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阅读指导法
一位老师教《狼牙山五壮士》是这样的:解放军某连每天早起点名时,连长喊:“马宝玉!”没人回答;“葛长林!”仍然没有人回答;“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仍未得到答复。直到第六个士兵的名字,我才听到“到达”。为什么前五名士兵没有“到达”?他们去哪里了?既然他们不应该“到”,为什么连长天天叫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是死在狼牙山的五壮士!(板书)然后老师让学生读课文,比较谁能完整地讲故事。同学们在比赛的氛围中产生了兴趣,自主阅读,很快就理解了故事,感受到了人物的风格。阅读指导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独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头脑中进行复杂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日益增长的意识需求与他们的意识水平之间的内在矛盾在不断涌现——解决——再现——解决。因此,阅读指导课程的设计应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累积发展层次,让学生在最佳阅读心情下不断产生探究的动力,一步步思考课文的内容和思想。这是一个反馈系统。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时,必然有反馈信息作用于教师。小学生思想感情、兴趣欲望、心理因素的不稳定性,以及各自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不平衡,决定了这些反馈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正确引导,巧妙指出保持学生阅读心理畅通的途径。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困难。比如,在读《飞越泸定桥》这一课时,学生对文中的比喻句不太了解,认为“荡秋千不是好玩的游戏吗?”显然,这没有考虑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摇摆”。老师可以这样解释:这里的秋千是什么意思?(十三根铁索悬在空中)这里荡秋千有什么危险?这里的“荡秋千”是什么意思?在老师有序有序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开阔了,终于理解了这句话。三、评价引导——培养思维品质。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程度和深度、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它们限制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质量。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应随时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进行评价和指导。评价和指导应根据教材特点揭示学习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