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庙五公信息

李德裕

——(787-850)唐朝赵县人,正史翰林学士,观察员,兵部左侍郎,左侍郎。在唐玄宗时,因遭到李宗民、牛桑如集团的白敏及其同党的排斥而被流放到海南。

字文饶,唐朝赵县(今河北赵县)人。出生于山东贵族家庭。祖父李启运是德宗朝的官员,父亲李继孚是宪宗朝的两位宰相,曾大力赞助宪宗朝。少年时聪慧过人,文章写得极好,但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不屑与进士同流合污,很快就以门下之影为官,编官为校簿记员,后来又官至翰林学士、按察使、巡抚、兵部尚书、宰相。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二月,李德裕被文人任命为同平章(即实际宰相)。这一时期朝中党争激烈,李德裕因反对奸臣李逊等人为谏臣而得罪文人。大和八年(834年)十一月,贬为镇海节度使。公元五年(840年),唐武宗即位。九月,李德裕成为门下侍郎,再次与平章共事为丞相。入阁前后六年,深受武宗信任和重用,使他得以充分发挥政治才能。执政的六年是他政治生涯中最有成就的时期。诸侯割据、党友之争、宦官专权是中晚唐的一大政治特征。在此期间,破北方回纥,会昌三年(843年)击退回纥入侵,收复幽、燕两地,维护北方边境稳定;会昌四年(844年),他又一次拨乱反正,志在必得,平定了我们的赵一特使刘振及其部将的叛乱,使那些不服从朝廷政权的人——相继臣服。李德裕在位期间,发挥了图书大省的突出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宦官的权力,使动荡的唐朝相对稳定,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唐朝后期,派系纷争激烈。李德裕是他的党的领袖,而以牛桑儒和白敏中为领袖的对立的牛党则长期竞争,互有胜负。会昌六年(846)三月,武宗驾崩,其叔陈丽即位为玄宗,起用白敏中为丞相。四月,李德裕被贬为靖南节度使,大中二年(公元848年)被贬潮州。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李德裕从洛阳南下,赶到潮州。李德裕执政期间,对朝中亲信恨之入骨,提拔冷峻质朴的孤立无助者。李德裕被贬崖州的消息传开后,许多文人吟诗作赋,产生了“八百里孤寒泪,一会儿南望莉雅州”的诗句,可见文人对他的怀念之情。

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正月,李德裕到达崖州(今海口),开始流亡生活。在他被贬为悬崖州期间,他的处境和生活极其艰难。他曾在给表弟姚泰的一封信中写道:“开荒弃物。”虽然是有血有肉,但是没有有声读物。我知道了一辈子,也没有答案可问。”“资源枯竭,家事卖光,八个人深感尴尬,经常绝食。我又穷又累,整天饿着肚子。但如果你讨厌你不在的那些年,那你一定是个有风度的鬼。"

李德裕虽被万历所弃,身处逆境,贫病交加,生活艰难,但他仍然关心着唐朝的国运和安危。他常常登上崖州塔,环顾四周,只见青山环抱,一片荒凉。他不禁心酸,想到自己已经远离朝廷。我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再为朝廷出力,就写道:“独望帝都高楼,飞鸟半年,青山似似。”在居琼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依然不忘写书,一共留下了40篇《穷愁》。

李德裕被贬为贞德,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相传李德裕算命时,有一天晚上梦见一位老人对他说:1979年我们将在万里之外相见,他真的死在了远离京都的流放地海南,享年63岁。关于李德裕之死还有一个传说: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十二月十日,他到城南一个小院,遇到一个在墙上挂葫芦的老人。贫病交加的李德裕问他有没有药。老人答道:“人皆骨灰耳,臣子皆因党友之争而死。他很穷,很可怜,就把骨灰存放在这里。李德裕当晚回到公寓,因心痛去世,享年63岁。

生活在为官、尊、文、武、玄宗六朝的李德裕是一位开明进取的政治家。在晚唐政治混乱的时代,宦官专权、任人唯亲、割据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他能够奋发进取,采取一些有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动荡的唐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他被贬谪海外,但仍记得著书立说,也为海南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一代名士因朋党而“北成功,南葬”,实在可惜。主要作品有《慈柳家旧闻》、《会昌一品集》等,代代相传。

李刚

-(1083-1140)福建邵武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北宋末年一位有魄力有才华的宰相,因被奸臣陷害而被流放到海南。

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李纲被任命为太常邵青。同年,10年6月,宋朝北部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破约,大举进攻宋朝。在宋朝大将郭的带领下,长驱直入,直取北宋都城开封府,北宋一半的河山落入金人之手。宋徽宗叫来世上勤王的老师,准备逃往南方。同年12月,在李纲的坚持下,惠宗为了钦宗,把皇位传给了太子赵桓,次年改名靖康。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游牧民逼近东京,惠宗仓皇出逃,钦宗也要南下。李刚站出来坚决反对逃跑,认为“今天的计划是打击整顿军队,提高嗓门,巩固民心,为勤王之师坚守。”在京城军民的呼声下,钦宗被迫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副部长),负责防务。在李刚的领导下,东京军民积极抗金,击退了游牧民族的进攻。金军撤退后,李刚被任命为枢密院事。同年4月,惠宗回到首都。六月,李刚被任命为特使,前往河北、河东路了解枢密院情况,为解太原之围而离开朝廷。与此同时,钦宗给傅玄的副使写了一封信,让他们直接服从朝廷,让李纲根本无法指挥军队。8月,李刚被召回北京,9月,被停止了解枢密院的情况。165438+10月,金兵再次南下包围开封。钦宗重用李刚。李刚从建昌经长沙到宁江时,奉命率领湖南“勤王”前往援助。途中,都城失陷,皇帝惠宗和皇帝钦宗同时被游牧民族俘虏。宋朝被迫南渡,北宋灭亡。

靖康二年(1127)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被封为应天府,为宋高宗,并将当年改为建炎元年,史称南宋。他把深受人民爱戴的李刚当了总理。6月,李刚被召往朝鲜。刚到不久的李刚立即制定了治国、强军、抗金的十项主张。这就是著名的十议(即议国、巡国、赦辜、违霸、议伪命、议战、议防、议政、议教、议修德)。他给写了一封信,反对和谈,要求承认抗金阵亡将士,并解封整顿军务。他强烈要求严惩陷晋官员,积极支持两江军民抗击金兵的行动。由于李纲的苦心经营,南宋政局逐渐稳定。但宋高宗最终还是听信了黄千山和伯颜的谗言,在八月说:“不要再说了,一个人把国家大事办好。”罢兵后,李纲屡遭贬谪,建言三年(公元1129年)被贬为单州团练助纣为虐,迁居万安军(今海南万宁)居住。同年11月24日夜,李刚和儿子李宗智从广东徐闻渡海。25日,他们在海口登陆,下榻花园亭(今海口德胜沙一带)。三天后,他们被赦免,于12月5日从海口返回。绍兴二年(1132)二月,李纲被任命为湖广宣传大使兼潭州知府。绍兴十年(1140)正月,于十六年(1189)病死于抚州,享年58岁。

在海南期间,李刚到海口祁龙村伏波寺拜祭了两位富博汉将军,并留下了寺碑来记述他的南巡之旅。虽然李刚在海南停留的时间很短,但他在历史上抗击外敌入侵的壮举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这也是海南人民怀念他的原因。

李广

——(1078-1159),南宋越州人,秀才出身,过县令生活,参政议政,学士高级事务。因为强烈反对秦桧,他被贬到海南。绍兴八年(1138)十一月,李参政(副丞相),后由出任丞相。由于李广在朝野有很高的威望,试图利用李来维持他的统治地位。起初,李广看不清秦桧狰狞的面目,所以被他蒙蔽、利用、欺骗。不久之后,当李光头看到秦桧撤走了淮南军并夺取了交战各方的军事权力时,他意识到了秦桧的卖国投降。于是李光头多次在皇帝面前毫不留情地揭露秦桧操纵权力、国家犯错误的罪行是“欲掩陛下耳目、窃国大权、卖国”,并请求皇帝将秦桧斩首以谢百姓,但皇帝一心求和。绍兴十一年(1141),的同谋者万依以“包庇罪”诬告李广。与此同时,53个家庭陷入困境,李广一家藏在万卷书里,也在这场诬告中被烧成灰烬。李光被贬为建宁军副使,迁居滕州(今广西藤县)安置。绍兴十五年(1145),汉奸杨远诬告李广“以写诗讽刺时局,铤而走险,带儿带客往返吴越,邀人写信,震动全国”,再次被贬琼州(今海南琼山)。

绍兴十五年(1145)末,李广从徐闻渡海。面对这个荒凉的荒岛和陪伴他南下的儿子孟博,他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凄凉和怨恨,于是写下了两首渡海的诗。“三年来,藤森守着药炉,却轻飘飘,羡飞。琼山万历乘风,始感粗滑。”退潮一起唱船歌,检查船帆是否去穿梭。但是,如果你胸中没有英雄气概,你就会来到海边看鲸浪。“表达他们对秦桧迫害的不满。到了琼州,李光住在金素寺(今武功寺)。他在《双泉亭》诗的序中写道:“我去甲子,后贬琼山,居双泉六年。"所以留下了《我曾是双泉老主人》这首诗。据说他的儿子孟博病死在金素寺。为此李广写道:“脱尘而作蝉,其形非烟。澹台路将一去不复返,白宇大厦也不会长久。宴依我们古佛,空行你为飞仙。父子之情难割,泪流千回酒泉。"哀悼他失去的爱子。

李广在邛期间,与被贬邛的关系密切。他们常常和颜悦色地写诗、唱歌,“讥笑国家大事”。后被汉奸陆痛斥,绍兴二年(1151)被贬为彰化军(今海南儋州市)。李广从琼州向彰化军转移,途经澄迈童超驿站时,题写了童超亭横匾。到了彰化军之后,警备队的陈石对李广十分敬重,热情接待。陈石邀请李广住在他的私宅“建柏堂”书房。李广迁入后,将“建百堂”改名为“五仙斋”。据《宋史》记载,他在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中,孜孜不倦地“研究论文史,变得游刃有余,年逾八十,文笔苍劲”。这一时期,军城里几乎所有的亭台楼阁都有他的题词、诗词、对联。不久,李广搬出“无尽斋”,在陈石私宅北面建了两座茅舍,取欧阳修《醉亭序》中“野香幽香,花木美,浓荫无数”之意,命名为“秀香堂”。他与当地学生如王开文、杜杰志、许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与他们一起喝酒、唱诗。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留下了200多首诗歌和散文,其中大部分反映了他自己和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感情。《四库全书》的总结曾评价他的诗是“格调高雅,绮丽多彩,一般充满热情,并非独特可爱。”李光菊琼在十年间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其中有许多极具价值,为海南文化事业的发展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遗产。

赵鼎

-(1085-1147)山西运城人,南宋状元,曾任宰相。他因反对秦桧的投降主义而被贬到海南。

四岁时,他失去了父亲。在母亲樊氏的指导下,他通读了数百部经典和历史书籍。靖康二年(1127),任洛阳令时,恰逢宋朝南迁,赵鼎跟随南渡。高宗建炎三年(1129),被任命为右大臣谏,向朝廷提出反对金朝统治的政治意见40条,被采纳36条。在此期间,他反对黄金。绍兴四年(1134),九月,他力劝皇帝高宗“亲启六师,决战于江上”,在大邑镇大败金兵,推举抗金英雄岳飞为主帅,主持收复襄阳(今湖北襄樊),成为千古传奇故事。因“对国家贡献巨大”,在绍兴任左仆射手(宰相)五年(1135),不久又因政见高被贬为绍兴六年(1136)关文典学士。绍兴七年(1137),高宗再次起用赵鼎为左仆(宰相)。他主政后,积极支持岳飞等交战派系的抗金主张,以过人的才干处理了南宋初期的军政大事,一度造成南宋政权的短暂死灰复燃。所以高宗皇帝曾经夸赞他说:“赵定贞为丞相,天使与中兴为伴。”然而,由于高宗只想以偏概全,他非常反感交战各方恢复中原,欢迎回秦的想法。于是,绍兴八年(1138)三月,他又一次用投降派秦桧掌管对方。秦桧恢复右相后,为了迎合高宗皇帝的讨论和主张,避免交战各派的反对,首先把主战的赵鼎推出了朝鲜。绍兴十一年(1140),六月,贬清原军,迁居潮州安置。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秦桧讲和,高宗更加重视和信任他。此时,他封太师、魏国公为左相,独霸朝政,独揽朝政。为了维持和平局面,巩固其政治地位,他进一步排斥异己,迫害主战派,赵鼎首当其冲,再次被贬。绍兴十五年(1145),济阳军(今海南省三亚市)再次降级。

绍兴十五年(1145)夏,赵鼎从潮州贬谪南下,途经雷州时,王媞雷州知府仰慕赵鼎抗金的壮举,热情接待,并“赐假肩”给秦桧,当即把王媞放在全州。九月,赵定南渡至贬谪处,住在三亚水南村裴家中(裴曾任绍兴济阳武将)。按照当时的规定,被降职的官员还是要表扬朝廷的降级。赵鼎在给皇帝的谢表中说“白头归来,余生无多;单鑫没有死,发誓死九次。”他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抗金救国的思想永远不会改变。他的坚强意志也让秦桧感到非常害怕。当秦桧读到赵鼎的感谢信时,也不得不战战兢兢地说:“这老头顽固如初。”。因此,这也导致他迫害赵鼎。他把赵鼎的名字写在家里的一本书上,并且总是试图杀死他。由于秦桧的迫害,在居琼的三年间,赵鼎“深居简出”,所有的弟子和官员都不敢互相询问。在生活中,他更加饥饿无助。这个时候,只有广西帅哥张宗元有时会派人带着一些药品、米酒等生活用品来聊聊生活的困境。被秦桧知道后,立即将张宗元调离桂系,并命令纪阳君每月向他汇报赵鼎在贬谪府的生活和活动情况,使这位老人在生活和行动上彻底绝望。由于秦桧的残酷迫害,此时,赵鼎只能表达他与死亡的斗争。绍兴十七年(1147),派托人到湘黔边境告诉儿子,“齐国要杀我,我死,你受;不行,简直是灾难!”他绝食而死,临死前给自己写道:“乘簸箕尾而归天,壮山河。”意思是他至死不忘国家,抗金救国。赵鼎去世后,“全世界都为这个消息感到悲伤”。爱国诗人陆游看了他的题词,大呼“唉,这不是很好吗?”?赵鼎死后,葬在海南昌江县的古镇庙山。第二年,葬于浙江石门。当灵柩运抵琼州县(今琼山)时,江作了悼词:“只有两人登上屠场,才共患难。当他们放弃南方时,那是生死之交。此事由棺定论,恩特归骨。”

赵鼎死后十年,孝宗继位。因其对国家的功勋,被封为冯国公,作为礼物送给某师,对简忠心耿耿。主要作品有《德泉居士集》、《忠义郑德集》。

胡荃

——(1102-1180)江西吉安人,南宋状元。先后任知县、枢密院编辑、监察少司、活郎、政事顾问、高级管理学士。他因反对与金和谈而被贬海南。

胡荃从小就以善于接触而闻名。宋靖康下午进行了一次课后考试,高宗建严第二年(1128)主动“汤,听民,听天而死”,深得赏识。但因为耿直,在进士中排名第五。这一年恰逢金军大举南侵,渡长江,从湖北直取江西,而当太后玉龙南逃到赣州时,太守杨远已弃城而逃,金军大举围攻赣州。这时,胡荃挺身而出,迅速召集项勇叛军和金军,誓死保护这座城市。击退了金军的入侵,使玉龙太后转危为安。胡荃因护城有功,被提升为程之郎、冀州军法官。绍兴五年(1135),在兵部尚书鲁直的推荐下,胡荃升任枢密院事,主管全国军事文书的编纂工作。绍兴八年,(1138),秦桧接掌朝政。为了迎合的偏心,他派王伦去晋国议和,政治官员孙晋也全力以赴地参加了这次会议。于是,金国以“圣旨江南”的名义将宋朝改名为“江南”,并将高宗皇帝视为“臣子”。消息传开,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遭到朝野的强烈反对。时任枢密院总编辑的胡荃,以大无畏的精神,对皇帝说“你一屈膝,宗祠社会的精神就毁了,百万赤子左手,朝廷随行大臣,天下文人尽被撕裂毁灭。”并大胆暴露了秦桧、王伦、孙晋这些卖国求荣的嘴脸,请求皇上“斩三头,绝大街”。胡荃的《在戊午日,皇帝高宗的印信》得到朝野的广泛支持。来自江苏的学者吴世谷,用一种僵硬的方式背诵他的《舒勤》。曾有一段时间,临安洛阳物价昂贵,到处流传,被称为“天下第一奇书”。

晋国Xi宗拿着几千块钱来求援,看了之后非常震惊。他甚至称“南朝有人,中国不可忽视”,但胡荃的赤诚之心却被秦桧视为“洪水猛兽”。他把胡荃的名字写在他家的墙上,想把他处死。于是,秦桧在绍兴十二年(1142),因抗金英雄岳飞被等人刺杀,再次前往,两次要求将秦桧斩首,后被贬至新州(广东新兴县)。在新南威尔士州,胡荃目睹了秦桧和其他人在他们国家的专制错误和他们伤害忠诚的行为。于是,他写了一首名为《好事将近》的诗:“富贵无心,何必轻忽故乡。”空虚使猿猴感到惊恐和怨恨,使它们怀念秋月。胶囊锥刚出来,时机不太好。想开毛巾车回家,有狼。因词中有“狼在正道上”一句,秦桧被指“谤穷怨望”。绍兴十八年正月(1148),贬为济阳军(今海南三亚)都督。绍兴十八年(1142)春,胡荃从徐闻渡海,在澄迈童超亭登陆,前往边所。当他路过临高县时,县长谢员外热情地接待了他。路过临高博登村时,因天气炎热在茂林歇息,见泉水自地下涌出解渴。从那以后,他就一直不停地打水。后来,伯墩村人戴父子为了感谢的贡献,请宗方题写“经”二字,并刻石纪念。县长方世功也作了笔记,后来成为海南的古迹之一。

到了济阳军,就住在裴的家里。他亲眼目睹了流亡朝鲜的宰相遭到迫害,被赵鼎抗金救国的精神深深感动。因此,他写下了著名的诗歌《哭泣的赵鼎》:“我去我的国家赴死,抗议我独自一人有罪。大人第三姓在海南,我只看到二翁归来。一丘孤冢留穷岛,千人泰山名。既然天地府日渐苍老,中原何时复三关?。他以高昂的激情赞扬了赵鼎敢于“抗倭”的精神,充分肯定了他在光复中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他的精神如泰山一般永恒。

在被流放到济阳军的八年中,胡荃开始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中睡觉。他曾在给侄子的信中写道:“陷在深深的深渊里,太阳和死亡在步步紧逼。”但随着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和与当地人的友好交流,创业的绝望一扫而空。在看守所里,他觉得交通堵塞带来了当地文化教育的落后,于是在自己的公寓里,招收当地学生“天天教书传经,李妙听说了,送儿子上学。”为海南文化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与当地的名人和学者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据《琼台》记载,“陈帝公与靖江木泉往来频繁,名闻遐迩”。陈迪公和靖江是镇压黎族的地方首领。胡荃经常教导他们在交往中要搞好民族团结。于是,在胡荃的建议下,他们在城西南的二里水潭上建了一座亭子,取唐代诗人杜甫之意,命名为“洗兵亭”。他还写诗立碑,反对汉族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屠杀,主张黎族和汉族人民和平共处。

绍兴二十六年(1156),秦桧去世,胡荃迁至衡州。五月离开济阳军回到北方时,他已经是白胡子了。他回头看了看自己曾经生活过的荒岛,百感交集。他想起了比他早一年离开琼北的李光送给他的一首诗,写的是《琼州与李不参政》:崖州之前会发生什么?万山行遇李母,魂疑似叶。停止十年非人梦,虚度一生飘回家。这次旅行的收入更有诚意,我更愿意从大众出发。“诗中印证了他当年反对秦桧,坚持抗金的观点是正确的,即使被贬得远远的,也绝不会反悔。诗人还总结了自己在海南的贬谪生活,有苦有甜。公元1163年,孝宗即位,改名隆兴。就在这一年,胡荃被召回担任朝中大臣,并很快被提拔为活郎。大路上七岁的胡荃(1171)要求孝宗“退休”,回老家写书。孝宗批准了他。临行前,胡荃仍念念不忘收复失地,并劝孝宗“吸取前车之鉴,在仁贤中除邪气,在理财中练兵,怜寡孤独,然后昭告中外。回国后写了《易经》《春秋》《礼记》《礼记》等书。,这些都是献给孝宗的,而孝宗的圣旨就藏在秘书省。惜春七年(1180),他在家乡去世,朝廷特意赠给依桐博士“忠厚淳朴”。主要作品是《安联纪》。

胡荃是一位博学的学者和诗人。他贬谪海南期间,传播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为海南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为加强黎、汉民族的团结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他被海南人民怀念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