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乡愁为何日益凸显,成为我国社会的一个公共命题。
《乡愁》保留了文化碎片。
“乡愁”代表“深深思念故乡的悲伤心情”。我们最熟悉的余光中的《乡愁》,写的是对故国过于强烈的“乡愁”。瑞典汉学家马悦然写的另一篇乡愁,除了来自亲人、自然、过往的人生经历,更有韵味,渗透着他几十年来对中国文化的探索与追求,这就是马悦然的文化乡愁。
半年前,我买了一本书《怀念北京——找回昨天的世界》。从1984到2006年,作者沈继光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拍摄了5000多张照片。该书精选420幅作品,利用画面直观真实的记录和文字诉诸思考的功能,展现正在消失的老城区——从宫殿、宫媛学派的废墟,到普通的民居、胡同院落;从门钹和柱子,商店和山墙,到摇炕垫和磨石头的农具...配有详细的文字描述和图片背后的故事。可悲的是,许多照片拍摄的地方现在已经被夷为平地。
该书出版后,无论是文化专家还是普通读者,都对作者“坚持为文化留下尊严的碎片”给予了高度评价。“沈继光借助相机的镜头,阅读了一座正在消失的大城市,捕捉到了它在夕阳余晖中的荒凉姿态,传达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变迁,还有所谓的历史和时间流逝的消息,而这种动荡和循环留存在‘物’中,也就是。
破坏古建筑的结果,一方面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只剩下肉体;一方面,它是荒谬和虚假的。经过这样一种粗制滥造的“创造”,历史文化失去了庄严感、神圣感、沉重感,甚至基本的美感。怎样才能感知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果我们在历史悠久的城市建筑和城市文明中只留下一堆“碎片”,我们的文化就只会徒然有“乡愁”...
乡愁是一个哲学命题。
《乡愁与良心》是文学翻译家林的散文集。“小小的山沟,让我永远有了想家的感觉,就是对家乡的一草一木的期待、珍惜和怀念。”父母的艰苦生活,与父母的分离,个人的漂泊,家乡的事情,都成为他乡愁的投射。那么,什么是“乡愁”呢?作者的理解是,“‘一段耗尽的爱情,你要慢慢回报!’“那应该是我们心中最坚硬最柔软,最沉重最空灵,最庄严最普通的情感。乡愁是其他一切情感的基石和酵母,孕育出同情、善良和爱,孕育出文学的情怀和美好。而它的理性结晶,我以为是良心。这种“乡愁”的感觉促使他去观察和思考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虽然我们把“乡愁”视为一种文化心理和时代精神,但从本质上来说,“乡愁”首先是一个哲学上的文化命题。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乡愁》以自传体体裁描述了佩特从少年到青年的诸多经历和精神流浪——情感道路上的坎坷、挣扎、朋友溺水的打击、生活中遇到的孤独和寂寞、家人的召唤和羁绊、对自然的向往,进而寻求真正的灵魂故乡而获得的“精神故乡”。
有作家曾经说过,我们每个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心灵,都要有自己的故乡。故乡不仅是他生命的发源地,也是他精神生活的根基。如果失去了家,他会像浮萍一样焦虑。所以,一定要追求,找到这个家。这种被追捧的灵魂的灼痛,就是典型的“乡愁”。因此,黑塞《乡愁》中的这种精神和心灵主题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和哲学思考的氛围。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存在与超越》中写道:当代世界正面临着历史连续性断裂的危险,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把握古建筑、古村落、古文化风貌等文物形式的历史记忆,为养育我们现代人寻找生命之源。作家冯骥才说:“乡愁的载体是历史传承”。如果古建筑、古村落、古文化等文物被破坏、消失、湮灭,那么历史的断裂就会成为事实,我们就会毁灭自己,文化世界和精神世界就会变得贫瘠...
“乡愁”就是“无法融入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
乡愁作为一种精神景观,一般存在于那些在异地漂泊的人心中。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乡愁又多了一种“正在变得陌生的故乡”的失落心态。可以说,乡愁中有一种无奈,“融入不了的城,回不了的乡”是当前城市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叶一剑的《乡愁中的中国》是基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思考。其中,乡村和乡愁的消失,城市人的陌生感和无归属感,可以说是作者感受最深、最痛苦的内容。“我每年都会不止一次回到家乡,但是这么多年每次回到家乡,我总能感受到越来越熟悉的陌生,这和我思想的变化有关,同时也更和家乡的变化有关。中国广大的农村,包括我的家乡,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重建。中国的农村发展正处于历史的关键时期。我的担心是,如果我们能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狂奔,我们可能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如果我们被引向错误的方向,那么也许那将是每个故乡的黄昏,最终成为一个城市国家的最后一抹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