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华出生简历

钟增亚:1940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1966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2年9月病逝。他深受老师关山月、黎雄才和杨之光的教导。毕业后从事中国书画艺术的创作和研究,始终以生活为源头,在生活中不断探索创新,在现代观念的探索融合中不断开创书画艺术的新境界。美术作品入选第四、六、七、八、九届全国美展,国画《楚曼》入选国画百年展。在第七届全国作家代表大会、第六届作家代表大会联欢晚会上,与刘大为、杨力舟等十位画家合作,为中国艺术家献上大型国画《盛世春色》作为献礼大会。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八位画家一起创作了一幅巨幅全景山水画《三峡史诗》,成为一幅杰作,载入美术史册。书法作品参加过全国名家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等全国性大型书展。出版有《钟增亚中国画选》、《钟增亚素描选》。曾任“中国画三百幅”、“第四届全国山水画展”、“新世纪中国画大赛”、“第九届全国港台美展”评委。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书法协会主席、湖南省书画研究院院长。他的艺术创作融人物、山水、花鸟于一体,集书、画、诗、文于一身。他以卓越的艺术成就影响了全国书画界,赢得了书画界的尊重。在今年的工作会议上,中国美术家协会高度评价了他在艺术创作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为中国美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美术史将记载他的成就。《中国书法》杂志、《美术》杂志等国家权威专业报刊均做了专题报道。

姚,浙江人,1949年开始从事美术创作,1952年在上海华东美术出版社任专业画家,1954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五年,获评潘天寿教授。姚先生擅长中国人物画,画花鸟、山水,学习西洋画。他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印象派的色彩,作品风格独特。他参加过许多国际艺术展览。

林锴,福建福州人,出生于1965年6月1924日。画家、篆刻家和诗人。

林锴小时候失去了父亲,从小就和母亲一起住在爷爷家。我小时候喜欢艺术。我是从临摹烟片开始的,后来临摹了《芥园列传》,有时候会去户外用水彩作画。那时候没有书画展,我们每隔一两天就要去附近的装裱店看画。后来买了一套《马孜自学画全集》,利用业余时间和寒暑假开始学习,非常着迷。初一暑假,我开始跟爷爷学写旧体诗。目的是自己画诗,每天练习写一首山水诗,用一幅小画完成100页画册。

1946考入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得到了老师谢头巴和林的指导,学习绘画从此步入正轨。他对中西绘画都有浓厚的兴趣,刻苦学习,并经常拜访福州老画家陈子奋先生。陈老的诗书画印无所不能,很有教育意义。师专一年后去杭州,考入国立艺术学院中国画系。黄、、潘天寿、、朱乐三等画家的面授教学,学术进步很快。?

林锴主修景观。开始临摹古法,以元四家、明四家、清代四王为重点,重点掌握古代笔墨的变化;旁边是四僧八怪,旨在了解他们奇怪的感情和兴趣;同时,他又从近代吴昌硕、齐白石、黄、潘天寿等人的作品中汲取营养。我感觉传统的方法太老了,要改进就要借鉴其他画的优点。所以下课后,我经常和西画教室的同学一起出去写生西画。除了专业技法,每周还有书法、篆刻、诗学、艺术史以及各种理论课程。从小练过颜真卿、刘公权、苏东坡等人的字帖,所以书法有点基础。我开始暗恋赵,然后我研究了魏北。魏碑的中国面从张梦龙变成了宋高陵庙,大小件都喜欢。圆笔喜石门明、义和明,取其古朴之味。对篆刻的兴趣也是从这里开始的。他把积累的100多首旧体诗送给潘天寿先生修改,得到了赞扬和鼓励。有一首古诗七首,他认为是最好的。他批评说:“此诗初具弹性,妙在如一盘玉液中倾注了大大小小的珍珠,可喜可贺!”?

1950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当时的辽西康平县当中学美术老师,一年后去北京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以美术创作为主,从事一些剪辑工作。他已经工作了38年。他创作了大量的漫画、年画、插图和海报,重点是漫画。《济公巧断金扇》、《女导演》等作品被认为是塑造人物成功之作。《三岔口》是以国画水墨为代表的漫画,获得好评。甲午战争1963获首届全国漫画奖二等奖。《动物品评会》获1956北京青年美展中国画一等奖。1957年为中国军事革命博物馆画抗日题材《日本摩托艇又来了》。1959年为中国革命博物馆绘制大型历史画《聂军打败桑琴》。1963年,为纪念曹雪芹诞辰200周年,刘旦宅与何猷之共同绘制大型水墨画《曹雪芹传》12帧,并参加展览。?

“文化大革命”期间,林锴受到迫害,1970年被送到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1972回到原单位,走马上任。1975对旧体诗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旧体诗能充分反映新时代。于是被抛弃了二十多年的旧体诗又拿起来了,继续写。中断多年的篆刻逐渐有了起色。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讨论,他深感篆刻的功效关键不在于刀和石,而在于书法的功底和艺术修养。对于篆刻,他更喜欢一路苍劲有力,追求繁而严、拙而不臃肿的豪放风格。再看秦汉时期,我们借鉴吴昌硕、齐白石、赖楚生的长处,参照同时代的通俗名著,尽力有所创新。

1979,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车间。从那以后,林锴开始以中国画为专业。山山水水,人与花鸟齐头并进。以前我专注于传统的探讨,而今天我热衷于自己风格的创造。除了画画,我还打理书法。铭文组合,遇圆则圆,遇方则方,用笔自如。它保留了渭北的结构,并采用明清书法家黄道周和沈的转笔法,古朴典雅。他认识到诗、书、画四分支,融为一体,相互影响,相辅相成。诗如画,画如诗,画的布局影响印刷,石和石对印刷的兴趣有助于用笔,书法是印刷的基础。我们这一代画家有责任把诗、书、画融于一炉,发扬光大,沿袭以前文人画的长处。?

自从林锴从1988退休后,他一直患有慢性疾病,一直在不停地工作。1994 7月被任命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学会会员。在50多年的艺术实践过程中,作品经常参加国内外展览,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绘画、文章不计其数,多次获奖。单行本有1982出版的《林锴绘画选》、1988出版的《林锴书画选》、1990出版的《林锴书画选》、1988出版的《苔纹诗集》。旧体诗从1992到1995连续四次获得全国诗歌大奖。

赵龙义(1931.1-)上海人。擅长漫画和儿童画。师从张崇仁和哈丁。1959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组编辑,漫画编辑部艺术负责人、编辑。作品有《小城春秋》、《贺龙故事(上册)》、《杨开慧》、《圆眼睛》、《六只天鹅》、《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编辑水浒传等漫画。1986获得第三届全国漫画奖荣誉奖;1987《洋葱历险记》获首届全国少儿图书奖优秀绘画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