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概论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概论

因为家庭原因,留守儿童从小缺乏关爱,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关爱。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会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对他人的态度。以下是我整理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介绍。欢迎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群体。本文对留守儿童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其在焦虑、人格、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整合,从而进一步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其中,父母、监护类型、留守儿童性别、学校和社会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强化家长的教育责任,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建立相关的社会关怀体系,提高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都可以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一.导言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出现了一个特殊的产物——留守儿童。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往往他们大多缺乏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导致他们身心不健康。比如,无法享受正常的家庭支持、关爱、教育,让留守儿童成为“弱势群体”。

二,留守儿童的概念

1994首次提出了“留守儿童”的概念,是指“父母在国外工作、学习,但被留在家里的儿童”。目前,我国对“留守儿童”的概念存在诸多分歧:一是留守年限的划分;第二,留守儿童的年龄划分;第三,父母外出的划分。大多数研究者[1]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应该是“父母或一方从农村迁到其他地区,而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因而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三,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

1.心理健康(SCL-90)。李宝峰等[2]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强迫症状、躯体化、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焦虑、偏执、恐怖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P

2.焦虑。刘正奎等人[4]通过相关研究得出结论,留守儿童的状态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同时,留守儿童个体焦虑水平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第一,父母离开儿童时,年龄越小,焦虑水平越高;第二,焦虑水平的高低还与父母和孩子接触的频率有关。龚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特质焦虑上没有显著差异。张顺等[6]对安徽省某县两所农村小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3.个性。樊芳等人[7]通过建立对照组的实验方法和使用16PF分别发现留守儿童在稳定性、合群性、自律性和轻松性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但紧张、世故和焦虑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赵红等人[8]以EPQ人格问卷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为调查工具,对控制组和留守儿童组进行了性别比较实验。留守组男女在行为、外向性、智力和学校情境、神经质、自我意识和合群儿童总分六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对照组男女差异仅体现在行为因子上。程绍贵等人采用MHT和EPQ量表测验,并与常模比较,得出留守儿童的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同龄常模,主要体现在精神质、外向性和掩饰性因子上,留守女童的得分显著高于同龄常模。

4.行为。周宗奎教授等人认为,留守儿童在行为上的主要问题有:自由、不听话、结伙、打架、赌博、盗窃。程良道(2005)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学习适应不良、逃学、厌学、小偷小摸、人际关系紧张、退缩行为、冷漠、内向、攻击性行为、任性、孤独、失落感、无用、无价值等问题。多份报告显示,现在的未成年犯大多是早年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其中留守儿童占了很大比例。

5.人际交往。因为家庭原因,留守儿童从小缺乏关爱,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关爱。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会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对他人的态度。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很少与人交流,出现问题时一般不会想到主动找别人倾诉。久而久之,他们往往会变得沉默寡言,对他人漠不关心,难以接近他人,对他人的事情漠不关心,也从不主动向他人提及自己的事情。这样的态度会影响他们与他人的正常交流,往往人际关系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对他人的冷漠,直到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

6.其他方面。留守儿童中潜伏着巨大的心理危机,他们大多表现出比普通人更为突兀的性格、行为等特征。比如他们经常为一件小事大打出手,有严重的逆反心理,任性霸道,自私冷漠,敏感多疑,固执己见,情绪多变,以至于暴力到甚至有仇富心理的畸形心态,这也是留守儿童在未成年犯中占很大比例的原因。

第四,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父母。王利芬和王东宇(2002)的一项调查表明,父母离家年数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总体上呈抛物线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父母外出一年时很低,两年后上升,然后逐年下降,十多岁时达到最低;研究还表明,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男孩高于女孩,高中生好于初中生,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比没有兄弟姐妹好。另有研究指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与子女的联系频率、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关系、父子关系、母子关系高度相关。特别指出,接触频率越低,留守儿童的恐惧倾向和过敏倾向就越危险。在影响孩子未来成长的因素中,父母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父母与孩子相处的缺失,会导致孩子出现各种心理发展问题。?2.监护类型的因素。在叶的研究中,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分为四种:单亲监护、代际监护、长辈监护和同伴监护。不同监护类型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问题最多的留守儿童存在于隔代监护中。高亚冰的研究表明:第一,下一代和上一代的家庭教育内容狭窄,只涉及孩子的生活。由于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年龄偏大,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和道德成长;其次,隔代监护和父母监护很少与留守儿童沟通,当然也不会帮助孩子消除烦恼,大多会采取让孩子自己解决或者自己压抑的方式;最后,这两类监护人的家庭教养方式存在差异。比如下一代监护人比较迁就,比较溺爱,上一代监护人比较冷漠。

3.留守儿童的性别因素。女性留守儿童比男性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更容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表现出焦虑、不安、恐怖、自责等情绪。岳慧兰蔡(2006)结合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说法。女生的焦虑、恐怖和自责倾向显著高于男生。这可以用男女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差异来解释。就身体状况而言,女生体质弱,性格内向,导致她们心理敏感,情绪细腻,依赖性强,意志力薄弱,适应能力差。

4.学校教育不足。就学校而言,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关爱明显不足,这一特殊群体在大部分地方,尤其是偏远地区和农村学校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这些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留守儿童在学校能保证正常学习已经很不错了,学习之外很难得到人文关怀。即使在师范学校,因为学生人数多,学习压力大,也很少会特别关注留守儿童,比如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与他们交流思想,关心他们与同学的相处,探索他们的内心世界。目前,大多数留守儿童都在学校寄宿,这使得他们的日常管理和照顾变得“空虚”。老师在课后基本没有再和学生交流,容易让留守儿童产生被忽视、被抛弃的感觉,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5.缺乏社会关怀。如果你稍微关注一下自己的日常生活,就会发现身边关爱留守儿童的诉求很少,帮助、教育、关爱这些留守儿童的相关组织也很少。相反,我们经常看到鼓励农民外出打工的新闻,这会导致更多的留守儿童。这样,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

动词 (verb的缩写)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强化家长教育责任。留守儿童和正常儿童最大的区别就是缺乏和父母生活、交流、沟通的机会。他们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相处的缺失,需要后天家庭教育的呵护和培养。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极大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成长。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建议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尽量避免父母外出,或者至少留下一方照顾孩子;在教育方式上,家长不要因为对孩子的心理亏欠而转为溺爱教育。他们要注意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时与孩子沟通,多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变化和问题,严格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培养孩子健全健康的心理机能。

2.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学校是学龄儿童最常去的地方。如果能发挥好学校教育的作用,就能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让他们健康成长。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学校要对留守儿童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帮助: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第二,配备心理健康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再次,教师要多关心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多与他们交流;第四,把“家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及时与家长保持联系。老师有必要多关心留守儿童,给他们积极的鼓励和引导,让他们的学业和心理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建立社会关怀体系。社会迫切需要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首先,可以建立相关的公益救助机构,关爱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成长,可以由退休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等人员组成;其次,通过法律、宣传和教育的手段,杜绝赌博、网瘾等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有负面影响的活动;社会福利机构应当组织夏令营、科技活动等有益于留守儿童成长的活动;最后,呼吁有志之士深入基层,扩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4.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群体。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能否提高,应该是三校一家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的结果,社会的关注促使学校和家庭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关爱,二者相互促进,为留守儿童的美好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及物动词结论

留守儿童的出现源于家庭因素,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偏差并不是家庭单方面造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如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不足、社会关注不够等。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各种合作来弥补,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投入,让留守儿童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我价值,发挥自己的长处和潜力,健康成长。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特别重要的任务,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爱护。

参考资料:

[1],段,。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6,30 (3): 60-65。

[2]李宝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20 (5): 82-83。

[3]王冬雨,林鸿。福建省284名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 (3): 521-522。

[4]刘正奎,高文彬,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77-179。

[5]龚·。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状况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 (4): 466-468。

[6]张顺,王良峰,孙,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 (3): 441-443。

[7]范方,桑彪。父母教育的缺失与“留守儿童”的人格\学习成绩和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 (4): 855-858。

[8],,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J].精神病学杂志,2007,20(1):11-13。

作者简介:裴晶晶(1987-),女,陕西咸阳人,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