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玺简历
理想终究是理想,不知道以后会走什么路。绝望的时候,我写过一段话:当别人的梦想已经被扼杀,我还有一丝狂热的眷恋。当我带着荣耀和梦想离开时,我希望有一天能回来。做决定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我必须接受自己的现实,努力在残酷中保持睿智的头脑和清醒的决断。如果我们是一群戴着脚镣跳舞的人,就要努力跳出最美的姿势!
首先,对新闻业的看法
记得一个实习回来的学姐给我们做实习报告时说:实习彻底粉碎了我的新闻理想。我当时大一,那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是在南方周末实习的近半年时间里,我是绝对没有印象的。
这里的大多数记者都非常敬业。他们对新闻孜孜不倦的追求令人钦佩。他们对每个题目都尽力做到完美;对于每一个受访者,他们都试图挖掘更多的细节和关系;他们试图核实每份报告的细节。
曾经有记者告诉我,新闻工作是了解社会最方便、最迅速、最全面的职业。我还想补充一点,新闻是少数能给人荣誉感和自豪感的职业。在这里,我真的觉得新闻是一个值得我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从职业到事业,新闻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深思、奋斗、挑战。每次任务成功后,挑战者的满足感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
带我的记者对我说:要把新闻放在生命的高度。也许以后结婚的话,不要去想房子车子之类的物质,会制造更好的新闻。当然,他不是说要放弃正常的生活,而是一定要全心全意做新闻。他指出我的缺点之一是对新闻不够关注。
可能很多人已经觉得记者只是一个谋生的职业,我可以把她当成一个可以为之奋斗一辈子的职业。新闻有价值,做新闻的人也有价值。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新闻更重要,在舆论中留下你的名字。目前最吸引人眼球的恐怕就是时政记者了,比如通过网络和南方周末成长起来的林楚芳。这是一个很难做,也很难做好的领域,但也是一个很有前景的神奇领域。
第二,对新闻的感知
虽然我学的是广播电视新闻,但对报纸的执着似乎一直主导着我。我喜欢开车(本文来自第一模特网,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文字的感觉,虽然电视剪辑也是一个需要动脑的工作,但是仅仅在学校的几次实习总让我觉得枯燥多于乐趣。我喜欢写作,我直奔北京的目的是想找一个足够好的平面媒体来锻炼和满足我。
很幸运在北京遇到了一圈好人,找到了一份好报纸。享受新闻是有趣的。
新闻要有价值,做新闻要真实、客观、快捷。我实习前对新闻的了解就这些。实习结束时,我对这些基本点印象最深。
当我刚到报社时,带我去的记者吴晨光让我写一份简历,并简要写下我对《南方周末》的看法。那时我被逼到了绝路。当然,我只是在着急的时候才挑了好词。写完后,记者给我更正了。一方面,他纠正了一些“夸张”的话;另一方面,他为我改变了语言,让我明白如何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更多的信息和最充分的意义。然后发给广州的新闻部主任。
他训练我的另一种方式是规定我每周找一两个话题,写下新闻的价值,培养新闻敏感度。虽然这种方式上报给编辑的个别题目从来没有被采纳过(这和南方周末的制度有关系),但是对于新手来说确实是很好的锻炼。不幸的是,由于懒惰,我做得很糟糕。
《南方周末》的操作一般是编辑告诉记者周四周五选一个题目,截稿时间是下周二下午。报道紧急事件的截止日期或由于对被采访者的审查,有时可以推迟到星期三中午。周三是编辑们汇集稿件的时间。在北京,该报于周四上午与读者见面,网络版也已推出。
北京记者站的主要工作人员是十几名记者和两三名编辑。接到题目后,记者让我在网上搜集所有关于这篇报道的有用信息。收集信息的过程是一个初步的把握话题的过程,同时也锻炼了新手判断新闻价值的初步方式。刚开始只是把网上的报道都搜了一遍发给记者,没有任何重点。但是慢慢的,我知道什么是基本信息,以前的报道提出的比较好的想法是什么,哪些可以进一步挖掘,哪些应该用红色标注,哪些应该用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一开始,我能做的就是帮助记者收集信息,整理采访录音或笔记。有一段时间,我甚至以为,在这如山般的报纸里,我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就算是我组织面试录音,我也是很机械的。我总是把面试机器里的声音都整理出来,没有任何侧重。但是我们要真正了解哪些记录是有用的,有多大的用处,这样才能省去自己的麻烦,对别人或者自己以后的工作都有好处。
还好别人给了我很多机会独立设计面试问题,承担一些相当重要的面试。更夸张的是,有一次我做了一篇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稿子,接触了一位国家行政学院的教授。他说我下午有时间让我去。虽然当时看了一些资料,但是事业单位改革还是比较乱的。记者轻轻的说了一句“那走吧”,我只好硬着头皮去找那个连出租车司机。
在好报纸里,呆的时间越长,收获越多。后来能完全独立操作题目,我觉得很满足。我是一个不会说“不”的人,因为我觉得你实习的时候没有资格对记者或者面试者说“不”。别人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不写稿子去参加新闻发布会也是一种体验;在世界各地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也是一种体验;冒充另一家报纸的记者来确定一条新闻的真假是一种体验;我几乎从未关心过的食物政策终于成了一种体验;为它通宵写作也是一种体验;中国阿富汗工人遇害事件发生后,我正好电话采访中国驻阿富汗大使孙玉玺,但刚说几句就挂了,被记者骂了一顿,也是一次经历...
好消息需要有光环的人来做,更需要勤奋的人来做。真遗憾,在北京的五个月里,我还是太懒了。当我回头看时,我浪费了许多好机会。
第三,对《南方周末》的观感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8号中粮广场B座705室-南方周末驻北京记者。这条街往西,就是著名的长安街。站在中粮广场,虽然看不到十里长街的繁华,看不到天安门广场和故宫的辉煌,但可以仰望一座近代中国报业的丰碑。
众所周知,《南方周末》是一份以深度报道著称的报纸。它曾在90年代末风靡一时,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报纸质量下降,但仍是中国顶级周报。
所以,当我在XX年2月13日踏进本报北京记者站的大门时,我内心充满了一种崇敬和困惑的感觉,我很担心自己那点可怜的新闻业务能力,最终会不会在本报的声誉和众多优秀记者面前显得非常幼稚和愚蠢。但我当时别无选择。
后来事实证明,进入《南方周末》是我莫大的荣幸。小小的办公室,足以成就哪怕一个实习生的荣耀和梦想。
这里的记者对自己的报纸有着深深的眷恋,我总觉得这是其他媒体少有的。我在的时候,甚至可以认为自己是一个“南方周末人”。出去采访的时候听到部委的人用很警惕的语气说“哦,是南方周末的人吗?”——那是一种叛逆的骄傲;我听到老百姓赞叹地说:“哦,是给南方周末的!”“——那是发自内心的骄傲。
南方周末确实有值得骄傲的地方。报纸的运作是西化的,对新闻的理解和生产是纯粹的。这里也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要在周会上对报纸进行评估——评估每一版新闻做得怎么样,还缺什么,这条新闻背后还有什么可以继续挖掘的,这条新闻的真实面目是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具体操作方法上要做哪些改进,能否用第一人称写;头条应该放什么样的稿件,南方周末的头条是否有边框(本文来自第一模特网站,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边缘化倾向,报纸第一期同时有两篇好稿,头版应该放什么,如果放了应该用什么样的操作方法等等。每一篇评论都给了我很多启发,大家不会过多的评判别人的稿子,而是看他们说了什么。北京记者站的气氛很民主。
这也是南方周末的文化传统。报社发生一些管理问题,被大家诟病的时候,每一个底层记者都真诚地发表意见,和报社老板平等对话,这是我在其他任何单位都没有见过的。在他们心中,始终认为《南方周末》坚持公正客观的理念,这应该首先在报社做到,报社是所有记者编辑的共同家园,这在其他报纸中是不多见的。在媒体越来越只是一个职业的时候,这个概念真的很少见。
然而,经过20年的发展,《南方周末》的内部管理体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刚开始看到这些的时候有点失望。中国最好的报纸似乎就是这样。其实想想也很正常。社会在转型,一小分子出问题真的很正常。
实习结束,我把钥匙交给负责行政的大姐,她说要走了?我们为什么不聚一聚?然而,我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离开了,就像我刚来的时候一样。
在这份光辉的报纸里,我只是一个小角色,但我总会想起那些好人,那些其他实习生来看时被称为“天堂”的办公室,我怀念他们的纯真和帅气,怀念那些可以一起梦想的人。
有个记者在我生日的时候送了我一套《光荣与梦想》,我还没看完整本书,但书名已经足够刺激我的神经了。当我背着她去火车站送一个要回学校的同学时,沉甸甸的一套书仿佛是我的全部体温。
第四,对社会的看法
做记者到最高境界就是做人,做社会关系。
如果要做面试,首先要联系面试官。寻找合适的受访者的过程是一个很好的人类学过程。特别是那些部委和官员,并作出批评性的报道。如何让那些固执的面试者接受你的面试,如何在最快的时间内缩短你们之间的距离,这是书本和面试课所不能教给我们的。经验和社会关系的积累尤为重要。
带我去的记者让我把采访的人都按职业记录下来,这样下次还可以继续用,至少通过他们我可以找到新的目标。参加了一些记者会没有写,他就让我和那些领导交换名片。有时候采访部委领导真的是“欺人太甚容易见,小鬼难缠”。如果你能直接联系我,那就方便多了。
多参加一些学术讲座,或者一些学者的内部沙龙,会提高知识,丰富采访来源。
这些工作上的人际关系相对好处理,因为北京记者站是比较纯粹的同志关系。但是面试中遇到的各种事情,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复杂,也感受到了自己的简单。
也许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当事人为了让你报道社会影响,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会请你吃饭,给你各种暗示事成之后的好处。我遇到的客户都不是坏人,但那一刻,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工作关系会被很多人搞得这么复杂。那天下午,我去人大找同学。吃饭的时候,大家说的都只是学校的事情。反差太大,脑子有点不够用。
在社会上混不容易。但是毛泽东曾经说过:和别人战斗是有趣的。有时候,人们会很刻薄。
我在北京的五个月,实习期间学习不是很努力。有空就去各种地方玩,见各种人。那些朋友有时候能给我生活上的帮助,有时候能给我工作上的直接帮助。
实习不止是实习业务,其实只是一种人生体验。
我一直觉得,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北京,要么上学,要么工作,总有学校或者单位为他们安排最初的生活。但是刚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我们到北京的第一天甚至不知道住在哪里,也找不到要去的地方。我们说着标准的普通话,和老北京人(也许是在北京多呆几天的人)“交流”,忍受着出租车司机拉着我们到处跑,忍受着去各个地方找便宜的房子出租,忍受着绝望的滋味。
所以我在北京特别感动,感谢每一个帮助过我的人:刚来的时候收留我的哥哥,帮我联系实习单位的朋友,对我真心的记者,现在没钱借给我钱的朋友,帮我联系采访对象提建议的记者,带我去玩的同学朋友。我真的很感谢他们。有了他们,我在北京的生活也不是特别孤独。相反,我极其怀念那种孤独的自由。
奇怪的是,每个在北京实习回来的同学,不管是找工作还是考研,还是想去那个不适合惬意生活的地方。我不确定首都的魅力是什么,但我是其中之一。
(本文来自第一模特网站,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一位记者曾经告诉我,新闻工作是了解社会最方便、最迅速、最全面的职业。我还想补充一点,新闻是少数能给人荣誉感和自豪感的职业。在这里,我真的觉得新闻是一个值得我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从职业到事业,新闻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深思、奋斗、挑战。每次成功完成任务后,挑战者获得的满足感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当我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一股突如其来的情感涌上了我的胸膛。高中时期就牢固树立的新闻理想,就像一捆堆在角落里一直等着燃烧的干柴,突然遇到了期待已久的火焰,迅速而不可抗拒地蔓延开来...半个月前,米色采访周南的时候,那种剧烈的跳动频率再一次席卷我的内心,告诉我:你应该是这样的人;不然你站在这片土地上,怎么会觉得脚底融入了泥土,怎么会觉得全身像太阳一样透明。
现在,我已经跟随记者外出采访20多次了。每次采访,我都会把记者问的问题记下来。等我回来,我会主动写稿子。我写完之后会拿给记者看,指出我的不足。以前很少写稿子,现在第一次看到自己写的稿子就想笑。感觉就是干巴巴的,特别生硬,口头介绍太生硬,没有引起观众的注意。解说词也写得像流水账。感情片,解说干巴巴的,不够感人,同时又太啰嗦,不够精炼。。从后面的手稿可以看出,你的写作能力也有了相应的提高。我发现电视新闻的语言越简单越好理解。同时句子要优美,要有亲和力,让观众有一种轻松对话的感觉。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因为这次我学到了很多,我不知道的更多,这需要我的努力。
我相信我能做好,我坚信我的明天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