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莉莉的简历

不得不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结婚已经成为普通家庭的头等大事,尤其是高学历子女的父母,对子女的婚姻更加重视。

往往孩子一毕业,就开始计划相亲,生怕自己迟到,孩子成了余孽。

前段时间我有一个刚考上大学的表弟,家里亲戚跟他开玩笑说:“大学不要矜持,记得谈恋爱。”这种劝诫显然和我几年前读大学的时候有很大的不同。

在最近的热搜中,也有不少大学生表示支持大学开展恋爱课,可见无论是学生本人还是家长,对婚姻的焦虑和重视。

所以毕业季代表着相亲季的开始。

其实我个人是非常反对相亲的,因为这样很容易让人觉得疲惫麻木,总觉得好的在后面,从而失去“认真对待每一个熟人”的真诚态度。

但是通过毕业后朋友的相亲经历,也可以看出为什么那么多人即使相亲过很多次也很难找到心仪的对象。

01

莉莉是一个同事的妹妹。几年前一起吃过饭后,她自然成了朋友。由于Lily在国外读研究生,今年25岁,刚刚毕业。

但是在小城市,25岁意味着很多年纪,于是同事和他们的父母都开始大张旗鼓地为她相亲,先把她优秀的简历放出去广撒网,希望早日找到合适的男人。

莉莉对此并无异议,毕竟她在学校确实没有心仪的对象。既然结婚是一个必须完成的项目,那么早点开始也没有坏处。

但是在相亲的过程中,Lily很学术,总结了几个重点,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男生相亲了二三十次还是找不到合适的。

Lily一年相亲十多次,相亲对象都是家里的,有车有房有学历,而且都比Lily大。

好像在相亲市场,女生年龄小,男生年龄大。

“你不知道,有个男生说他谈了六次恋爱,最后非要来相亲。我觉得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和女生相处,情商太低了。”Lily这样评价一个男生。

难怪,确实有很多男生不懂谈恋爱,不喜欢女生,但是莉莉遇到了很多奇妙的事情,有些甚至让她连朋友都不想做了。

02

第一类,油腻自熟式。莉莉没有恋爱经验。她觉得相亲很简单,就是两个陌生的年轻人坐在一起吃个饭,算是交个朋友。

两个人从友情过渡到爱情,而不是突然跨越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直接进行亲密交流。

但男方显然不这么认为。他们似乎有一个误区,就是“如果你同意和我来相亲,我们就有机会”,所以会经常约她出去,用很亲密的昵称称呼她。

莉莉说:“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油腻,就是没有界限感。你能感受到他们迫切的占有欲,一点爱都没有。”

其实我能理解她的感受,因为朋友见面的相亲对象都是一样的。每天恨不得出去吃饭看电影,总是很自然的问一些私人问题。

不得不说这样的相处方式真的很无聊。

第二类是小气,有戒心。“我以为AA制只会出现在电视上,没想到一个连一杯奶茶都要AA的男生被我碰到了,”莉莉说。

不可否认,有些男生很有防御性,总是怕吃亏,然后总是用对待敌人的方式对待女生,会给人造成“假小气”的印象。

不代表男生相亲也要花钱,哪怕是吃AA。只是一杯奶茶。为十几块钱斤斤计较真的没必要。这样本来可以相处的纠纷,也顺便被打回了原形。

毕竟没有女生愿意和这么小气的男生有下一步。

第三类,重男轻女,爱炫耀。既然相亲就是沟通,那就要讲三观,婚姻中最重要的三观无非就是家庭分工和育儿责任。

虽然第一次见面不适合深入了解这些内容,但是Lily在见面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聊到侃侃的人,对方说她理想的类型是贤妻良母,能在家伺候公婆,教孩子,而她只是单纯的负责赚钱养家。

如果你说这是个富二代,Lily会承认,但是这个有近五年工作经验的哥哥,还没有Lily实习的高。说这种话太无知了。

结果这种男生也被传走了。

03

看来Lily经过10次相亲真的没有选到自己喜欢的。

当然,她高傲,意气风发,自然不会落入对方的法眼,但按她的年龄,莉莉还年轻,还有机会重新找回。

而那些男生,年龄最大的都32岁了,以后也注定不好找,相亲之路也让Lily觉得很不靠谱。

因为缺乏相同的教育经历和生活经历,认知上的差异让她无法让步,良莠不齐的相亲市场让她敬而远之。

她也真心希望有以上缺点的男生在约会时多加注意,不要太挑剔,不要太油腻,重男轻女不是好习惯。只有及早纠正,才能得到甜蜜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