像。整首歌分为十三段,歌名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1)《猎影》是整首歌的序曲,展现了金鼓齐鸣、大战前众人呐喊的激动场面。音乐具有发散和加速的特点,调式的复杂性及其交替转换,进一步增加了音乐的不稳定性。
②“吹”。
(3)《点将曲》主题以一系列长圆指法技法(但一轮接一轮)和“扣、擦、弹、擦”组合指法的形式,展现军人威武的风采。
(4)“队形”。
(5)《走队》的音乐与之前有了一定的反差,通过“遮、分”、“遮、划”的方式,进一步展示了军队的勇猛姿态。
第二部分:
(6)伏击说明决战前一天晚上,汉军在此地伏击,天气安静紧张,为后面两段做铺垫。
(7)鸡鸣山小战,楚汉两军肉搏,刀枪互击,气息短促,乐声初起。
(8)九里山大战描绘了两军激战的你死我活的战斗场面。马蹄声、刀刀声、喊声交织在一起,震撼人心。先用“划、排、弹、排”的交替演奏法,再用拼两弦、推拉等技法将乐曲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
(9)王祥被打败了。
(10)乌江自杀,以分散的节奏重复谐音,与节奏紧密的马蹄声交替,表现了与汉军互追的场面。然后是悲壮的旋律,表现了项羽的自杀;最后四根弦“划”完后,突然“落”(也叫“停”),乐曲戛然而止。
原曲还包括:
(11)中传凯。
(12)将军们会争功。
(13)凯旋归营。魏中乐先生的表演指的是“自杀”,后三段删掉没演。今天,大多数学者采用这种方法。
就整首歌而言,也具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由五节组成,即起承转合,第二部由三节组成,第三部由两节组成,即接承转合。
4悲伤: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伤》深刻地表现了他对现实不满,渴望正义和欢乐,但在沙皇反动统治下找不到出路的感情。他用极其成熟发达的交响乐技法宣泄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悲伤,这是他传世的杰作。
这部作品在写作上遵循了交响乐组曲的四个乐章的结构。第一乐章是快板乐章,但表现出困惑、痛苦和犹豫;第二乐章是五拍圆舞曲,热烈而亲切,仿佛让你想起生活中美好的回忆;第三乐章是弦乐加进步音乐的乐章。弦乐用的是快三拍,而渐进性音乐是柔板第四乐章由弱到强,在非常强的结尾之后。这一章中琴弦的旋律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人们的心被最大的悲伤所震撼和撕裂。通常情况下,最后一个乐章是辉煌的,但柴科夫斯基把第四乐章作为一个悲伤的慢板,这是一个非常原始的方式。
五月之光: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第一乐章——C小调2/2度连续柔板,三部曲
这一乐章的情感表达极其丰富,有禅定的温柔,有悲怆的吟唱,有黑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力度变化不大,但仍然通过和声、音域、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这首奏鸣曲包含了贝多芬的原创思想。其如梦似幻的即兴性质和探索钢琴声共鸣的方式,约100年后的德彪西印象派已有所预期。它所依据的主题很简单:在音乐的开头,由连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出无尽的幻想,在四个节后,第一主题隐约出现在中音。它细致安静,略带忧郁。1段1分钟18秒,B大调出现了第二主题。中间部分从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到高音区,表现出不耐烦。然后在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的重现,第二主题C小调重现,然后继续演奏低音基本动机的终曲,慢慢消失,结束。
第二乐章——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
这个乐章比较短,李斯特形容它是“两个深渊之间的一朵花”。它以一种完全不同的光的表达,将第一乐章的沉思与第三乐章的紧张完美地连接起来。第一段是连奏和断奏的主题,然后是变奏重复。中间部分也是保持降D大调。2段1分13秒重现第一段。这个动作似乎是一瞬间留下的温暖笑容。
第三乐章——兴奋的快板,升C小调,4/4拍,奏鸣曲式。
虽然在调性上与第一乐章关系密切,但表达的感情却完全不同。第一个主题是热情不可抑制的沸腾和躁动,像是凶猛的暴怒,又像是一次又一次的跳脚声。第二个主题像是发自心底的抱怨。它临近连续八分音符的尾声,节奏坚定,表现出热烈的感情和强烈的意志。短暂的膨胀之后,内心的激动更加强烈。结尾的时候,沸腾的热情达到顶峰,突然沉寂下来,但是澎湃的情绪并没有平息。贝多芬曾说,他的作品第27号的两首奏鸣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月光奏鸣曲》的乐章之间不能有停顿,以暗示的方式从开始的乐章逐渐展开,进入错综复杂的最后乐章,从而提供高潮感。贝多芬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充满了尝试性的实践,他试图重新评价奏鸣曲式的主要创作原则。一般来说,如果要遵循传统的模式,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一个乐章,但通常是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月光奏鸣曲是古典音乐派开始向浪漫主义音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
这首钢琴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音乐》,是因为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德伯格说过,“听完这首曲子的第一乐章,我就想起了瑞士的卢塞恩湖和湖面上荡漾的皎洁月光。”后来,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之歌》的书名,各种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创作的传说便开始流行。其实打动贝多芬创作的并不是皎洁的月光,而是贝多芬和朱丽叶·吉查蒂(1784-1856)初恋失败后的痛苦心情。
朱丽叶·吉查蒂是伯爵的女儿,比贝多芬小14岁。他们是真心相爱的,家庭地位的差距迫使他们分手。在遭受了这一沉重打击后,贝多芬把封建等级制度引起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愤慨全部倾注到了这一段热情如火的钢琴曲中。所以,这首歌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11月16日,贝多芬给韦格勒写信时,提到了她,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了1802年初,她已经爱上了哈伦堡伯爵,并在1803年被家人逼着嫁给他。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将这首歌与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没有持续多久,奏鸣曲中的痛苦和愤慨已经超过了爱情。”罗兰把第一乐章解读为忧郁、哀嚎、哭泣。俄罗斯音乐家奥勒·比伊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深深的悲哀”,就像“上吊的火”。但是,1801是贝多芬和吉查蒂恋爱的时候。说这部作品讲的是失恋的痛苦,可能不太真实。
对于这部作品的解释,或许俄罗斯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观点更为合理。回忆起在彼得堡听李斯特的演奏后,他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温情脉脉,有时是充满黑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表演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仿佛从一个看不见的灵魂深处,突然升起一个无声的声音。有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悲伤;还有的是沉思的,有着无尽的回忆和灰暗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