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敏人物介绍

刘素敏

刘素敏,6月出生,1967,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曾赴台湾辅仁大学学者哲学研究中心及欧美相关研究机构访问,主要讲授西方哲学、中世纪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等课程。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研究室。他的研究方向是:西方中世纪哲学比较研究、中西哲学和宗教研究。主要社会兼职:武汉大学基督教与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华全国外国史学会常务理事。

中文名:刘素敏

Mbth:刘素敏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省武汉市

出生日期:1967年6月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

信仰:佛教

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思想研究。

工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简历

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曾赴台湾辅仁大学学者哲学研究中心及欧美相关研究机构访问,主要讲授西方哲学、中世纪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等课程。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研究室。他的研究方向是:西方中世纪哲学比较研究、中西哲学和宗教研究。

主要社会兼职工作

武汉大学基督教与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中华全国外国史学会常务理事。

学业成绩

工作

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思想研究(索罗,人民出版社,2005年初版;2007年再版)

托马斯·阿奎那伦理思想研究(索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阿奎那(独唱,云南教育出版社,2012)

《宗教与社会——华侨宗教、民间信仰与地域宗教文化》(合著,第二作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期刊论文

1.从“心物无差别”和“理性抽象”看托马斯·阿奎那的知识论,自撰,《哲学研究》第4期,2017;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与报刊信息中心摘抄报刊资料B6《外国哲学》2017第7期转载全文。

2.“无中生有”与“有与无并存”——从亚历杭德罗自己写的《无》看存在的绝对性与无限性,《哲学研究》第4期,2016。

3.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的形而上学结构和神圣意义,自己写的,《哲学研究》2005年第9期。

4.阿奎那《自然法作为自然法的人学内涵》,自己写的,《哲学研究》,2006年第6期。

5.人的存在自由与神的恩典境界:托马斯·阿奎那与卡尔·马克思关于“人”的哲学思考之比较,载《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3期。

6.基督教‘人是上帝的肖像’解读,自己写的,《世界哲学》第2期,2012。

7.浅析《哲学动态》第8期2015所写的经院哲学中的“物的普遍性”;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第2期,2016。

8.永远的阿奎那:国内外托马斯·阿奎那研究述评(上),载《哲学动态》2003年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转载《外国哲学》全文(第11号)。

9.永远的阿奎那:国内外托马斯·阿奎那研究述评(下),《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转载《外国哲学》全文(第11号)。

10.《宽容:宗教自由和宗教对话的前提》,由《哲学动态》撰写,第11期,2005年。

11.学科生成论与希望研究——段德智教授自撰《哲学动态》第3期2010。

12.现代科技行为道德约束的困境与出路,自己写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0期,2000。

13.科技行为的道德约束困境与法德结合,自己写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第10期,2001。

14.科研的“禁区”与“绿色通道”,自己写的,科技与辩证法,第1期,20065438。

15.科技行为中道德约束的困境与法律制裁,自己写,科技与辩证法,第4期,2001。

16.回归存在——雅克·马里坦形而上学思想解析,自己写,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2011;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和报刊信息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第112期。

17.存在·本质·存在——托马斯·阿奎那存在主义思想探析,自己写,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第6期,2010。

18.论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复杂性,自己写的,武汉大学学报,第1期,2003。

19.主观生成论的宗教背景,与第二作者赵敦华教授合著,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第6期,2010。

20.《和谐的哲学追问与宗教伦理的当代价值》,自己写的《哲学之门》(第二卷,2006)。

21.托马斯·阿奎那“灵魂论”心理学的哲学解读,自己写的,《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2015。

22.为什么说“自由是一种责任”,自己写的,福建论坛,第17期。

23.“我-你”关系中的人:先验存在,由他自己,《学术研究》2007年第8期。

24.乐福安,独立作者,台湾省哲学文化月刊,2004年3月。

25.《阿奎那自然法对神圣与世俗的有机共构》,载《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

26.托马斯·阿奎那《理性理解视角下的知识论》,自己写的,东南学术,第5期,2014。

27.《亚洲华侨的宗教特征研究》,独立撰写,东南学术,2005年第3期。

28.《从“新人文主义”视角看马里坦的“存在”》,自己写,东南学术院2006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2006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9.托马斯·阿奎那《理性理解视角下的知识论》,自己写的,东南学术,第9期,2014。

30.《宗教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合著,第一作者,东南学术,2006年第3期。

31.托马斯·阿奎那《伦理自然法与道德价值》,自己写的,东南学术,2005年第5期。

32.亚洲华侨宗教特征研究,自己写,东南学术,2008年第5期。

33.质疑宗教起源的遗传学意义,由他本人,《学术》2006年第2期。

34.托马斯·阿奎那《自由意志对伦理善的神圣性与世俗性的共构》,载《金阳学刊》2009年第2期。

35.《阿奎那从‘完美’的角度对奥古斯丁的修正及其与现代启蒙价值的关联》,自译,《华侨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6.《自然法:和谐的形而上学基础和价值取向》,她自己写的,《华侨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7."无神论"的理论内涵和思想局限--从金泽赵光明主编的《梵蒂冈第二次会议》文献谈起。38.宗教与哲学第四辑,2015。

39.《上帝哲学思想中的理性美——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分析》,刘光耀、杨慧琳主编,神学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6月6日5438+2月。

40.《自然法视野下的阿奎那政治思想》,自己写的,《基督教思想评论》2005年第2卷第3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41.托马斯·阿奎那《潜能与实现原理》的理论渊源与思想内涵,自撰,《基督教思想评论》2007年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42.《宗教学研究的‘内’与‘外’,合著,第二作者,东岳论坛报,第1期,2007年。

43.《故乡沦陷之恶的伦理思考》,云梦学术期刊第3期,2016。

44.科技行为的道德选择与人文精神融入科技,自己写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7期。

45.论青年科技人才的创造力,自己写的,《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第12期。

46.2010中国大陆对西方中世纪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自己写的,中国哲学年鉴2011,哲学研究杂志2011 7月。

47.比较视角下的宗教学沉思,自己写的,人民政协报,2011,6月20日。

48.阿奎那理性主义伦理思想的形而上学,自己写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系列1,2011。

49.《上帝的恩典完成自然——托马斯·阿奎那与神学大全》,自己写的,《哲学名著导读》,学习出版社,2065年9月438+02。

50.托马斯·阿奎那论法律,自己写的,清华大学985优秀教材《西方法律思想史新编》,高鸿钧·赵晓丽主编,第六章。

51.新加坡教育与儒家文化,合著者,第二作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期,2000。

52.“上帝已死”语境下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兼论保罗·田立克的“生存的勇气”,合著,《兰州学刊》第1期,2008。

53.莱因霍尔德·尼布尔的社会正义思想,合著者,第二作者,《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期,2008年。

会议论文

1.托马斯·奎那在中国的研究,人与社会:从21世纪的角度,2005年11月,葡萄牙。(专著)

2.《诠释宗教哲学:中国学者研究的几个方面及对宗教哲学的初步研究》,2006年7月,“第12届中美哲学宗教国际会议”,北京。(独自一人)

3.中世纪哲学和托马斯·阿奎那,2065438+2003年4月,爱尔兰梅纳斯爱尔兰国立大学“阿奎那年度讲座”讲师。(独自一人)

4.《艾柳根纳“无”的西方哲学意义与东方哲学的比较》(Onerigena ' theoryofnothingnesund the vision of comparative studies bestween western and erstern philosophy),2014年9月7-7日,“2014世界汉学大会”,北京。(独自一人)

5.《上帝哲学思维中的理性之美: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分析》,合著,首届神学美学国际研讨会,湖北襄樊,2006年9月22日。(独自一人)

翻译

1.一个谈论虚无的西方思想家:约翰·斯科特·埃利乌格纳,载于爱尔兰德莫特莫兰,《世界哲学》第6期,2016。

2.《神学》第二卷,段德智译,商务印书馆,2013。

3.《西格尔:》,独立翻译,赵敦华、安主编,《西方古典哲学文选·中世纪哲学》第2卷,商务印书馆,2013。

4.我独立撰写并发表在《哲学动态》2005年第11期的一篇题为《宽容:宗教自由和宗教对话的前提条件》的文章被翻译成了日文。参见景福铃木《现代中国的法治、宽容、民族主义、人民与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