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思想政治课融入课堂
高校的人才培养是一个教育与教育相统一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为解决培养谁、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这个根本问题指明了方向,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实现全员育人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也在不断探索实践,把课程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目前已初步形成高校高度重视、部门广泛动员、教师积极参与的局面。
在此基础上,如何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跨越?经过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从国家层面对高等学校课程思想政治建设作出了总体设计和总体部署。
“这是落实立德庶人根本任务,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之举、关键之举、有益之举。”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颜屋表示,要在各高校、各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想政治建设,让每一位教师都承担起育人的责任,让每一门课程都发挥好育人的作用,让专业课与弘扬真善美结合起来,让“干巴巴的说教”转化为“热热闹闹的教学”。
如何实现这种改变?
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
《纲要》以教学工作为基础,明确了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对各级地方政府、高校、部门和教师,对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各类课程,对文、理、工、农、医、艺等所有学科和专业,都提出了非常明确、具体的要求。
“把漫灌变成精准滴灌,为高校和教师拨开了认识的‘迷雾’,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特色’,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颜屋说,就建设目标而言,思想政治课和思想政治课走的是同一个方向。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我国各高校都在推进思政课建设,思政课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教师开展思政课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共同推进思政课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进一步提高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在复旦大学副校长徐磊看来,“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是‘三全教育’总体格局下的系统工程,不是只有几门课程的样板房工程,而是按照‘两有’要求,所有课程都有教育功能,所有教师都有教育责任,进行全面建设。”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上海实现了思政课三个“全覆盖”,所有高校都开设了“中国系列”选修课,所有高校都进行了综合素养课程改革,所有高校都进行了专业课程教育改革。复旦大学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已覆盖所有院系,示范专业已覆盖哲学社会科学所有院系,并继续向理工科院系延伸。
为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中国农业大学将课程教学大纲改为《教育教学大纲》,修订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整个教学过程的方式方法,明确了课程教学目标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推动了课程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和落实。
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教育部明确了主要工作思路,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化;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各种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既形成“强攻彼岸”的气势,又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坚持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相统一,既加强顶层设计的协调推进,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坚持总结继承和创新探索相统一,及时总结经验,选树典型,全面推广。
在佳木斯大学校长孟尚久看来,“落实‘四个统一’,必须处理好‘食材’和‘盐’的关系。”配料”和“盐”就像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关系。食材看得见摸得着,盐也好吃。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中的追求是“吃盐不加盐”。专业课教师就像‘厨师’,要照顾‘温度和味道’,做好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餐’,在专业课的肌体中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
把握主力、主战场、主渠道
大学老师80%是专业老师,80%的课程是专业课,学生80%的学习时间是专业学习。多年的调查显示,80%的大学生认为专业课和专业课老师对他们的成长影响最深。颜屋说,“四个80%”是提出课程思想政治建设这一重大命题的现实依据。其中,前三个80%也构成了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抓手,即牢牢把握专业教师的“主力军”、专业教学的“主战场”和专业课的“主渠道”,进一步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结合。
教师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关键,教师开展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决定着课程思想政治建设能否取得实效。《纲要》提出,要注重能力提升、合作交流、示范引领、资源共享和理论研究,促进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视角,提高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想政治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近年来,各地高校也在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积极探索。如2019,天津组织全市首次思想政治教育网上集体备课,重点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江西省,两个老师在一个班,部分高校尝试推动思政课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同课授课,指导实践教学;武汉大学“六院士同一门课”为大一新生开设《测绘概论》基础课;北京理工大学推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系列午餐工作坊,提升教学能力,将“课程思政”作为每一位专家分享的必备内容;山东省成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负责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建设专题网站,定期推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是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支撑。明确教学内容重点,科学设计教学体系,分类推进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要求,全国各高校要在实践中抓住这些课程的重要抓手。
东北师范大学《关于修订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将“道德水准”、“家国情怀”等教育指标放在毕业要求的首位,严格控制各门课程的配套关系和权重,确保课程教育落实细化;2019华北电力大学启动“一系一课”思政示范课建设计划;大庆师范学院把大庆铁人精神作为课程教育的特色,把“培养师范教育和石油石化行业具有铁人精神的人才”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南京大学李向东教授在《宇宙简史》的教学中,将哲学和天文学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济大学的"科学、文化与海洋"课程由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主讲,凝聚了"海洋强国"文化,塑造了学生的科学文化精神。南京农业大学在以“爱茶”、“农垦”为代表的课程中,将“家国情怀、法治精神、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素养”融入教学内容和活动中。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医与中华文明”课程,升华了对中医的认识,提振了中医的文化自信。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课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抓住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一方面要把课程的思想政治建设融入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把“读万卷书”和“走万里路”结合起来。正如湖南大学副校长李树涛所说:“每一门课程都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但这些思想政治资源并不是直接暴露在课程内容中,而是隐藏在各种知识点的背后,隐藏在科学理论的深处,需要教师积极发掘、加工和利用。”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全国近千万大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7万大学生参加“青春红色梦之旅”,探索实践滴灌、渗透、体验的思政模式,开设最大规模、最有温度的思政课,积累实践课程开展思政课。
强化“三重保障”,让学生“尝到甜头”
“从各地高校前期的实践探索来看,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全面的、突破性的。”上海理工大学纪委书记吴强说,大家深刻认识到,高质量的教学不仅要回答“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还要进一步回答“为谁教”、“为什么教”的深层次价值追问。
但是,思想政治建设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必须是长期的、常态化的、务实的、有效的。颜屋说,这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机制,如教师培训机制、优质资源共享机制、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组织保障机制等等。其中,尤其需要加强“三重保证”,即加强组织领导保证,使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有动力”;加强激励机制的保障,使教师“有精力”开展课程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考核评价保障,让学生通过思政课“尝到甜头”。
为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建设,这一新政策明确需要从三个层面提高组织领导,以保证思想政治建设课程的质量。宏观上,教育部成立了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协调小组和高校课程思想政治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中观层面,各地加强对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领导,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协调配套;在微观层面,高校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格局。
思想政治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人才培养的效果是评价的首要标准。新政要求在推进课程思想政治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输出为导向、持续改进,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研究制定科学、多元化的课程思想政治建设评价标准,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评价、岗位聘任、选拔培养的重要内容。
“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是专业课程与弘扬真善美的结合。这种结合应该有一个勘探、挖掘、冶炼、加工的过程。广大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改变表达方式,寓教于乐,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颜屋说,这个过程是一个化学反应,是一个把老师的"我想告诉你"变成学生的"我想学什么"的过程,是一个把课程变得思政、有情、温暖、有爱的过程。(记者万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