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说,邵邵之前不是两个人主持的吗?

亲戚来宁暂住。有一天,我路过四牌楼,突然问三牌楼在哪里。前阵子在《听我的少少》里从主持人老吴那里学了一句俚语:三牌楼的狗去四牌楼啃骨头——为了一张嘴,他受了两条腿的苦。这本书被老南京用来嘲讽饕餮之徒,却让亲人对南京的一切都产生了兴趣。亲戚是南通的。说到他们对南京的热爱,我不想说南京有多好。只是想表达一下方言节目《听我的韶韶》给人留下的印象。

在民生新闻流行之后,电视方言新闻节目开始流行起来。南京电视台18频道的节目《听我的韶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推出的。听我的时间有什么价值?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赢得观众的支持?

一.文化价值观

方言作为一种“片面之词”,是一定地区民俗、习惯、文化、传统的积淀,是民俗文化的活化石。2005年,南京电视台18频道也策划播出了方言节目《听我的韶韶》。虽然一开始只有20分钟,但也拿到了1.5的收视率,而这个频道同时播出的节目也只有0.6左右。随后,收视率提高,节目时长也增加,内容更加丰富。今年一月,听我的话少少做了一次大的修改。在播报新闻、评论事件的基础上,注重南京本土文化的挖掘和展示,成功推出了《南京方言猜想》、《老吴出击》、《城南旧事》等小栏目。这些小段子一经播出,就有很多人打电话来答疑解惑或提供线索,有意识地用一些旧闻来解读新闻的历史背景,用城南的一些风俗来解读当今时尚的发展变化,扩大了新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厚度,丰富了新闻的立体感,全方位多角度地给观众以新鲜的感受,丰富了观众的文化知识,增加了观众对南京的喜爱。目前节目《听我的哨哨》时长一小时,收视率稳定在4.2以上。正是因为方言在语言表达上生动形象,节目挖掘出了本土文化的魅力,被观众接受和喜爱。

第二,品牌价值

主持人品牌化是现在很多频道常用的策略,听我说邵邵也采用了这种策略。但是,节目并不是明星主持人,而是一个近邻大叔般的主持人形象。主持人是“邻居大叔”和“明星”的组合,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主持人吴小平是一名资深记者。他有一大群忠实粉丝,已经进入电视领域。他仍然是一个优秀的新闻主持人和首席作家。老吴站在台上,一路讲了一个小时。没有台词,没有稿子:银行不肯存钱,商家炒作新闻,地产商故意囤房,都成了老吴开盘的对象。观众对老吴的话经常捧腹大笑。

吴小平出现在2006年4月的《听我的笑笑》节目第二次改版中,当时节目增加了20分钟的解说部分,由他主持。老吴是地道的老南京,一口十足的南南京话,中青年观众和老南京都能接受。他专业能力强,每天的新闻选择和评论都很到位,南京话很有特色。他与方言节目融合得很好,深受观众喜爱。他被亲切地称为老吴,越来越少的人叫他吴小平。

由于2006年改版反响良好,在2007年1月的改版中,频道和栏目组确立了老吴在这个方言节目中的品牌地位,成为总主持人。节目的选择标准从国内有趣的故事,变成了当地人最关心的衣食住行的新闻,以及政府出台的政府新规。并扩大了新闻来源,增加了信息量,通过“用耳朵看报”、“用话题打邵新闻”等板块,对当天南京各报新闻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使得节目更上一层楼,不仅观众越来越多,在普通百姓中的口碑也越来越好。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1月的这次改版,节目时长调整为1小时,播出时间也调整为晚间黄金时段。新闻节目和电视剧争夺观众,老吴的品牌优势给了方言节目信心。改版后平均收视达到4.2以上,最高6.0。

第三,经济价值

目前有九个人在做《听我的哨哨》一小时的节目,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三个人,却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从投入产出比可以看出,方言节目有很大的优势。

这个节目从节目形式到节目包装都很受欢迎。片场背景是老城南的样子,片尾是用南京话演绎的民谣。它的定位是那些怀旧的中老年人,好奇南京话的年轻人,渴望融入南京的外地人。

方言节目的成功并不依赖于大量的金钱。它的投入远远少于正常的新闻节目。它不需要大量的记者、编辑来支撑,也不需要做豪华的工作室、背景墙等。它依靠的是方言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及独特的节目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方言作为节目中的元素之一,不能过分夸大。对方言新闻的理解不应陷入狭隘的地域认同。下一步,如何增强方言节目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培养年轻人的收视习惯,是这类节目延续生命力必须面对的问题。现在的《听我的韶韶》、《找普通话对应的方言》、《城南老故事》等节目形式,是内容的延伸,也是一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