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毕业的六万博士现在都在干嘛?
近年来,我国新增博士毕业生比新增大学教师多2万人左右,这意味着约有1/3的博士毕业生没有获得大学教学岗位。近年来,我国博士毕业人数连年攀升:2004年博士毕业2.3万人,当年博士人数首次在《中国统计年鉴》中作为单独类别统计;2018年博士毕业人数突破6万人,同年录取博士研究生近65438+万人。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在传统观念中,医生是自己学科的“守护者”。如果他获得博士学位,他应该从事学术事业。选择非学术职业的人往往被视为“管道中的漏洞”。然而,这种观念越来越受到挑战。统计年鉴显示,近年来,我国新增博士毕业生比新增大学教师约多2万人,这意味着约有1/3的博士毕业生没有获得大学教学岗位。我拿到了人类社会的最高学位。学术圈之外的博士是什么?
教育市场的赢家,就业市场的“萌芽新生”。
在读博之前,孟茜的想法很简单,甚至有点“呆若木鸡”。“那时候年轻,总觉得这辈子至少要做一件常人做不到的事。”东北姑娘说。就这样,她开启了读博士的道路。至于以后找什么工作,就业市场如何,她自嘲:“以我当时的精神状态,根本不可能想到这些。博士期间,她和导师交流最多的就是实验情况。但是,工作计划和就业市场很少进入师生的讨论范畴。三年多“朝八晚十”的实验室生活,周末休息,一个博士哥提醒她:“赶紧准备工作吧!」
孟茜启动了“求职模式”,但她实际上无法花太多时间联系工作:撰写和发表论文以及毕业论文已经占据了她的大部分精力。为了修改毕业论文,她连续一个多月熬夜到夜里两点,早上醒来,抓起一件衣服就开始工作。有一天,她突然意识到,这件灰色套衫她已经穿了十天了。
她的导师认为“博士毕业后去高校是很自然的事。”孟茜的博士兄弟姐妹毕业后基本都走了这条路。孟茜原本以为他愿意当一名大学教师,并以科研为职业。今年春天,孟茜的论文盲评和毕业答辩进行得很顺利,两所大学也给她发来了offer。眼看着自己近期就要拿到学位证了,她突然觉得自己被碾压了,眼泪忍不住就出来了。心理咨询师告诉她,这是她读博期间长期压力过大造成的。
前几天,她接受了家人的建议,和离家近的一个学院签约了。高校里的绩效考核让她很担心:学校明确表示不会为科研的启动提供资金,具体的考核标准要等她入职后才能知道,但她之前听过几个学校失信的例子。孟茜有一个朋友在山东的一所大学教书。他入职后才发现学校提高了考核标准。一个朋友跟她抱怨:“安置费没怎么落实,其他(待遇)没上去,但是考核标准上去了。」
不过,兰州理工大学理学院教授马军认为,目前博士生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
他告诉记者:“在高校,除了国家提供的基本工资,如果科研成果多,每年的科研业绩非常可观,甚至是正常工资的10倍,而且没有上限。学科之间的差异不容忽视。马军说,很多工科专业的博士都能在校外找到横向项目,收入非常可观。」
与孟茜相比,林飞的求教之路更加曲折。去年,林飞从一所名校获得了文科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没有找到满意的教学职位,所以他接受了邀请——一个大型企业管理职位,年薪超过20万元。工作两个月后,他突然收到了外省某大学的录用通知。虽然公司的薪资符合预期,但林飞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够自由。相比之下,他更喜欢高校的工作环境。
导师劝他仔细想想:“你是青椒,看不到尽头。他的家人支持他上高校,认为大学老师是一份体面的工作。林飞告诉家人,教师的月收入只有在企业工作的1/3。权衡之下,林飞做出了决定。林飞没有立即辞职。当时他的毕业证已经拿到了,但是学位证要到年底才能拿到。他希望在办理入境手续前,两个证件齐全。
这所大学的工作人员起初是通情达理的。他们说可以先给林飞安排宿舍并办理校园卡,等他拿到学位证后再办理入学手续。但是接下来的电话就变味了。一位老师要求林飞立即到学校来,理由是所有年轻教师都应该在第一年工作。尽管家里有些问题,林飞还是匆匆办理了辞职手续,赶往学校。
年底,林飞拿到了学位证书。第二天,他按照入职学校的要求去体检,准备第二天报到。这时,他又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告诉他不用办理入境手续。林飞大吃一惊,乘高铁赶到学校,却被告知没有编制:学院说因为学校没有编制,学校人事处说学院没有申请。
林飞打电话给医院领导,被告知现在已经没有位置了。医院的领导承认,在林飞之后,他们采访了其他人。林飞意识到,如果有更合适的人选,学校会主动毁约。“学校只损失了5000元违约金,但对我们毕业生影响很大。”辞职后的半年多,他几乎没有收入。
作为导师带的最早一批毕业的博士生,林飞的求职情况也很受弟弟妹妹们的关注。林飞的毕业很顺利。即便如此,参加博士毕业答辩时,他已经身无分文——博士今年延期,学校也不再给补助。他靠在校外做些事情来养活自己。现在,林飞仍在寻找一个教师职位。这一年的波折让他有了新的反思:“看了那么多书,要让脑子活起来。生存能力是第一步。」
就业多元化趋势正在显现。
任琦博士毕业后去了一家国企工作,作为工科博士,任琦在企业做科研不用担心会偏离实际——国企科研直接面向生产,能提供一线数据供参考,这些数据通常不会对外公布。而且国企资金充裕,任奇不用像在高校工作的同学一样绞尽脑汁申请科研经费——企业可以给他提供几百万的科研经费。
但任琪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年龄。本科毕业后,任琦因为成绩优异,被推荐为我校直属博士生。与三年读完硕士再去读博士的学生相比,27岁拿到博士学位的任琦有很大的年龄优势。尽管如此,任奇进入国企后,还是不好意思地发现自己是个“大龄新人”。任奇冷静地分析了自己的情况:“如果你在企业发展,博士只适合走技术路线,如果走行政路线,可能就来不及了。」
但任奇也意识到,在模仿公务员制度运行的国企中,几乎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行政权力上。这意味着如果他达不到一定的行政职位,对做科研是不利的。相比之下,更具活力的民营企业成为部分博士毕业生的新选择。在清华大学重点用人单位名单上,华为连续三年“收获”最多的清华博士。今年5月,华为海思发布全球招聘公告,博士研究生招聘岗位多达31个。近日,华为向应届博士毕业生开出百万年薪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图片来源:新闻图
近两年,腾讯、阿里巴巴等“新兴力量”也出现在上述重点用工单位名单中。而上述企业招聘的博士生,一般仅限于计算机、应用数学、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等近年来的热门领域。在网络论坛上,权衡公司和大学之间工作的咨询帖也多了起来。显然,不是所有人都买私企的账。有人直言,华为跟985高校的助理教授比起来“就是多一点钱”。
此外,很多博士毕业生选择去党政机关工作——去年福建省委组织部一举从清华招了30名博士毕业生,仅次于华为的31。从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不难发现博士生就业多元化的趋势。近五年来,签订三方就业合同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生中,在高校、科研院所工作的比例下降,而在国企、私企工作的比例明显上升。
这背后是学术圈严峻的就业形势:博士帽数量逐年增加,但学术岗位数量相对稳定。早在几年前,博士就业问题就已经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引起重视。对上述国家博士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传统学术部门博士就业比例在下降,科技神户人文社科下降更为明显。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告诉记者,以美国为例,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博士毕业生在学术界就业的比例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80%下降到90年代末的47%。虽然人文社科类博士毕业生仍主要在学术界就业,但比例有所下降——人文学科下降10.7%,社会科学下降65448%。
在供大于求的形势下,“非学术职业”成为博士毕业生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教授马震认识的博士生,有的在高校当老师,有的在企业,有的在中学当老师。马震认为这些情况是理所当然的:“情况就是这样。高校没有那么多工作,高校的‘青椒’是苦的。如果特别喜欢做学术,可以留在高校;想赚钱,可以进企业。」
马震认为,不同大学、不同学科之间差异很大,笼统地谈博士生就业情况太笼统。他说:“在一些高校,博士生人数在扩大,人多了,科研基础不太好,所以(博士毕业生)可能有些冷门。通过观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求职情况,马震发现,硕士生往往花大量时间实习,而博士生找工作更容易,只需投简历,花一点时间面试。
在一些招聘人员看来,博士学位本身就有足够的分量。马震的一个博士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对方对这位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信任:“能拿到博士学位的,至少不傻,有专业能力。马震认为:“机会永远属于强者。」
学术圈之外的博士是什么?
早在2011,《自然》就已经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直指博士生产过剩现象。其中一篇文章认为,博士学位的快速扩张是由科研项目需求驱动的,没有充分考虑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容量。近年来,我国博士招生规模连年扩大。去年录取博士生9.55万人,人数再创新高。博士的帽子很多,甚至一些不指向学术生产的工作都明确要求博士学历。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要求应聘者具有博士学位。以前这个岗位主要面向本科或硕士毕业生。
1979,美国学者兰德尔?柯林斯在《文凭社会》一书中描述了“文凭膨胀”现象。他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学位,工作岗位对教育水平的需求也在上升。当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某种教育文凭或学位时,它的价值就会降低。”但与此同时,中国也存在一个矛盾。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青提到了几个数字:企业是中国研发支出最大的部门。2017年,各类企业研发支出占全国总额的77.6%,但企业研究与实验开发(R & amp;d)不到65,438+0%的员工拥有博士学位。此外,除了研究型大学,我国高校拥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其实并不高。2017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只有24.4%具有博士学位。
就博士“生产”的传统目标——培养学术接班人而言,博士生数量可能过大,但中国高校仍有较大需求空间;如果换个角度看,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和产业革命,需要大量人才。“高层次人才越多越好。”他认为,如果考虑到企业的需求,目前的博士人才还是不足的。
在高等教育更加发达的美国,未来的轮廓开始显现:今年3月,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报告称,受雇于私人部门的博士毕业生比例(42%)首次接近教育机构(43%)。这被视为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点。在读博之前,张天去了行业。面对几份录取通知书,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所位于美国东海岸的州立大学。在业内“大牛”手下工作三年后,张天开始通过学校和学院组织的讲座接触行业。
张天的博士兄弟姐妹大多去工业界工作,有的去美国做企业相关的研究。今年夏天,张天申请了波士顿一家公司的实习。她以为公司里的研发工作比较简单,博士期间学的知识可能都不需要。但是当她开始工作的时候,她发现公司在开发很多新产品,她面临很多未知。
和张天读博时做的项目相比,公司里的项目难度不大,但也有一些挑战。在这里,她的研究可以在短时间内看到答案,“正反馈来得很快”,让她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白费”。相比之下,读博就像在茫茫沙漠中独自行走。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看到绿洲,也不知道前方有没有绿洲。
“在学校做实验需要不断地试错。张伟说。而在公司做研究,容错率比较低。在青做研究的时候,有企业主向他抱怨:有些博士毕业生来企业工作后,仍然延续着学术研究的思路,只是企业更注重研究的效率和时效性。
清松石认为:到企业工作,博士生需要了解企业文化和商业环境,比如更注重经济效益;但在博士培养过程中,学术能力仍应是核心,此外还可以注重通用能力的培养,如沟通能力、跨学科合作能力等。在英国,有一种产学研结合培养博士的现象:如果企业需要某个领域的人才,就会和擅长这个领域的大学联合培养。所以博士培养阶段就有企业参与,博士生带着研究课题读博。
作为大结构中的个体,博士生能做的可能就是早点规划未来。作为导师,马震曾邀请某知名企业HR为学员讲授职业规范、职业道德、求职、面试技巧等内容。
他认为:“导师在学生求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需要的时候,马震会给他们介绍工作机会,亲自写推荐信等等。平时,马震经常和学生“因势利导”,比如提醒他们要学会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企业短暂的工作经历使林飞重新审视他所学的东西。在企业工作时,林飞总会感到不安:“社会认可我的专业吗?”」
他决定,即使以后去了高校工作,也不能只写论文,“否则学的东西对社会没用。”他问自己,“想想吧。我们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你想要什么?林飞的结论是:“研究要接地气,学术才有生命力。(应受访者要求,孟茜、林飞、任琦、张天为化名)
文章来源:冰点周刊封面来源:站酷罗海Plus
话题:博士项目,博士就业,大龄新人,数学,文科,物理,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ature,华为,计算机科学,阿里巴巴,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