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维的简历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当地人民政府接管后,公司更名为南靖电缆厂,陈力维被任命为技术科长。次年朝鲜战争爆发,该厂承担了为中国抗美援朝部队制造和提供军用电话交换机的任务。当时生产上有很多技术问题,原材料不足,不合格。为了按时保质完成任务,他动员技术人员,与工人师傅紧密结合,共同解决生产中的难题。陈力维带头加班,没日没夜地努力工作,星期天也不休息。每年提前完成上级下达的军工生产任务。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但平壤一片废墟。国务院派出100名技术人员帮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恢复经济。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派出技术人员援外。陈力维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电子工业部一个三人小组的组长。战后的平壤,地面建筑所剩无几,工厂坐落在洞穴和隧道里,潮湿且不时滴水。他们经常拿着烙铁等工具站在梯子上,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使用的通信设备提供技术支持。他们也在这样的条件下为朝鲜培养了很多技术人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陈力维三级国旗勋章和证书,以表彰他的杰出工作。回国后,在1956被评为南京市先进生产者。
1958年,陈力维调任二机部10研究所(以下简称10所)总工程师。当时全国正处于“大跃进”的热潮中,国际上把通信机、计算机半导体化的潮流开始涌入中国。一心想打造新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陈力维,并不仅仅专注于炼钢。1959年主持开发了592型12半导体载波电话,由绵阳730厂于1961年投产,成为该厂拳头产品。这是国内第一台投产的半导体多载波机。
1963年,陈力维调到北京15研究所(以下简称15所)任总工程师。主持研制军用计算机,先后研制出7种型号的机器。满足了国防尖端工程的迫切需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5。从1981到1986,陈力是国家计算机工业局总工程师,后来是电子工业部计算机工业管理局。在这一任期内,我参与了发展我国计算机产品的决策,重点是组织和推动计算机的全方位应用和技术,组织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及相关标准的研究。他热心研究中文信息处理技术,1988退休后依然坚持不懈,做出了很多贡献。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陈力维当选院士。陈力维热衷于大众学术工作。他是中国电子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成员;全国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标准化委员会主席;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第一届副会长在1991当选为理事长。
陈力维同志是我国计算机行业和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著名学者和专家,长期从事技术领导工作。1994中国工程院成立,陈力维同志当选院士。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电子与信息技术评审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中国计算机联合会第二、三届副会长,后任全国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委员会名誉主任、主任委员,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主任委员、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