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李桂康

1975年3月,李贵康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走上了虎门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的岗位。当时政治上“阶级斗争是纲”,经济上“粮食是纲”,经营模式是计划生产,集体调度,集体分配。李桂康从“三通”(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中了解到,虎门虽然是鱼米之乡,但生产力落后,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薄弱,农民不富裕,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非常困难。虎门新联村,集体资金买不起一台中型拖拉机。李桂康亲自到东关县政府,诚恳地表达了这个水库安置村的实际困难。县长莫干勤立即给新联村免费调拨了一台拖拉机。当这台拖拉机进村时,所有的村民都欢呼起来。李桂康和村干部商量,水库周围的土地确实不适合种水稻,不如种花生。李桂康和农民们算了一下,一亩花生的价值是水稻的2到3倍,花生秧还可以改良土地,榨油后的花生糠可以喂猪。李桂康把这个想法汇报给了“蹲”在虎门的县领导。在得到默许后,他立即在200亩稻田中重新种植花生,获得了丰收,农民的分配也有了明显的增加。就这样,以点带面,一场突破计划经济束缚的土地重组改种的农民生产运动逐渐展开。一些长期被淹的低洼地被变成了鱼塘,养鱼、养猪、养鸭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生态链和食物链。而且靠海淤泥很深的土地已经种上了甘蔗,农民在土地上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但在计划经济和“以粮为纲”的年代,要做好这些事,尤其是领导层,并不容易。除了土地改制之争,还有农民副业之争,村办加工企业之争,等等。

虎门北栅村有一户农民叫陈林。他们一边参加集体劳动,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养蜜蜂,受到了驻村公社干部的严厉批评。理由是私人收入是“资本主义尾巴”,应该彻底割掉。养蜂不是做正当生意,而是专心做私人生意。参加集体劳动就“旷工”。李桂康了解到这个农民很能干,很勤快,也不影响他参加集体劳动。事实上,这位农民当时处于半失业状态。李桂康在公社党委会上大力支持养蜂的农民,于是有班子成员投诉他。

如果说虎门引进的太平手袋厂是65438年8月至0978年8月中国第一家镇办“三补”企业,那么可以说虎门引进的龙岩村假发厂是中国第一家村办“三补”企业。现在虎门镇是虎门公社和太平镇合并而成。镇里可以搞“三供一补”。村里能搞吗?这引起了一段时间的巨大争议。虎门龙岩村党支部书记张根据在港同胞的要求,在党支部开了一个讨论会,让他回老家办一个假发厂。结果遭到一致反对,还被公社“驻片”(隆安和北栅同属一片)领导批评,理由是张西家境不好,不能让地主阶级的孝子、孙子回来剥削贫农、中农;其次,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不能变成厂房;第三个龙眼村是农校的一面红旗,不能插资本主义的黑旗。当时李贵康正在广州参加省委组织部的读书班,年轻的支部书记大受委屈。他含着泪,长途跋涉来到广州找到李桂康,请假回来处理这件事。

龙岩村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也是搞单季稻。此外,山坡边上还种了一些红薯和木薯。经济非常落后。村里一个主要劳动力的分配,每年只有300元。如果按照合作合同办厂,一个进厂的农民一个月300块钱。一个月等于一年的收入,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农民都希望自己能用这笔收入脱贫。

恰逢其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心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李桂康召开公社党委会议,组织学习全会精神,结合龙岩村建立假发厂进行辩论。驻地领导坚持以上三条理由,但多数党委认为,过去我们长期搞政治运动,搞阶级斗争,搞单一经济,农民不可能富裕。现在我们有了三中全会的精神。为什么不能突破旧的思想枷锁?一些党委说,张西的家庭背景不好是上一代人的事情,他回来是做生意,而不是搞破坏。在农校不能越来越穷。有一条致富之路。为什么我们不能试试呢?经过两天的讨论,李贵康集中了大部分人的意见,坚持让龙岩村与港商合作开办假发厂。如今,龙岩村已建立外资企业130多家,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因为几件事的争论,李贵康与个别党委成员的积怨加深了。为了班子的团结和顾全大局,他要求县委把他调离虎门公社。后来,李贵康被调到沙田公社当党委书记。

沙田公社位于珠江口岸边,水网密布,河流纵横交错。在这里,李贵康仍然坚持结合实际进行改制。首先,在不适合种水稻的地方种甘蔗,达到10吨甘蔗的高产。当时农村开始搞承包,但县里还没有实行工商承包。李桂康尝试把集体饭馆承包给一个农户,不仅不亏,还让公社有了固定收入。由于公社经济薄弱,李桂康发动农民修路架桥,使大部分自然村通上了公路。我在沙田工作期间,时任县委书记的李进伟同志对李贵康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我荣立一等功,晋升一等工资。1984年4月,县委提拔他为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