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谈到规则意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副部长、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杰说。

没有

题目材料用相对完整的故事生动诠释了“规则意识”的含义。故事的点睛之笔是“孩子认为不冲厕所是违反规定的”。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可以知道这里的“规则”

应该理解为“责任和义务”。孩子所做的是尽自己的责任维护社会道德,而这种维护是自觉的、习惯性的,不需要任何外力来强制。因此,可以说“规则意识”是一个人为了使社会正常运转甚至进步而自觉履行各种责任和义务的习惯,其中自然包含了自觉维护社会道德的责任。这就是题目的内涵,只有挖掘这种内涵,作文的立意才能深刻。

需要明确的是,“规则意识”重在自觉、自觉、习惯,所以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要突出履行责任和义务的意识作为重点,不能简单地写成被动遵守校规或其他游戏规则,否则文章就会有失偏颇。具体的书写角度有:

1,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培养生活、工作、社会的“规则意识”,做一个讲规则、守规则的社会人。

2、社会是一个整体,自觉遵守人与人之间的规则,会使生活幸福、和谐、稳定。

3.如果我们的企业不能形成这样的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就很难建立起来。

4.对照上述“规则意识”来看中国的企业管理,会发现我们的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亟待改进。

【范文1】?最珍贵的课程

深夜,一个中国人走进德国小镇上的车站理发店。理发师热情地接待了他,但拒绝给他理发。原因是只有有票的乘客才能在这里理发。这是规则。中国人委婉的提出一个建议,说反正店里没有其他顾客。有可能破例吗?理发师比较恭敬,说虽然晚上没有别人,但是我们得遵守规则。无奈之下,中国人走到售票窗口,要了一张最近车站的票。当他拿着票第二次走进理发店时,理发师很遗憾地对他说,如果你买这张票只是为了理发,真的很抱歉,我还是不能为你服务。

当有人给一群在德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讲深夜车站理发店的故事时,很多人感慨地说,太不可思议了,德国人真的很认真。这样一个总是讲规则和秩序的民族,永远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但也有人不同意,说一个偶然事件不能决定这么大的性质。一个小镇的车站,一个近乎迂腐的人,怎么解释一个民族的性格?双方甚至为此发生争执,僵持不下时,有人提出通过实践来检验对错。于是,聪明的外国学生联合设计了一个实验。

他们趁着夜色,来到市中心的一个公用电话亭,把“男”“女”的牌子放在一左一右的电话机旁,然后迅速离开。第二天早上,他们又见面了,来到电话亭。

令他们惊讶的是,电话前面排了一条长队,标着“男士”,而电话却标着“女士”

电话前面没有人。留学生走到那位淡定等待的先生面前,问:既然那个电话前面没有人,为什么不打电话到那里?他们为什么等了这么久?所有被问的先生都用平静的语气说:那地方是专门为女士准备的。我们只能在这里玩。这是秩序...

国际学生不再争论。在默默回去的路上,大家都想了很多,大家都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乃至身后这个曾经是礼仪之邦、崇尚秩序的民族,这些年来可能在不经意间失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在国家荣耀受到重创,我们融入世界的今天,规则和秩序可能是我们最需要的品质。

一位同学感慨道:“这是我们在德国学到的最珍贵的课程!”(原载于羊城晚报)

[观点]

这是一篇巧妙而感人的文章。作者把“规则意识”上升到民族性的高度,指出它“可能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品质”。因为事件典型生动,笔法成熟老练,读来亲切自然,发人深省。

【范文2】一定要洗七遍。

上课时,教授讲了“WTO条款”,大家都睡着了。为了醒来,教授想尽办法讲了一个故事。

一名在日本学习的中国学生放学后为日本餐馆洗碗以赚取学费。日本的餐饮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餐厅的菜必须用水洗七遍。洗碗的工作按件计酬,留学生考虑到,少洗一两次碗。果然,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工资自然快速增长。一起洗碗的日本同学向他请教技巧。他也不害羞,说:“你看,我洗碗洗了七遍,又洗了五遍。”

过一遍有什么区别?少洗两遍。“日本学生诺诺,但渐渐与他疏远了。

餐馆老板偶尔会抽查洗碗的情况。在一次抽查中,当老板用专门的试纸检测出碗碟的清洁度不够,并询问我们留学生时,他振振有词地说:“浪费碗碟五次七次都没有保持碗碟清洁?”老板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你是一个不诚实的人,请你离开。”

为了谋生,他去了另一家餐馆应聘洗碗。老板看了他很久,然后说:“你一定是那个只洗碗五次的中国学生。对不起,我们不需要!”第二,第三...他屡次碰壁。不仅如此,他的房东还要求他尽快退房,希望他的“名声”对其他住户(多为留学生)的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他就读的学校还专门找他谈话,希望他能转学,因为他影响了学校的学生...所以他不得不打包搬到另一个城市,重新开始。他怀着一颗苦涩的心告诉即将赴日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洗碗,一定要洗七遍!”

“这是WTO的规则!”教授大声厉声说道。我们不禁感慨万千,昏昏欲睡。(原《南方周末》)

[观点]

这篇短文选择了一个巧妙的切入点,通过一个看似违背“常识”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WTO规则”,发人深省。文章中的许多句子(如“日本留学生诺诺已与他渐行渐远”)平淡而奇特,强烈地凸显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值得细细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