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簸箕”?
龚宇宜山有句话叫“簸箕运渤海底”。课本上注明:“簸箕,一种用竹子或柳条制成的器具,意为用簸箕放土石”。笔记不够准确,容易造成歧义。在现代汉语中,“簸箕”有两个意思。(2)用来扬谷的器具。第一个意思北方常见,第二个意思南方常见。畚箕兼有北方的填装和簸扬功能,用途广泛;然而,在南方,我们只能扬谷或晒干谷物。至于拿东西,我们有一个特殊的器具——簸箕。可见簸箕指的是不同的物体,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含义。这就是南方学生看不懂课本上的笔记的原因。《列子》成书于战国时期。先秦时期,除少数双音词有双音和叠韵外,绝大多数古汉语词都是单音节的。“簸箕”可是两个意思相同的词。“戟”是一种用竹条编织而成的工具。“扇”是用蒲草编织而成的工具。起初,这两个词可能在不同的地区传播。后来,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密切,“姬”逐渐取代“范”,成为一个通称。但在某些方言中,“范”636700(共1页)【继续阅读本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