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涅的《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是浪漫的还是现实的?

一般认为,从1824年到1828年,海涅游历了祖国许多地方,游历了英国、意大利等国。由于广泛接触社会,他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写了四篇散文游记。正是这四部游记的完成,海涅在思想上成长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在艺术上,海涅从描写青年时代的个人经历和感受转向了探讨社会现实,从浪漫主义转向了现实主义,《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属于现实主义。但是,也有不同的看法。下面这篇文章供你参考!!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属于什么流派?

邵长坤江苏响水中学

最近在一张试卷上看到这样一个题目。《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是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作品:“忧郁的眼睛里没有泪水。他们坐在织布机旁,咬牙切齿:德国,我们在织你的寿衣,我们在织三层诅咒——我们织,我们织!”这应该属于哪种文学体裁?

A.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现代主义d .荒诞

答案是“b现实主义”。

我怀疑这个答案,我从网上查询了一下。这个问题最早出现在2008-2009学年徐州高三第一学期历史考19号,之后出现在北京高考网09高三历史考19号,被很多学校采用。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流派最容易混淆。从时间上看,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末,而现实主义文学运动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在19世纪中期成为欧洲文学的主流。两种文学思潮的影响一直存在至今。从内容上看,两个文学流派都是不满社会现实,批判资本主义秩序。

区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必须从各自的风格特征入手。

“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是: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表达,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习惯于对比和夸张,想象力丰富;大多忧郁多愁善感。“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是:力图再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面貌,深刻剖析现实社会的矛盾,揭露和批判社会黑暗和丑恶。

浪漫主义不注重对生活对象的真实描写,而是力图表现理想、主观愿望和对理想的激情,遵循理想化的原则。浪漫主义文学创造的艺术世界是一个想象的、超现实的、主观的世界,表达的是一个人的感情和主观愿望。现实主义强调文学对现实的忠诚和责任。现实主义文学希望真实呈现社会存在的真实状态,追求客观,同情底层民众。

对照上面的分析,我们来看看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这首诗。修辞上,“三重诅咒”体现了排比。“此处花未开先毁,腐肉粪喂蛆”之类的句子,显然是隐喻和夸张。“腐肉”和“粪便”是德国封建专制的隐喻,“蛆虫”是各种剥削者和寄生虫的隐喻。《无泪》和《咬牙切齿》刻画了工人对社会压迫和剥削的痛恨。随着织布机有节奏的运转,纺织工人的感情奔涌而出。诗中用了十二个“织”,反复出现,“织”字紧随其后,让被诅咒的感情始终在最后。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德国反动统治者的诅咒,以及埋葬那些丑陋的人,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工人阶级的美好祖国的愿望。在这首诗中,作者借纺织工人之口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愤慨,并运用了比喻、夸张、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这种情况不是社会的真实状况。据此,完全可以得出这首诗属于浪漫派的结论。

为什么命题者认为答案是现实主义?一个可能的错误是,现实主义文学是19年30年代以后兴起的,诗是1844年写的。实际上,这两个学派在时间上是交叉的、平行的,甚至是结合的。海涅是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同年写的德国童话,采用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被归为“浪漫主义”。第二个可能的错误是,这首诗写于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之后,工人的斗争是针对德国资本家的,所以符合现实主义兴起的背景。实际上,浪漫主义不仅“反对资本主义社会残余的封建因素,而且揭露资产阶级本身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三参考书第318页)。诗中没有直接批判资本家,而是诅咒“上帝”、“国王”、“祖国”、“旧德国”,从整体上批判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

判断文学作品的体裁,必须重视这些观点。1.某个历史时期可能存在一种文学体裁,但不代表只有一种体裁,很多体裁往往是并存的。2.某种文学体裁在某个历史时期可能占据主流,但不代表这种文学风格只存在于这个历史时期。3.一部文学作品本身可以融合几种体裁。4、一个作家的写作风格往往不是单一的。判断一部文学作品的体裁,只能依据内容本身,而不能依据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