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张海迪的名言

张海迪简历

张海迪,女,1955年9月出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作坊式一级作家,第九届、十届政协委员,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五岁时,张海迪患上了脊椎血管瘤,截瘫。正因为如此,她从来没有上过学。从小,她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被送到聊城莘县的一个贫困村。但她并不畏惧艰苦的生活,而是用乐观的精神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上课,并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村民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免费治疗了一万多人,受到人们的热烈赞扬。

从65438年到0983年,海迪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不屈不挠的毅力克服痛苦和困难,不懈地进行创作,为文学而奋斗。迄今为止,她出版的作品包括:《轮椅上的梦》和《陀螺》。散文集《飞鹅》《窗户开向天空》《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滨诊所》、《新学校里的丽贝卡》、《小米勒之旅》、《莫多克――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反响,小说《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和韩国出版。

1992中国作家协会庄重文文学奖;

1994首届全国争创文明进步奖小说一等奖;

1997国家“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8获得山东省“优秀项目奖”和“山东省十大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8第二届全国争创文明进步奖图书奖、个人特别奖;

1999全国第三届优秀女性读书奖;

1999全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

2002年6月5日至10月,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小说《最高层》列为十六大重点读物。

5438年6月+2002年2月,《The Top》获第三届全国文明进步奖图书奖。

5438年6月至2003年10月,《极限》获得中国出版集团首届图书奖。

2003年6月5438+2月,极限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少年优秀阅读奖。

从5438年6月到2003年2月,托普获得了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2003年6月+2月,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1991年,张海迪在接受癌症手术后,以不屈的精神继续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努力学习哲学方面的研究生课程。通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中的残疾人》。1993通过吉林大学哲学系研究生课程考试,通过论文答辩。被授予哲学硕士学位。张海迪用自己的勇气证明了生命的力量,就像她自己说的:“和所有立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辛的探索当成了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开辟了一条进入知识海洋的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也做了很多社会工作。她用她的演讲和歌曲激励了无数青少年取得进步。她还经常去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农村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残疾儿童治病读书,为灾区儿童捐款6万多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号召全社会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和帮助残疾人,鼓励他们自力更生,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海迪先后三次应邀出访日本、韩国举办讲座、音乐会,她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激励着不同国籍的人们。65438年至0995年,她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年,她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之一。

张海迪被授予各种荣誉称号:

1981年被评为莘县广电局先进工作者;

1982获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2获聊城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2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3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3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山东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中共宣传部授予“优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称号;

1990山东团市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1中国残联授予“自强模范”称号;

1992济南市政府立下大功;

1993,全国妇联授予“妇女劳动模范”称号,再次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5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模范党员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被日本NHK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年,她入选新华社《环球》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0位世纪女性”。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勇于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张海迪当选为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联主席团成员、山东省残联副主席、山东省青联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岗位和社会工作中不断自强,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榜样。她是中国一代年轻人的骄傲,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很小的时候,她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有很多美好的梦想。其中,她最大的梦想就是上学,却始终没有机会走进校门。

为什么?原来,5岁时,她因为脊椎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成了残疾儿童。但是,面对残酷的命运挑战,她没有感到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毅力与病魔作斗争,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她就是张海迪。虽然没有机会进学校,但她能够努力学习,读完了中小学的所有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还读了大学和研究生课程。后来,她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英文作品,创作了《一扇向天敞开的窗》、《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作品。

44岁的病痛一直折磨着张海迪。但她一直坚持,单凭这种精神就能写出感人至深的书!

如果是你,你会觉得很痛苦,甚至想哭吗?但是,为了追求梦想,张海迪从来没有哭过。她说:“这些年我从来没有为自己的病哭过。让我流泪的是那些热心关心我的人!”"

那么,张海迪是如何坚持下来,自学成才的呢?接下来,我会告诉你。

玲玲是谁?

你不知道,是吗?我告诉你,玲玲是张海迪的小名。

1955,张海迪出生于山东济南。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快乐活泼,整天蹦蹦跳跳。

可惜,蹦蹦跳跳的时间那么短。

不到6岁,小玲玲突然生病。妈妈抱着玲玲,坐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等待医生的检查。看完病后,玲玲感觉妈妈的腿在抖,但不知道为什么。

玲玲怎么了,这么可怕?她患有脊髓血管瘤,这是一种复发性疾病,非常难以治疗。五年时间,她做了三次大手术,摘除了六块脊柱板,最后截瘫。就这样,曾经天真活泼的玲玲只能整天躺在床上。

看着伙伴们开心地一起跳橡皮筋,开心地一起背着书包去上学,玲玲幼小而脆弱的心被痛苦压垮了。幸运的是,在听说玲玲的不幸后,她的老朋友经常来看她,并告诉她学校的情况。

玲玲住在一栋红色的三层楼房里。当她坐在窗前,望着窗外路过的孩子们的身影时,她是多么羡慕啊!到了上学的年龄了,玲玲只能呆在家里。她也想上学!

玲玲从窗口听到,“我怎么忘记带伞了?.....唉,我怎么会忘了我的书包!”我觉得很难过。她很想感受和他们一起上学的快乐,在雨中奔跑的清凉...然而,这一切都是梦。对于玲玲来说,只能是坐在轮椅上的梦想。有一天,玲玲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欲望,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去上学!”"

虽然玲玲很坚决,但是她的条件是无情的。每当疾病折磨她时,坚强的玲玲不流泪。当疼痛真的很厉害的时候,为了分散注意力,她猛拉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代替另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拔的头发可以编成辫子了。她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啊!

对玲玲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所学校,聪明好学的玲玲学到了很多知识。在所有的课中,玲玲最喜欢学语文。她10岁还能看小说。虽然她学习努力,但她并不气馁。她非常喜欢读丹娘和舒拉的故事。

除了语文,玲玲对其他课也很专心,一点也不浪费时间。整个童年,她以顽强的意志努力学习,始终用心对待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自学了中小学的所有课程,实现了“坐在轮椅上的梦想”。用玲玲自己的话说,她并不为自己的童年或那些美好的时光感到羞耻。

在那里,张海迪度过了15年。父母、朋友、朋友的爱,也让张海迪更有信心面对未来。

1970年4月,张海迪跟随父母,乘坐大货车来到莘县十里铺上楼村,开始了他的农村生活。

一开始,张海迪觉得农村很陌生。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非常艰难。但是,在那些淳朴的村民身上,张海迪感受到了更多真实而朴实的爱。

刚到莘县的那天,天空晴朗,天上的白云像大棉花。很快,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围着张海迪跑过来,争先恐后地问:“玲玲姐姐,你是城里人吗?你的脸怎么这么白!你的腿怎么了?”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张海迪笑了,慢慢地给孩子们讲她的故事。

仅仅过了半个月,张海迪就和村民们相处得很好。邻居们争着给玲玲家送红薯、咸菜等东西,还为她做了一个木制轮椅。

孩子们愿意推着张海迪出去散步。男孩说:“玲玲姐姐,我来推你!”男孩抓住它说:“我推,我推!”!" "几经争论,孩子们轮流推着他们来到了地里。

为了回报这些简单的爱,张海迪也想为大家做点什么。于是,她开始在昏暗的油灯下研究医学书籍,并让父亲给她买了体温计、听诊器和针灸用的银针,成了一名坐在轮椅上给人治病的乡村医生。

张海迪在莘县生活期间,诊治过万余人,针灸技艺在当地小有名气。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由于经常依靠轮椅看病,她的肋间神经总是感到剧烈疼痛,脊椎甚至弯曲成“S”形。但为了治好村民的病,回报他们的爱,张海迪始终坚持。

知识是财富。忍受病痛,努力学习,张海迪终于有了自己的财富。有了这笔财富,她终于自学成才,取得了成功。

1981年65438+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张海迪事迹;1983年2月,张海迪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还获得过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65438年至0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滩诊所》、《小米勒游记》、《丽贝卡的新学校》等英文作品,创作了《追寻生命》、《轮椅上的梦》、《极顶》等作品,其中《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韩国出版。

1993年4月,张海迪获得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7年,张海迪被日本NHK评选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她的事迹被传遍世界...

面对这些荣誉,张海迪并没有停止追求。虽然她已经在轮椅上生活了44年,但在这44年里,她从未被病魔击倒,一直向上奋斗,从未放弃每一分钟的努力,也没有虚度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今天,当我们读到张海迪写的那些散发着墨香的书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健康的灵魂,感受到的是藏在其中长达44年的爱。比起那些不珍惜生命的正常人,张海迪更热爱生命,更顽强,更勤奋。对于张海迪来说,知识是一种财富,但自强不息才是更珍贵的财富。有了它,我们可以克服一切困难,把爱传播到全世界。

一个在黑暗和孤独中长大的女人,像一朵美丽的花,用她特有的芬芳,为光明世界的人们打开了遮眼的屏障,让迷失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知道了生命的真谛。海伦·凯勒是生长在黑暗和孤独的土地上的美丽的花朵。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和社会活动家。她用尽所有的力量,为盲人的教育不懈努力;为了维护人类和平,她用自己的言行反对战争;她是马克·吐温、卡内基和电话发明者贝尔博士的好朋友。她一生创作了14部作品,她的自传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她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20世纪十大美国英雄之一...然而,在她的88个春秋里,她熬过了87个没有光明,没有文字的孤独岁月,因为海伦是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弱女子。

翻开海伦·凯勒的自传,不是悲凉悲怆的挽歌,而是一片美丽的圣地,充满了世界上最绚烂的色彩,那里有一曲赞美生命的华尔兹。在海伦童年的记忆中,一切都是美好和幸福的结合。感受野葡萄的香味,抚摸可爱的小贝壳,甚至手指被荆棘刺破的意外,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都让海伦很开心。

童年对海伦来说充满了新奇和欢乐,因为身体上的残疾让她更渴望用仅有的嗅觉和触觉去感受自然、生活和一切她能感受到的东西。她热爱生活,积极吸收生活中每一天带来的惊喜。

海伦·凯勒的少年时代也是她的学生时代,那是一段艰难的时光。因为身体上的自由,海伦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代价才能获得一点点的收获。当时她想去哈佛大学的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这对于一个师范生来说都是高不可攀的,更何况是海伦这样的残疾女性。海伦曾经想过放弃,但她热爱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实现梦想的决心支撑着她不断走向困难。这是一个痛苦而艰难的阶段,也是即将绽放的美丽花朵的前奏。

大学是海伦·凯勒思想的乌托邦时期。在阅读大量书籍的基础上,海伦开始接触社会,感悟人生。她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为知识而奋斗,为人类社会贡献了一点。她常常想:这个世界上总会有那么一两件事适合我去做,也只有我能做到。但这是什么呢?

此后不久,海伦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那就是盲人教育。为了这个事业,她勇敢地挑战自己学会说话,真正站在讲台上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暖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海伦用动人的演讲呼吁和平反对战争,用伟大的行动感动了所有热爱和平的人们,震惊了全世界。

海伦的生活既平淡又精彩。平淡是因为她身体上的缺陷,她无法拥有常人的多彩人生,精彩是因为她用平淡的人生写出了让世界惊讶的人生。

热情、真诚和坚持不懈是海伦一生的信念,海伦在人们无法想象的困难中演绎了自己精彩的一生。环顾四周,我们并不以自己健康的身体为荣。金钱的获取,私欲的满足,成为很多现代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读完海伦的人生经历,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对人生目标的思考,还有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海伦给我们的启示可能不在于如何为人类做贡献,如何维护和平,反对战争,而在于海伦给我们的思考是一种自我生存的态度。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早已认真思考过一个人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每一天,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如何对待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

伟大事业的成就,往往不是靠伟大的行动取得的。从海伦的一生可以看出,伟大是在平凡中孕育出来的。我们不需要伟大的事业来装扮生活,我们只需要平凡而丰富多彩的生活。海伦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事实。热情,真诚,坚定的信念,会让人生无与伦比,灿烂辉煌。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怪的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名字,它给这个明亮的世界带来了不同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