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主要作品

中国作品

《中级微观经济学》(主编),200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增长的竞争: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与周濂合编),2008年,上海格致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民营企业的转型、治理与演进》,2006年,复旦大学出版社。

《了解中国经济》,2006年,中国发展出版社。

《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高级微观经济学》(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中国的组织、体制和经济改革(2004)

中国的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2005)

中国产业改革与经济增长,65438+2003年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三联书店。

经济学内外全书,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1版。

《高级微观经济学》(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1版。

谈企业家精神金融制度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版。

走近经济学,北京三联书店,2001版。

《市场的微观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0。

《协调博弈:互补性与宏观经济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合作团队经济学:文献综述,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比较经济模型:计划与市场的经济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经济改革回顾与分析》,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经济、社会与文化:张军经济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译),林雪出版社,1998。

双轨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1978-1992,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微观经济学(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版,2000年新版。

中国转轨经济概论,立信出版社,1996。

特权与偏好的经济分析,立信出版社,1995。

《现代公司理论与经验》,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大众选择》(已译),上海三联书店,1993。

现代产权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1版。

法律与经济学(主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版。

《西方宏观经济学导论》(已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版。

中国代表性论文

《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变化研究:1978-2005》(与陈士毅合编),《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中国三十年:经济改革3与增长模式》,《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期。

“为什么中国地方官员要改善基础设施?”(与王士磊合作),《经济季刊》,2007年6月5日至38日+10月(第7卷第2期)。

“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经济学季刊》,2007年6月5438+00期(Vol.7,No.1)。

“官员任期限制、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与高远合作),《经济研究》,第11期,2007年。

“为什么中国有好的基础设施?”(与高远合作),《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第一篇。

“中国金融深化与生产率关系的再考察:1978-2001”(与于今合作),《经济研究》,第11期,2005年。

“国际资本存量在中国的再估计”(与吴桂英等合编),《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

“权力、企业绩效与国有企业改革”(与王琦合编),《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中国的产业改革与效率变化:方法、数据、文献和已有的结论”(与陈士毅合作),《经济季刊》,第10期,2003年。

“市场结构、成本差异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过程”(与罗昌源等合作)。)是《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第一篇文章。

“中国资本存量的另一种测算方法”(与张远合作),《经济研究》,2003年第7期。

“改革以来中国的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新发现与解释”,《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第一篇。

《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对中国经济增长下滑的一种解释》,2002年,《经济学季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第2卷,第1期。

“信息产品共享的经济模式”(与蒋·)合作),《经济季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第2卷第2期..

《中国国有行业利润率变化格局:1980-1997,2001》,《经济研究》第3期..

“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改革的经济学分析”(与曲锋合作),《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

“中国制造业利润率的决定:来自人口普查的证据”(与村上直树等合作)。),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冬季号。

《转轨国家的初始条件、改革速度与经济增长》(与哈拉根合作),1999,《经济研究》,第10期。

“中国国有工业的需求、规模效应和损失:工业组织方法”,1998,《经济研究》第6期..

《改革的起点与路径:一个可行的模拟》(与哈拉根合作),1996,《经济研究》第1期,第一篇。

“苏联的增长方式:一个总结”(与韩合编),1996,《经济研究》第8期..

《社会主义政府与企业:从退出角度的分析》,1994,《经济研究》第9期。

“中央计划经济下的产权理论与制度变迁”,1993,《经济研究》第5期..

《寻找短缺的制度原因》,1991,《经济研究》第12期。

《产权结构、所有制与社会主义企业制度》,1989,《经济研究》第8期..

《改革后中国农村改革产品的供给:理论与实证研究》,1998,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过渡经济学:我们知道什么?",1998,社科战线,5号..

《转轨经济中的过度进入——重复建设的经济学分析》,1998,《复旦学报》,第1期。

“改革后中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部门:温州案例”,1997,《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第20卷(秋季)。

“转轨经济学:理论回顾与争论”,1997,《上海经济研究》第4期..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化》,1996,《改革》第5期..

“为什么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成功的?”,1996,《经济学人》,第3期..

“关系:初步经济分析”,1995,《世界经济论文》,第6期。

《信息成本、有限理性与计划的缩减:中国计划经济结构的一个假说》,1992,《经济发展研究》第3期。

“国有企业货币激励:理论与实证研究”,1991,《上海经济研究》第6期..

《企业制度的理论模型》,1991,《世界经济论文》,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