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海归比国内本科毕业生更难找工作?

为什么海归比国内本科毕业生更难找工作?

4月11日,有一个王羽佳,毕业于巴斯大学会计金融专业。结果她找了一年的工作,没找到,报了职业也没找到。但她的说法值得研究。她说她和同学基本都找不到工作,她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因为巴斯大学绝不是文凭作坊,会计和金融也是热门专业。其实这个问题就像潘多拉的盒子,没有人愿意打开或者有足够的水平打开。因为我从事管理咨询多年,也采访过无数海归,可能有资格把这个问题讲透彻,希望对同学和家长有所帮助。

我们不讨论靠关系进入政府或国企的人,因为这些人只需要那张文凭。大部分海归毕业后都会进入企业,尤其是私企和外资企业。那么这些企业的HR们看到你的简历或者面试,会因为你是海归而想到什么呢?

第一,因为你是自费留学,所以意味着你的家庭可能比较富裕,即使不是官二代或者富二代,你的家庭也应该不错。HR普遍认为家境富裕的人一般都不能吃苦,不够努力,尤其是对公司的激励机制不敏感。对于家境不好或者经济压力大的人来说,会为了钱而努力,但是对于家境富裕的人来说,500元的业绩提升远远不够买一个高档包,所以没有激励作用。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找一个珍惜这份工作的人肯定比找一个不在乎有没有这份工作的人划算。所以“新鲜”的海归和国内本科毕业生更有优势。

第二,如果你是海归,意味着你的稳定性会变差。当然,这是应届毕业生面临的普遍问题。但是,海归更不稳定。因为你的同学更有钱,有更多的社会关系,他们可能会发展得更好。人因为对比而不稳定,所以当你的海归相处的很好的时候,你对自己的工作就无法安心,更容易跳槽。

第三,因为你是海归,所以意味着你可能会遇到麻烦,尤其是对于本科留学的学生。中国的商业环境是灰色的,没有绝对的非黑即白,也没有真正的法治社会。事实上,90%的外资企业在中国亏损严重,主要是因为外国人不能牺牲自己的道德底线来迎合中国灰色的商业环境。而留学过的人,接受西方教育后更容易成为“愤青”,无法在“土鳖”那样的灰色环境中自由生活。因为海归“位高权重”,面对一些问题,比如劳资纠纷,更容易将其诉诸法律或仲裁,给企业造成更大的麻烦。所以即使要招没有工作经验的,找个国内本科毕业的也比较方便。

企业上面的想法和联想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多年经验教训反复强化的结果。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英语叫刻板印象),很难打破。当然,以上考虑都是基于一个考虑,那就是“新鲜”海归的水平和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生差不多。但如果“新鲜”海归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新鲜”海归还是更有优势的。但事实不是这样的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英语水平。我面试过无数“新鲜”的海归,英语水平很低,尤其是英语写作水平。现在,中国有更多的人出国留学,尤其是会计或金融专业的学生。他们一出国,就和中国人混在一起。结果他们毕业的时候英语水平更差。如果你是海归,面试官会期望你的英语水平更高。导致“新鲜”海归的英语不如“土鳖”。就像如果我面试一个有3年以上国外咨询经验的人,我会问一些非常专业的问题,但如果是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哪怕是同样的问题,我的期望值也会低很多。所以如果你是海归,但是你的英语达不到海归的预期英语水平,你肯定会比国内重点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更难找到工作。

其次,再来看专业问题。工作多年的人都知道,读本科还是硕士其实并不重要(除了一些非常专业的内容,比如技术类专业,研究类专业等。).事实上,无论是“应届”海归,还是国内应届毕业生,都要在工作实践中重新学习。以王羽佳为例。虽然她在英国学的是会计和金融,但实际上中国的会计实务和制度与英国有很大不同。相对来说,国内重点大学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可能更容易入门。所以从专业上来说,王羽佳一点优势都没有。目前大部分学生出国读商科专业,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回国一点优势都没有。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王羽佳找不到工作是正常的,并不存在对海归的社会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