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兔头”引发的“肉”话题

前几天发表了《大同兔头及其他》一文。根据朔城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中心2022年公布的《山西朔州关帝元代壁画墓发掘简报》中对壁画的描述“一人双手捧盆,盆内筑一黑兔头”,证明元代有“以酒食兔头”的习俗。

后来我又搜索了更多的相关资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媒体对这幅墓葬壁画内容的说法并不统一。有媒体称“使者举着黑兔头”;《中国文物报》在2020年6月5438+2月65438+8月8版刊登了考古发掘总结,其中提到了壁画上的服务员:她手里拿着一个“黑猪头”!再看看其他媒体,有的报道是“捧着黑猪的头”;有的还引用考古项目负责人的口述——当然,其他一些媒体引用负责人的时候,还是“抱着黑兔头”。这就更有意思了!“猪头”和“兔头”区别很大。

这个墓的壁画是一个民间画师画的,他的技术有点差,画的很笨拙。服务员端着的食物确实很难准确识别;而且考古发掘的现场条件、明暗、观察角度的差异,可能造成了暂时的鉴定问题。但是,作为一个专业的考古学家,在《文物》杂志或《中国文物报》这样的专业报纸上发表专业的考古报告或文章时,不应该模棱两可,差别如此之大。

通过对壁画照片的仔细观察和琢磨,我们仍然可以从传令兵手持食物的外观和大小得出“侍者手持一个‘黑猪头’”的结论。把“猪”说成“兔”显然是误判!

兴县圪垯上乡牛家川村发现的元代石板壁画可以佐证“猪头”说。

2005年6月,工作人员在牛家川村居民家中收集了一批墓葬被盗后留下的石头壁画。板岩壁画的色彩线条至今仍保存完好,人物形象内涵丰富,体现了一定的时代和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强烈的生活化内容和绘画艺术感染力。2008年收藏于山西博物馆。

有六幅石板壁画,整体保存完好。图片的内容是主人家居生活和旅行的场景。他们是一对并排坐着的情侣,两趟,两席,一席。

图2中跳过了其他内容,但只准备了宴会。画面由四个服务员和一张长方形的桌子组成,长方形桌子的外围涂有赭色。四个服务员穿着无腿或盘腿的锄头。从左至右,三人依次穿着圆领灰、赭色、黄色长袍,手捧托盘,托盘内分别盛有食物(如猪头)、都禄瓶、碗,以作供品。其中,左四个跟班穿着右手的衣服,手捧托盘,摆放着玉壶和春瓶。回想起来,他们好像是在宴会前的现场。桌子上,三个短短的圆形盘子里摆满了食物,如馒头、小笼包、水果等。,高柄杯或倒置或直立,有两个莲盖鼓肚壶和一个壶(见图)。

这个场景,人物,动作,神态,家具都和朔州壁画墓的壁画里表现的差不多!只是这里盘子里的东西颜色比较浅,但放大来看应该是个“猪头”。说明这种壁画是一种习俗,用来表达死者家庭的富贵,祈求富贵。我认为:据此,朔州壁画墓中的壁画应明确认定为“猪头”!

只是朔州官厅墓壁画中的猪头有点小,理解为“乳猪头”是合适的,说“炖乳猪”的来历也是有道理的。

问题是,元朝吃猪肉吗?

据文献检索,从先秦到汉代,猪肉和牛羊肉合称为“狱”,用于祭祀。《礼记》“皇帝吃饭太快,牛羊貘一应俱全。诸侯吃牛,大清吃羊,大夫吃貘,士吃鱼,吃菜。”当时除了祭祀,只有国君和卿大夫才能在餐桌上吃肉。这里的“貘”是猪肉。礼记?知望曾记载:“诸侯不无故杀牛,大夫不无故杀羊,士不无故杀狗,庶人不无故吃宝。”在中国新年假期或庆祝活动期间,低级官员和底层人民可以吃一些猪肉。《盐铁论》记载:“非乡饮酒,肥蜡,祭无酒肉”。牛是生产工具,一般禁食。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用羊做肉,猪肉等等。

秦末鸿门宴上就有这么一座桥。樊哙冲进帐篷救刘邦。项羽见了,感兴趣道:“壮士,赏他一杯。”匡...马上喝,“给它一个肩膀。”樊哙以命肩,盖盾于地,加肩,拔剑吐之。樊哙吃的是生猪肉。多好的男人!这也说明当时猪肉并不流行,不是上流社会的食物。项羽想在鸿门宴上作弄羞辱樊哙。想象一下,在酒席上,主人家给你一大杯酒一口气喝完,让你吃不切的生猪肉。这能算是对人的尊重吗?——幸亏樊哙卖过狗肉,熟悉刀法,不然不知道怎么吃!

不过汉代就有关于养猪养羊的记载。史记?《货殖传》载:“泽中千尺”“羊千尺”。猪和羊的腿数加起来是1000条腿,是250(头)。说明当时养猪养羊比较普遍。

魏晋南北朝时期,羊肉仍然是餐桌上的主要肉食。《洛阳记·伽蓝》说:“羊是陆地上最多产的”。南北朝至唐代,羊肉的饮食文化依然时尚。唐代文人描写最多的肉是羊肉,猪肉显然对社会上层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到了宋代,羊肉作为主角,被皇室和文人充分发挥。在宋真宗,御厨每天宰杀350只羊,仁宗280只,英宗40只,宗申也引进了猪肉,但御厨一年消耗的羊肉总量是“434463斤4两”,而猪肉只有“41,365438斤”。羊肉真的是餐桌上的上等肉。宋初《太平广记》集前代文献之作。据统计,有47次提到羊肉,占所有提到的肉类的44%。也有佛教住的人吃羊肉的记载;猪肉只有12,占比11%,真的是“配角”。发生率低的原因是上层社会对猪肉的鄙视。苏轼在《猪肉颂》中,把猪肉称为“贵者不肯吃”、“贱价等污”。但正是这种“贱土”的特性,让猪肉在民间大行其道。著名的“东坡肉”也是东坡先生因为觉得猪肉难吃而改良的。大家族一般自己不吃猪肉,但是他们的仆人或者人会把猪当肉吃,猪肉是下层阶级的食物。

从宋中后期到元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有余粮,养猪发达。另外,养羊量减少,羊肉价格上涨,统治者对羊肉的需求更大。虽然这个时候猪肉还是低档肉,但是在餐桌上逐渐有了一些地位。描绘北宋末年都城开封情况的《东京梦》中写道:“即日起(南浔门)只准民宰之猪入京,每日至夜,每团驱逐数万人,不许有乱行之人。”开封每天要消耗一万多头猪,被人贩子从四面八方买来送到东京;有多少屠夫屠宰这些猪,有多少猪肉商贩给老百姓送肉。由此可见民众对猪肉的巨大消费。

南宋时期,猪肉消费增加。宋代诗人吴在《梁璐梦》中写道,临安的肉市在岜北的绣衣坊。“巷子里两条街都是屠宰场,每天杀几百人。”杭州城内外卖肉的摊位数不胜数:“每家店挂成猪,不下十面。”午饭前,肉卖完了。“人口密集,吃的人都死了。”

元代著名的凯尔?波洛还提到浙江有很多猪。还有一种说法是,元朝统治者严格控制肉-羊肉,这使得猪肉逐渐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肉类来源之一。

以上信息表明,宋元时期,猪肉的需求量和出栏量不断增长,猪肉逐渐成为中国老百姓餐桌上的肉类主角。

明代一本宫廷食谱记载,用羊肉5斤,猪肉6斤。说明明初羊肉的地位已经开始下降。明朝中后期,根据光禄寺留下的宫廷记录,用猪18900头,羊10750头。虽然羊肉依然占有一席,但猪肉显然已经成为社会上层餐桌的主角。

到了清代,红薯和玉米的逐渐普及,迎来了猪肉的大规模普及。香料的大量引入使猪肉食品味道更好。据记载,乾隆四十七年举行的一次宫廷宴会,共用猪肉65斤,猪肘子3个,野猪肉25斤等猪的部分!

猪肉作为主角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作为一种丧葬习俗,猪象征着财富和地位。从新石器时代的葬猪到后来的“三祭”祭祀,玉猪、青铜猪、石猪、木猪、三色猪、陶猪等。用玉或其他材料陪葬,还有陶猪圈、猪圈,一直保持不变,后发展为绘画用墓,由简到简。

说到这里,元代吃猪肉就清楚了。

特此收回《大同兔首及其他》一文的考古部分。既然壁画中的手不是兔头而是猪头,那就可以撤销了:可以证明“早在元代,混杂在土地上的居民就有用酒吃兔头的习俗”。但继续保存:元代有“酒吃兔头”的结论。元代吃猪肉应该不成问题,炖烤乳猪自然也是。那么,炖、烤兔头应该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