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观古道简介
梅关古道位于梅岭之巅,距广东省南雄市约30公里。据传说,梅岭是以南迁的越南人民领袖梅娟的名字命名的。
战国时期,中原饱受战乱摧残,大批越南人迁居岭南。其中一人由梅丝率领,翻山越岭来到大玉岭,被岭南风光所吸引,在梅岭一带扎营。他们发扬了勇敢、顽强、勤劳、顽强的越南民族传统,努力使这一地区迅速繁荣起来。因为梅丝是最先带队的拓荒者,后来又因破秦有功被王祥授予十万户称号,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带称为梅岭。梅岭在岭南经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越人发展至今,梅岭成为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也逐渐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
梅岭是古战场,是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多次战斗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游击战争三年,临危不惧用《壮志凌云》写出了《梅岭三章》,使梅岭更加声名远扬。
梅岭得名的另一种说法是梅树多,故称梅岭。梅岭的梅树遍布岭南岭北。每到冬天,梅花盛开,漫山遍野,成为梅花的天下。“榆陵寒梅”是中国历史上四大著名的探梅景点之一。梅岭的梅花有两个特点:一是根据《南雄县志》记载,“玉岭梅花与江南略有不同,花颇似红唇桃,有的是纯红。种下后田埂上有许多白人。”其次,由于岭南岭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出现了南支先开,北支后放的奇特景象,界限分明。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到梅岭赏梅花,写下一首诗:“梅花开尽,行人倦不来。不趁青梅尝玉岭寒梅煮酒,看红雨熟黄梅。”他从岭上梅花到古行人,从梅花开放到梅花落花熟,描写得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