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课堂需要达到什么目的,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教学目标的制定和界定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要明确教学目标,就要加强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做到三熟悉:一熟悉课程标准,二熟悉教材,三熟悉学生。其实,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语文综合素质。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我们应该牢牢记住这一点。我认为语文综合素质应该包括:1,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石。我们常说,没有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就谈不上所谓创新能力的培养。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灵活处理教材,实现“减负增效”
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教材有充分的了解,懂得灵活处理,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如何灵活处理教材?
(一)根据教材的重点来处理
比如在讲授课文《背影》时,本文的重点是通过浦口作者与父亲告别时父亲背影的刻画来表达父爱的主题。在处理教材时,要突出这篇文章的重点:文章为什么以“背”为标题,你在哪里写背,最让作者感动的背在哪里?作者是如何描述的?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有效地处理了教材。
(二)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来处理。
比如抓住过渡段,抓住中心句,抓住首尾呼应的句子等等来突出文章的结构特点。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潭印月》时,应从中间过渡段开始,先读百草园部分,再读三潭印月部分,这样可以突出文章主旨,学生更容易理解。
(三)根据教材的概念来处理
比如《珍珠鸟》这篇文章,作者从一开始的“畏人”到后来的“畏人”,表现了动物对人的信任,关键在于人对动物的友好,从而揭示了作者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处理教材:①珍珠鸟怕不怕人,从课文中哪里可以找到?课文中哪些句子和词语表明珍珠鸟逐渐不怕人了,尤其是小珍珠鸟越来越不怕人了?你为什么不怕人?②作者对小珍珠鸟的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叫?看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知道作者的感受吗?这样,整篇文章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四)根据教学目标来处理。
比如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在教学设计上就要把“朗读”作为首要目标。所以在教童趣的时候,完全可以围绕“朗读”这个目标来处理教材,从朗读中把握发音、读节奏、读意义、读童趣。在朗读的声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此,灵活有效地处理教材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第三,学习方法得当,提高学习效果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把握语文学科的本质,给予指导,掌握其规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可行的。我认为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如下。
(一)第一次学习阅读课文
第一次读课文要做哪些工作?通过课后阅读课文、笔记、“思考与实践”、单元知识和训练,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整体的感知。
(二)学会查阅相关背景知识。
与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对学生理解文本和感受文章的内涵起着重要的作用。
(3)学会使用参考书,消除文字障碍。
主要是关于单词的音、形、义,需要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老师应该教学生正确使用参考书。读课文时,不要放过难懂的单词和成语。教,如“丧”字,有两个读音。如何记忆和理解?《新华字典》写明:①与死者有关。因此,像哀悼、葬礼和葬礼这样的词应该读作“sānɡ".”2扔掉,失去。所以,丧、丧心、丧权辱国、丧良心之类的词都念“sàng”。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多音字学习中,可以结合音、形、义通过记忆来理解。再比如“墨守成规”这个成语,形容思想保守,按老规矩办事,不求上进。如果你问,什么是“墨守成规”?当我们查阅《中国成语词典》时,我们会明白这个意思与战国时期的翟墨有关。因为擅长守城而出名,后来人称善守者为“莫守”。学生将从养成查字典和知道如何使用字典的好习惯中受益匪浅。
(四)学会独立思考
根据提示、文章和练习来思考很重要。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正理解,题目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落意思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点的分析等问题是否能解决,课后练习是否能回答。
(5)学会注释文章。
就是标注文字。如果不明白,用问号(?),重点用项目符号(…)标注,含义深刻的句子用双横线标注,形成一套独特的约定俗成。课前自学认可的单词最好用铅笔,课后笔记用红笔,以免日积月累把自己的观点和老师的观点混淆。做好笔记,以便课后随时查阅,课后可以回顾过去,学习新的东西。
(6)学会提问
就是对文章的观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提出质疑,这是成为批判性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批判性学习者,才能事半功倍。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的一些节选中,很多都会单独对抗将领,所以同学们要思考这种可能性。如果不可能,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7)学会记录。
就是做好读书笔记。有的可以记在书上,有的可以记在语文学习笔记本上,课后随时查阅,巩固加深理解。
第四,教学朴实无华,教学方法有效。
语文教师要注重启发式、讨论式、对话式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提高启发式的效率
启发式不能只是老师问,学生答。缺少学生学习后产生问题的环节。应该把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准备,让学生有生成问题和讨论问题的空间。同时,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提问,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既要关注优秀学生,也要给学困生留下机会。
(2)注意讨论过程的监控和调整。
小组讨论不能只追求热闹场面,只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内耗,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安排小组讨论时,一定要提前给个人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小组组长要轮换,不能只是几个优秀的学生唱一首独唱;要讨论的问题一定要有思想,有难度。
(C)及时和真诚的评价。
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倡导阅读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疏远甚至错误的感受,但不能一味的表扬,而是在尊重的同时组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要及时提示。这既鼓励学生去发现,敢于发现,保护学生的思想成果,又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好地发现和理解。
五、利用现代技术,丰富课堂内容。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现代技术能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加深学生对情境的情感体验,丰富语文课堂的内涵。但教师在使用现代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
运用现代技术只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自己的感受,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美、形象美、人文美,让学生获得审美知识,培养对美的兴趣。如果整堂课都是图片、声音、视频片段,甚至整篇文章都做在课件上,那么抛弃课本,忽视阅卷点的阅读方式,只追求刺激,就是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二)抓住机会呈现教学内容
比如在讲授《中国石拱桥》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石拱桥的知识有一个清晰感性的认识,这个时候呈现石拱桥的图片和效果图会非常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石拱桥的效果图在本文中,相信同学们对“大拱每肩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个拱圈组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现代技术的运用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所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呈现时机非常重要。一般在引入一个新的类时,可以和引入语结合使用;突出重点难点,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品味语言,渲染意境,揭示主题。
此外,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明确要求和及时监督下,通过网络收集和交流与本节课相关的信息,从而提高收集信息的有效性。
同时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是教学的辅助技术,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而不是简单的操作者。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的教学软件,通常包括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下载网络资源等途径和手段制作优秀的课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
第六,提高教师素质,引领学生发展。
教师必须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从课堂语言、体态、板书和个人特长、爱好、性格、修养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课堂语言抑扬顿挫,姿态大方,板书思路清晰,兴趣爱好广泛,品德高尚,为人正派,内涵丰富,善于亲近学生,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喜欢你教的学科,这就为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的有效性创造了条件,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总之,如果在教学中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充分挖掘普通学生的学习潜力,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最有效的。当然,实现有效教学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和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农村初中。它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是语文教学有效进行的根本保证。
相信通过有计划的教师专业培训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学习,农村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村初中大部分学生历史知识相对较少,基础知识较差。但是,历史源远流长,离现实太远。内容五花八门,很多历史年代、历史人物、历史地名让他们眼花缭乱,上课难以把握,有时甚至产生厌恶感。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历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
1,导入精彩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有一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一开始上课老师就讲书上的故事,会让学生觉得很无聊,甚至变成催眠曲。因此,从一开始就要尽可能地引人入胜,吸引学生。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用巧妙、平实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比如,在讲授《没法惩秦》的过程中,作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语:“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秦始皇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他在位时采取各种措施巩固统治,对后世影响深远。但他努力,期望延续秦朝几代。”在秦朝,当时市场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人买鞋,但拐杖很受欢迎。为什么?“设置这样的悬念使学生对学习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例如,在《改革开放》课上,笔者比较了两段凤阳古画词:“
凤阳无粮,驴一活,就逃。只有凤阳姑娘结了婚,姑娘没进凤阳。”“我不在乎温饱。我腰里还剩十块钱,我还有老婆和盖楼。”然后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安徽凤阳县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样就引入了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悬念导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这种导入方式并不适合每一节课。它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找到冲突点,合理运用。除了“设置悬念”,还有激发兴趣的“故事”和“谜语”。
“歌曲很刺激”等等。如果运用得当、巧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很好的作用。
2.场面激动人心
利用多媒体教学,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好的场景可以使人感到愉快,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而坏的场景会使人难以集中注意力,从而干扰认知过程,降低智力活动水平。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高情绪的氛围中进行的”,“这种氛围会给教学带来好处,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积极良好的教学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科技成果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教师告别了仅仅依靠一块黑板和几支粉笔的单一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扩大了视野和听觉,使他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了历史的真实性。比如甲午战争中的甲午战争一课,作者首先让学生观看了电影《甲午战争》的经典片段,加上作者简短的语言渲染,很快就把学生带到了19世纪末的中国,看到了当时日本的侵略野心,中日海军的较量,以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通过对历史事实的了解和分析,学生们很快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心怀感激和兴趣
一般来说,在课堂上,教师恰当地使用幽默和逻辑的语言、表情和动作来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情绪。当这种情绪与情绪感染学生产生共鸣时,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既要感性,又要理性,以饱满的热情给学生讲述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和优美的历史故事,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状态进入学习角色,从中感知历史。
4.竞争是令人兴奋的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赛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举措。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竞争。笔者的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组竞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如果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非常积极,即使是学困生也不甘示弱。我的具体实现方法是:根据学生现有座位把全班分成四组,然后每组有一个固定的编码。无论座位如何移动,每个组成员只需记住自己组的第一个分组的代码,避免奖励加分时加错组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各种竞赛(比如贯穿课堂始终的题包括复习题和巩固题),制定竞赛规则。当任何一个学生举手答对了问题,这个学生就会去讲台上给自己打分(这其实是对学生的一种精神奖励)。当然,为了避免争吵,保证课堂纪律,实行纪律扣分。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他们的集体主义和竞争意识。另外我还规定了一些规则,比如没交作业扣小组分,没批改作业扣小组分,作业被评为A的同学加分,小组整体完成情况加分。这样,为了让群体变得更好,就会出现资优生帮助差生共同进步的好现象,课前会主动预习,课下会主动参与,抢着答题,课后会主动完成作业。每学期结束时,统计各组的成绩,给获胜组的每个成员一个小奖作为奖励。
第二,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育家赞科夫曾说:“我们应该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孩子和老师在课堂上‘自由呼吸’。如果我们不能创造出这么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任何教学方法都无法发挥作用。”是的,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感到舒适,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创新、敢创造。这就要求历史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要放下居高临下的领导风格。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营造自由宽松的民主氛围,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心理氛围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尽管很多老师都在努力适应学生,改善师生关系,但不民主的现象在教学中总是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农村中学。比如,很多老师过多地扮演“学生行为惩罚者”的角色,把“听话”作为最有价值的道德标准,把培养“听话”的学生作为工作中最大的满足。师生关系演变成了支配和服从的关系。当学生表现出“离经叛道”和“异端”倾向,或暴露缺点时,往往会遭到训斥、嘲笑、开除出教室,甚至不人道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人格受到践踏,民主意识的萌芽在这种没有人格的教育中被扼杀了。这样的氛围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因此,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新型关系。民主、平等、和谐的情感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基本保证。这种情感氛围的营造主要靠教师,这就要求教师有强烈的民主意识,善于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自行安排学习活动;尊重学生的自尊,杜绝一切伤害学生自尊的言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强求同一件事,积极营造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把讲台变成对话的平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和观点,既要积极肯定和欣赏学生的思维成果,又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只要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过程和结果对他或他的同龄人来说是独特的、新颖的、有价值的,就应该鼓励他们,即使他们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也不应该轻易否定或评论,而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历史事实进行积极的思考,使他们最终否定自己,修正自己原有的观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自己的精神乐园,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探索历史的时空,从而造就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多元化学生群体。再者,这个多元化的学生群体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资源”。这是因为不同的学生,在分析同一历史现象时,往往会受到自身历史知识水平、观察角度、理解水平、分析重点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出不同的历史结论。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交换需要的商品,共同发展。这种历史思维的多样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尊重学生,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发展的前提。在无拘无束的轻松场景中,师生共同开拓思路,丰富联想,发展思维。反之,课堂教学只能成为历史智慧褪色、灵感褪色、思维源泉枯竭的死水一潭。
和谐的人际关系、活跃的课堂气氛、高昂的学习情绪、竞争的学习机制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构建富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的教学机制,建立正常紧密的合作关系,是当前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因为在平等的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勇于并愿意参与教学,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体现。
第三,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掌握历史知识。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历史学科,学生们早已形成了事事依赖老师的习惯,这使得一些老师在新课程实施中感到课堂难以操纵,教学过程不顺畅,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必要认真探究学生的“学”,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做到“授人以鱼”、“授人以渔”,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课程改革中遇到的这一现实问题。那么,学生应该如何学习历史呢?
1,让学生学会阅读史料。
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课本和其他书面材料。如何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书面材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抓住“读”这个关键,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效率。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做到:拿到教材,先看内容和讲解,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分清单元,宏观把握教材,建立粗略的知识框架。对于课文,要求学生做到“三步走”:一是全面浏览课文,找出有哪些条目、栏目、图片、史料、表格;其次,认真阅读每一篇课文,总结主要内容,找出历史知识的基本点并介绍给全班同学;再次,认真阅读重要段落,结合小字、图片、史料、表格、笔记,加深理解,回答问题。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可以很快掌握教材,掌握知识要点,从而为课堂节省大量时间,使师生能够充分开展其他教学活动。
七
2.让学生学会记忆历史知识。
历史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知识与能力”。有些老师认为现在学生没有必要死记硬背历史知识,这是错误的。新课程摒弃知识的死记硬背,不反对知识的记忆。试想,如果学生连新中国什么时候成立都分不清,这不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吗?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广泛学习和记忆,在头脑中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给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和技巧,坚决避免死记硬背。每个知识点都有自己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处理知识信息,探索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技巧供学生学习,如谐音法、图表法、形象记忆法、理解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比如在讲授《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这门课程时,记忆法就是把年代、人物、事件列表简化,教学生这样记忆:三个三个历史年份、三个历史人物、三个历史事件。三个历史时期:1207、1271年、1276年;三个历史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文天祥;三大历史事件:蒙古的建立,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的建立。这些做法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让学生不再为记忆而烦恼。
3.让学生学会系统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学科的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不是相互孤立的。教师要注意教学生把零散的知识整合到知识体系中,系统地掌握。一是通过把握“横向”线索,找到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或方面的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进一步总结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性特征。研究唐代,要关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重大话题。在大题目下,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几个小题目,比如大题目下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小题目下再细分,比如手工业下的纺织、陶瓷、冶金。第二,把握“纵向”的历史线索。可以在同一个大题目或小题目下寻找不同时期中外历史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联系,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比较它们的异同,分析它们异同的原因和影响,并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进行转移和重组,形成“纵向”的主题线索,如一个王朝的兴衰(建立、巩固、发展、衰落、灭亡)和一个国家的历史。当然,在实践中要注意“纵”与“横”的交错。如果学生能像老师一样透彻理解教材分析,不仅宏观把握,而且微观研究,那么教学效率会大大提高。
4.让学生学会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在现实和历史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激发,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为此,在教学中探索了以下几个方面:备课时,先上网浏览相关网页,搜索最新考古发现、时事动态、历史评论、精美图片等。,然后整理筛选,做成电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比如在研究三星堆文化时,作者下载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最新图片和考古推测,学生们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在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省时,关注台湾省的相关时事,使学生认识到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受大陆中央政府管辖,从而有力地驳斥了台独理论;对于电视台上演的新历史剧,让学生根据真实的历史情况进行评论;利用学校组织春游的机会,讲游览地的历史知识等等。以上做法充分拓展和利用了网络、古迹、电影等课程资源,让学生结合实际更加主动地学习历史,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让学生敢于质疑。
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突破和创新,一些历史观点和结论已经明显过时,甚至被证明是错误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教育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历史事件、判断历史结论、评价历史人物,大胆质疑教科书、相关参考资料、习题和教师结论中的某些观点,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并合理论证或反驳,而不是盲目追随“权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对教材中没有定论或模糊不清的历史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同时,注意向学生介绍当前学术界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些实践,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面对素质教育的兴起和新课程不断改革深化的今天。各地政府也相应改革了原有的课堂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作为一名农村的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应该看到,农村的学生穷,学校设备差,不能照搬城市里学校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立足本校学生情况,以学生为主体,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上好每一堂历史课,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创新,努力提高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