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可简介

郑可

著名工艺美术家和教育家。

中文名:郑可。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6

死亡日期:1987

职业:艺术家

毕业院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代表作:巨型陶瓷浮雕《女娲传说》。

基本信息

郑可(1906—1987),广东新会县(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我在广州圣心中学读书。著名工艺美术家,中国工业设计奠基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科协委员。代表作品有:巨型陶瓷浮雕《女娲传说》等。

个人简历

1927至1934,郑可在法国国立美术学院和巴黎工艺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和工艺美术。回国后在亲亲大学建筑系任室内装饰教授,并在广州美术学院兼任雕塑教学。1936,赴法国参加世博会设计。然后他在新加坡和香港建立了工业。

1951年,他响应新中国的号召,应廖承志同志的邀请,毅然卖掉了自己在香港的工厂,回到北京,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65438到0956,徐悲鸿、蒋丰、张定推荐他到中央美术学院陶艺系当教授。1957年电脉冲雕刻钢模等先进技术研究成功。没多久就被打成“右派”,进行劳动改造。

1977应财政部邀请,为国家培养金币设计师。

郑可主要擅长雕塑和雕刻技术,在绘画、室内装饰、建筑装饰、陶瓷工艺、工业造型、金属工艺和货币铸造方面都有研究。他可以被称为工艺美术大师。多年来,他在河北邯郸、江苏宜兴、山东淄博等地创作了大量陶瓷工艺品。郑先生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先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他的浮雕头像和陶瓷雕塑非常艺术。他的浮雕注重“幻觉表现”,既吸收了西方现代浮雕的精华,又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浮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浮雕风格。20世纪初,他留学法国,学习绘画、雕塑和设计课程,如陶瓷、玻璃、金工、家具、室内、染织等。在法国雕塑家鲍彻的指导下。他是中国第一个接受德国包豪斯设计理念的艺术家。

作为著名的教育家,郑可先生一直倡导素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他要求学生每天画100张速写,他的教学强调“多用脑,多动手”。教人体素描时,他提倡“快”字,把几根碳棒绑成一排来画。笔迹可粗可细,可轻可重,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幅表情丰富的人体素描。在画人体素描时,他强调动态表现,反对在解剖图上作画。

严格的教学要求,大量的作业,正确的方法指导,让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尤其是素描课上,学生们组织晚上画画,这让当时的老师朱耀奎先生很感动。至今,朱老师还时常动情地提起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78级学生废寝忘食学习的场景。郑老师也非常注重细节的表现。有一次画箩筐草图的时候,只画出了箩筐的大致形状,没有表现出箩筐的破碎特征。郑先生看到后非常生气。他问:为什么对箩筐的破损特征视而不见?虽然这件事发生在一年级素描课上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养成了以后观察和表现事物形状时特别注重对物体特征的描述和表现的习惯。还有一次,在画浮雕头像的课上,一个同学看不懂郑老师独特的浮雕技法。郑先生立刻把他的浮雕作品脸朝下扔在地上,然后捡起来。这时,原本备受瞩目的浮雕头像作品被压扁了。郑先生说,这叫解脱。他形象地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解脱理论“受光受阴”,让在场的同学们顿悟。

在课程设置上,郑老师一直倡导“锥形互嵌套”理论,形象地展示了基础课与创作实践课的辩证关系。除了学习基础课、专业课和理论课外活动外,这些学生还向著名民间艺术家学习手工艺制作,向著名书法家康殷学习书法,向理工科大学的老师学习三视图。郑老师也多次说要请我父亲来学校做讲座,介绍数学方面的知识。我的父亲孙树本教授在数学教育方面很有造诣,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郑老师是一位有3000个孩子的造型艺术教育家。他们属于同一个时代,虽然一个学自然科学,一个学造型艺术,虽然兴趣不同,但是在一起的时候有很多共同语言。他们是亲密的朋友,彼此有说不完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