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鼓有什么艺术特色?
一、历史渊源
湖北的原始鼓书与中国北方的鼓词传统说唱艺术有关,历史上鼓词(鼓书)与评书(讲故事)关系密切。唐代佛教盛行时,信众既唱佛经讲历史故事,也讲民间时事故事,如秋胡的小说、张一超的变文等。到了宋代,从“变文”演变为鼓字,出现了一些专业的剧本。这些字经过了抄写员的打磨,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从明朝到清朝,鼓词在北方日益流行,并逐渐传播到南方。
湖北鼓书的历史在正史中很少记载。追溯鼓书家的师徒关系,推测在清代道光末年,有著名的鼓书家为徒。在这之前,肯定流传很久了。其中,早期著名艺人丁海舟(丁铁板),据说是从山东来到湖北武汉,以表演为生。先后师从、匡玉山、潘汉池、王明乐、陈、、傅群刚、胡伟等五位徒弟,历经八代师徒。与此同时,还有来自河南的魏(即魏光善)和刘(即刘皇川),以及龚伯廷、刘等鼓号艺人。
来自北方的鼓手在说唱时仍然保留着北方鼓词的特点。他们用北方口音,一手拿着两把月牙形的钢镰刀(或铁或铜),一手拿着木棍,敲鼓说唱。后来为了容易被湖北人接受,他们的徒弟逐渐改用湖北口音唱歌,唱腔也变了,逐渐采用当地人喜欢的口音。然后,钢镰刀逐渐被云板代替,鼓也改成了小鼓。说唱也是地方口音,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越来越流行,直到武汉、鄂东、鄂北等广大地区。就这样,鼓书在湖北生根、开花、定型,成为湖北的一个重要流派。
二。流派分类
湖北鼓的流派主要分为南路和北路。用北音口音,仍以钢镰歌者为“北陆子鼓”者,称为“南陆子鼓”。用地方语音口音,用云板代替钢镰,把鼓改成小鼓的,叫“南芦子鼓”。除了北路和南路,还有第三个学校与两个学校兼容,被称为“南北二路”。
3.歌唱形式
湖北大鼓早期是以“敲门”的形式演唱的,即艺人挨家挨户去唱:先在各家门前打一面鼓板吸引观众,然后说唱一个故事。后来,由于鼓书的流行和越来越多人的喜爱,鼓手们以“棚中戏”的形式演唱:鼓手们选择一个场地,栖息在书上或站在马戏场里,观众围了上来。当时没有乐器伴奏,艺人根据观众要求选择书目,往往连续唱三五天或十个半月;有时候,随着听众越来越多,书店变得越来越大。
鼓书是一种以说、唱、讲为主的曲艺形式。建国后,因为搬上了舞台,用的是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短段子,逐渐改为唱,说为辅。但在广大的农村集镇,仍然采用传统的说唱形式,多以说唱和写中长篇故事为主。后来又发展了一人说唱、二人嘴对嘴唱、多组口唱,并配以二胡、三弦等乐器。在一本书或一个笑话中,说和唱都是不可或缺的。讲故事,人物之间的对话,不同人物的描写,往往用说话技巧来表现;而人物感情的表达,内心的变化,故事高潮的渲染和烘托,往往主要是通过鼓、板和唱功来完成的。
三。艺术特色
鼓书的“说”有一种类似于评书演讲的艺术风格。掌握一本书的故事大纲,叫做“墨道”,即掌握故事主线和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在言语中注意发挥和创造、润色和加工,对故事和人物进行随机的丰富和补充,往往能达到生动、精彩的艺术效果。同时也运用一些“甩包袱”的艺术手法,来引起观众的食欲。这种技术叫做“水路”。正是这种“墨(径)”与“水(径)”的结合,鼓艺人产生了艺术效果。
(1)歌词的特点
湖北大鼓唱法,不同地区、不同流派有不同的唱法特点。唱腔虽不复杂,但种类丰富,唱法也各有风味。另外,击鼓打板的轻重缓急灵活变换,以打动人心,吸引听众。湖北大鼓和其他曲艺一样,有着讲唱文学的共同规律,特别注重歌词的押韵和节奏。歌词要求押韵,不仅要求每本书的歌词必须用同轨的一个字(即同韵的一个字),还要求平,即前一句的结尾(最后一个字)必须平。节奏方面,鼓书的歌词一般都是两句,有上句就有后句,否则压不下板。每一句歌词都要注意从句的格式,大致分为二三式(七句)、三四式(交叉句)、三四式(交叉句)和二三式(五句),也有不规则的句式。此外,还有少数“单尾句”(最后一句落在单句上)和“填充句”(一个单词后填充一个句子作为补充)。此外,在这些句子中,有时出于艺术表现或内容的需要,可以在中间加上自由的“行间”或“嵌入”。
湖北大鼓的基本曲调是“四平调”,调式、板型、旋律、结构都体现了湖北民间音乐的风格,板型多为片面。
(2)性能特征
湖北大鼓有一套完整的表演技巧,主要运用技法、眼神、体态、步法,形成灵活、浑然一体的艺术表演风格。
手
它能传达思想感情,有时还具有比语言更生动的表达能力,如招手叫某人来,挥手叫某人走,指指点点地思考,用拳头出拳表示决心,伸出大拇指赞美英雄,伸出小拇指鄙视无能,远处拿着“遮阳篷”,小声说话捂住嘴等等。
眼睛
作为心灵的窗口,它能传达内心的感受,如皱眉、专注、思考、怀疑、仰视、轻蔑、眯眼、谄媚、瞪眼等等。眼睛和面部肌肉配合传达情绪和情感,还可以表示高、低、远、近、亮、暗、长、短、临界、安全,达到不言而喻的艺术效果。
身体运动
可以用来区分男女老幼,强弱,男人是直的,女孩是微扭的,老人是弯的,孩子是不成熟的,强壮挺胸,虚弱缩肩,抬头低头,都是通过身体姿势来表现的。
排腿
演员在舞台上讲究自己脚步的大小,通过脚步大小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和行为,如大步向前的英雄、步伐矫健的女子、脚步温柔的书生、跌跌撞撞的醉汉,以及散步、骑马、划船、登山等等。
湖北鼓手擅长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可以扮演忠臣、奸臣、愚公,也可以扮演村夫。演角色的时候特别注意“扭”字,就是突然从一个角色跳到另一个角色,善于把正在表演的角色的思想感情和舞台形式及时“扭”出来,表现另一个角色。
湖北大鼓即使有舞台,一般也没有布景,演员凭想象进入故事环境;艺术家通过虚拟的动作让观众感受到“以虚为实”。艺人善于利用云板、鼓、鼓签的双重功能:既是伴奏乐器,又是重要道具。
四。传统剧目
(1)前期
早期的鼓书以宣扬“神谕”为主要内容,劝人忠孝,所以也叫“说好书”。但这种“说好书”与汉川、汉阳的“好书”的表演形式不同。汉川和汉阳的“好书”表演没有鼓和板伴奏。
(2)清朝
鼓书的内容有:布道大全、闺房十二锦、雷神显灵、韩湘子花斋、一口血、九头、黑狗复仇、环顾河南、平平安安送米、王翔睡冰面、嫖娼、孟宗哭竹、九岁香、孔融四岁使梨。后来,鼓书的内容逐渐转向以历史故事、公案、武侠故事为主。这些故事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和短篇。传统歌曲大多是中篇故事和长篇故事。据统计,总共有170首左右。如:封神演义、列传、陈胜、起义、三国演义、唐访月宫、西游记马传、水浒传、水浒后传、猫王小武夷、续小武夷、岳飞传、吴笔姬、赵君与范、天宝图、七剑十三侠、三门街、案。横扫北方,三邀樊梨花,五虎西进,五虎南下,大八义,小八义,十二寡妇催货西进,阳门女将,四姐妹斗东京,万华楼,蝴蝶杯,九头,白蛇传,莲花灯等等。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鼓乐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的鼓乐新段子,常被传唱,如《失传的故事》、《王大妈学文化》、《看桥》、《容姑娘》、《双看娘》、《摆渡姑娘》、《雷大姑》、《饶》、《战斗英雄》、《双转行》、《我自己的儿子闹洞房》、《嫂子的过渡》、《新儿女英雄传》等。
更多湖北相关文化:
湖北传统习俗文化知识大全> & gt
武汉有有哪些传统文化习俗?武汉传统文化上市。可以看楚剧里的热干面文化。
武汉文化,武汉风俗,武汉历史文化,武汉手工艺品介绍
汉绣起源于何时?汉绣怎么绣?汉绣工艺特点概述。
热干面是怎么做到的?热干面起源于何时?里根面条文化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