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最近的内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升温?

这个问题很复杂。除了缅甸人民内部的矛盾,剩下的就是大国博弈。(引用国际问题专家的分析-)

1:讲解缅甸内战;

近期,缅北战事在中国省德宏州、保山市、怒江州、临沧等地之外愈演愈烈。有些战场距离我国边境只有几十公里,周边国家的和平稳定也会影响我国边境地区的和平。因此,缅北战事也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截至2015年2月4日,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德昂族解放军的战事全面升级,战火蔓延至缅甸古都、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缅甸政府军和陆军几乎一半的兵力已经投入缅北战场,其精锐部队包括第33师和第66师全部投入战斗。

在刚刚与德昂族解放军在古墨、孟密、瑙秋、皎脉、墨美等地区爆发的大规模武装冲突中,缅甸政府军参战的有:明布驻军第88营、曼德勒驻军第95营和墨美驻军机动第223营。

到目前为止,双方的交火仍在继续。

在克钦邦的密支那、巴莫、帕敢等地,以及邦赛、曼岗、达蒙温、南帕嘎等掸邦,其他武装冲突仍在持续。

目前,缅甸政府军、克钦独立军和德昂民族解放军在缅北地区的激烈武装对抗和交火仍在继续,并有扩大和蔓延的趋势。武装冲突还没有减缓和停止的迹象。

中国和缅甸有20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中缅边境南部全在云南,北部在西藏。

自缅甸独立以来,缅甸政府与少数民族的矛盾从未真正调和过。

其实所谓缅北战争由来已久。如果你对缅甸国情没有一定的了解,光看新闻是搞不清楚缅北战事到底是怎么回事的。追根溯源,必须回到缅甸的民族问题。

有朋友在媒体上看到关于缅北战事的报道,最近几天不止一次被问到缅北战事。但大部分朋友可能并不了解缅甸民族矛盾的来龙去脉,所以现将朱祥辉先生一篇介绍缅甸民族矛盾的文章整理如下。

看完这篇文章,你可能对缅北战事的由来和起因有所了解。

缅甸政府军和克钦60年的宿怨。

——作者:朱湘辉

由于地理原因和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步,缅族与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程度存在民族矛盾和较深隔阂。

缅甸政府与各少数民族武装的战争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少数民族武装(国内俗称民间军事力量)的数量也很少。民间军事力量与缅甸政府的激烈对抗,不仅在东南亚,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缅甸少数民族与缅甸政府的冲突有其深刻的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要了解这一切,有必要追溯到缅甸独立前甚至更久的历史。

2.温度升高的原因:

简单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殖民时期:种下诅咒

缅甸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共同繁衍生息,相互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关系。

缅甸人民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从11世纪到19世纪,建立了蒲甘、东裕、公邦三个封建王朝。

孟、掸、若开等少数民族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或曾经统治过缅甸。

由于地理原因和缅甸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步,缅甸与少数民族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不同程度地演变为民族矛盾,且差距越来越大。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只是由中央政府进行形式上的统治,但当中央政府出现危机时,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就会反抗缅甸统治,积极寻求摆脱缅甸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19世纪,英国通过三次英缅战争建立了对缅甸的殖民统治。

为了维持殖民统治,英国殖民者制定了“分而治之”的政策,在缅甸人聚居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并相继启动了一系列行政和司法制度改革。

1942年日本入侵缅甸,取代了英国在缅甸的殖民统治,也埋下了民族矛盾的祸根。

二战初期,被称为“缅甸联邦之父”的昂山将军选择与日军合作,试图借助外部力量谋求缅甸独立,而克钦、克伦、印度则选择效忠英国。

在随后的战争中,50万印度人被迫离开缅甸,同时克伦族与昂山领导的缅甸独立军的冲突也造成1800克伦族人死亡。

虽然昂山努力加强民族关系的和解,但缅甸人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不信任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二战结束后,昂山将军来到缅北,说服掸族、钦族和克伦族共同建国。

1947年9月24日,各民族经过利益角逐和平衡,共同制定了《缅甸联邦宪法》。

宪法规定各民族上层阶级被赋予很大的权利,包括保留各民族的世袭特权。还规定掸邦和克耶邦可以在10年后通过投票决定是否继续留在联邦。

但是1947的宪法没能最终解决卡伦问题。

第二,吴努时期: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缅甸独立后,以吴努为首的自由联盟上台。

缅甸中央政府开始试图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实现国家统一,并采取措施限制、削弱和剥夺缅甸独立前许诺给少数民族精英的特权。

中央拒绝兑现1947宪法赋予掸邦和克耶邦通过公民自决选择是否脱离联邦的权利,同时在各民族中推行佛教、推广缅语、穿缅服等措施,为各民族统一缅甸。

然后1961缅甸联邦议会通过了宪法第三修正案,激起了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情绪。

1949至65438+10月,克伦族为谋求民族独立,正式脱离缅甸中央政府,开始了克伦族与缅甸政府旷日持久的武装冲突。

战火迅速蔓延,点燃了其他少数民族争取独立或寻求更大自治的热情。曾经,缅甸战火四起,大大小小的战争此起彼伏,硝烟弥漫。

在克伦联盟的支持下,以雷为首的克伦民族武装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民族独立,建立克伦邦。

在掸邦,由于上层失去了传统特权,而缅甸政府军以追击国民党残余势力为由进入掸邦,引发了当地掸邦民众的不满,最终形成了武装对抗。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纷纷揭竿而起。虽然他们的诉求不同,但有的是争取更大的自治权,有的是独立建立自己的民族自治国家,反对缅甸政府干涉少数民族内部事务。虽然他们的政治诉求多种多样,但都是为了反对联邦政府。

在此期间,缅甸的民族矛盾被彻底激化,武装对抗一直持续并延续至今。

三、奈文时期:压抑与反抗

1962年3月2日,在缅甸民族问题日益严重的形势下,缅甸国防军总司令奈温将军领导的军事集团发动军事政变,接管国家政权,组建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行使国家行政权和立法权。

军事政变后,吴奈温立即宣布中止1947号宪法,并解散了联邦议会和地方议会。

在民族政策方面,吴奈温监禁了掸邦和克耶邦的许多领导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高级领导人,并加强了对民族武装的军事打击,企图减少或消除民族自治。

吴奈温政府还采取了“以夷制夷”的策略,以允许贩毒为条件,要求地方自卫队效忠缅甸政府,并协助缅甸政府打击其他民族武装。

奈文政府迷信军事征服。在政府军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少数民族的武装力量也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据不完全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末,缅甸有克伦、掸、克钦、开、孟、若开、博瓯、崩龙、拉祜、佤等29个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总人数达4万多人。

在吴奈温政府时期,最强大的反政府武装之一是缅甸共产党的人民军。在鼎盛时期,缅甸共产党人民军总兵力一度达到1.5万人,士兵多来自少数民族,主要是佤族。

年温政府越是采取高压政策,缅甸中央政府和少数民族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就越尖锐。

在奈温执政的20多年间,民族武装冲突一直是缅甸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为缅甸中央政府与各少数民族武装之间的连年战争严重阻碍甚至倒退了缅甸的社会经济发展。

四、新军政府时期:国中有国。

经过长期的经济萧条,缅甸生活物资严重匮乏,社会矛盾加剧。

65438年3月至0988年3月,缅甸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在反政府运动的压力下,吴奈温辞职,但后来上台的* * *仍未能控制国内局势。

1988 9月18日,以总参谋长兼国防部长苏貌将军为首的高级军官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对缅甸实行军事控制。

新军政府对少数民族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和改革,改变了过去主要依靠军事镇压和政治权力的做法,转而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采取了一系列软硬结合的战术。

1989以来,新军政府先后与4支脱离缅共的少数民族武装举行和谈,达成停火协议。

对于仍然支持反政府武装的少数民族地区,军政府继承了奈温时期“站稳脚跟、清场”的策略,强行将少数民族民众驱赶到政府指定的居民区,换言之,强行将少数民族民众迁入政府控制区居住,以此切断少数民族武装与当地民众的联系。

军政府的少数民族政策效果明显。通过新军政府的一系列行动,截至上世纪末,共有17支少数民族武装与新军政府签署了和平或停火协议。由此,与新军政府签署协议的少数民族武装控制区在形式上成为“特别行政区”,缅甸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武装长达50多年的对抗关系开始逐渐缓和。

虽然停火协议和特区自治模式给缅甸带来了20年的相对和平,缅甸经济也在此期间有所恢复,但形成了“国中之国”的尴尬割据局面。事实上,缅甸未能实现真正的统一,也没有真正解决缅甸的民族矛盾。

为在2010大选前彻底解决少数民族问题,为未来民选政府掌权铺路,2008年4月,新军政府开始与克钦独立军、掸邦军、佤邦联合军等少数民族武装谈判,要求他们将自己的部队改编为边防部队,将政府军官置于双重领导之下,但炮筒是缅北民间武装(简称缅少数民族武装)。

2009年8月,新军政府对果敢特区发动军事进攻,驱逐彭家声政权,扶植顺从中央政府的白所成,继续向佤邦特区和克钦邦特区增兵。

在新军政府的压力下,克钦新民主军(丁,原缅甸共产党101军区)、克伦邦少数民族人民解放阵线等部分民间武装逐渐接受政府整编,但新军政府与佤联军、克钦独立军、掸邦东联军的谈判陷入僵局。

动词 (verb的缩写)登盛时期:推动和平进程

2010 165438+10月7日,缅甸举行了20年来的首次大选,但第二天,民主克伦佛教军第五旅与政府军在泰缅边境的妙瓦地地区爆发了军事冲突。

2011上半年,掸邦、若开邦、克伦邦、克耶邦、克钦邦等武装力量较多的地方基本开始处于战争状态,战争一触即发。

佤邦联合军、山东民主同盟军等武装没有与政府军发生大规模对抗,但双方也断绝了政治关系和对话,此后一直与政府军对抗。

2011,12少数民族武装在泰国清迈成立联合民族联邦委员会,开始联合对抗中央政府。

2011下半年,新政府发出了与民间和军方和解的信息。8月2011日,吴登盛发布了与缅甸少数民族建立和平的宣言,邀请民间和军事力量进行停战谈判。

佤邦联合军和掸邦东部联合军在掸邦东部京东与缅甸政府举行会谈,会后签署了初步和平协议。

截至2012年底,包括钦民族阵线、南掸邦军、克伦民族联盟在内的10支民族武装与缅甸政府达成停火协议或和平协议。

然而矛盾的是,一方面缅甸政府与主要民间武装举行和谈或达成停火和平协议,另一方面与克钦独立军的冲突愈演愈烈。自2011年6月9日以来,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发生多次大规模武装冲突,造成缅北整个局势严重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