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县建制的演变
在春秋时期,它是白蒂的土地,后来它被归还给晋国。
在战国时期,它属于魏国。秦魏刻阴之战(公元前328年)后,魏先南到了秦国的郡县,此地属秦。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疆域属尚军扬州郡。秦死后,项羽在关中(公元前206年)一分为三,这片领土归翟王东明管辖。
西汉时,属扬州郡、尚军郡、朔方刺史。公元9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曾改尚军为曾山,改扬州为尚领寺。花了很短的时间。
东汉初年,扬州郡废,疆域归滨州刺史上郡浮石郡、高奴郡管辖。东汉末年,被匈奴等少数民族占领。
三国和西晋的版图被鲜卑、胡强等少数民族占据。晋时南渡,北方处于芜湖十六国时期。境内先后被先秦、后秦、大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管辖。
北朝时,北魏灭大夏,设东夏郡(513),属东夏朔方郡。朔方县位于威平,通往威平、大宾、城中、朔方、政和、大宾(设于龟元年[518],故地址今双庙湾)和威平五县。西魏时,威平县属安宁县,大宾县属安正县,安正县也在大宾,只领导一个县。这两郡一直到北周都属随州管辖,建置未变。
隋初仍设大宾县、威平县,大宾县属调阴县,威平县属延安县。隋大业十三年(617),朔方县令立为帝,国号“梁”,这片领土归梁管辖。
唐武德三年(620),唐在威平建立威州,分安固、安泉两县。唐武德七年(624),随州迁至威平。同时,在威平设置大宾县。贞观二年(628年),梁灭,魏州及其下属的威平县被撤销,这片疆域归道绥州大宾、成平县管辖,关内。该县北部属鄞州管辖。唐末,党项、吐谷浑等少数民族迁居故土。
五代时,湘燕未改,属难军管辖。
北宋至道光年间(995 ~ 997),疆域为西夏所占,平四年(1067)逐渐收复,属永兴军路兖州管辖。曾有怀宁村(今怀宁湾)、遂平村(今何家)、克荣村(今双湖峪镇张家寨)、临夏市(今)。怀宁、遂平、柯荣寨隶属延川县。傅园二年(1099),改为永兴路绥德军,卫荣保属延安府。
金正大三年(1226),遂平、怀宁村升为遂平、怀宁县,克荣村改为定荣县,属居延路绥德府管辖。
元初遂平县并入怀宁县,元四年(1267),怀宁县并入清涧县,定荣县并入米脂县,县划归陕西延安路绥德府米脂、清涧两县。
到了明朝,这片疆域归延安路绥德府、清涧县、米脂县管辖,划归延安府。明代绥德有州有卫,本县大理河、孝里河归绥德卫管辖,卫为兵,为荒地。大理河有四百户,即、杨、、、张兵,孝里河有一百户,即赵的一百户。绥德府有三坊十里,在这个疆域内是找不到的。今天大理河流域的山区都是米脂,明初一共十二里,嘉靖年间调整为五里。故土归升平、双泉。今天县内的怀宁河流域在明代属于清涧县,东有苏铁一里,西有苏铁二里的裴家湾。
清代县属陕西省绥德府、清涧县、米脂县、怀远县。今天,从徐家湾以东的大理河地区,大部分县的领土属于绥德地区。清代绥德府治七里,其子洲李佳村不可查,但四百户明代不变。清涧县和米脂县的李佳和明朝差不多,清涧县苏铁一号辖七甲,苏铁二号辖十甲。赵的百户在孝里河属怀远县(今衡山),分二百户。
民国时期,这片疆域隶属绥德、清涧、米脂、衡山(即怀远)。衡山划归陕西省第一专员公署,绥德、清涧、米脂里划归陕西省第二专员公署。
1935 ~ 1936年夏,这块领土的一部分获得解放,归密溪县、岫岩县等苏维埃政权管辖。
1943 65438+2月25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命令,从1944元旦开始:“为纪念革命烈士李子洲同志,正式成立县政府,命名子洲县。”6月1944 65438+10月10,双湖峪镇召开庆祝大会,宣布正式成立子洲县。
1950年5月重组时,重组为陕西绥德地区专员公署(以下简称绥德署)管辖。1956年10月,绥德社撤销,归玉林社管辖。1958年,子洲、清涧、吴堡三县全部并入绥德县,并于1961年8月,单独设立四县,恢复子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