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珍的简历。
“1978年,我演了人生第一部传统戏《英台反婚》,我演的是祝英台。上党梆子的传统剧目中没有这个剧种,而是由高平县上党梆子剧团根据川剧《柳音记》移植改编的。这是上党梆子在文革中被封杀后恢复的第一个传统剧目。而且短短1个月,该剧就被搬上了舞台。那一年,我才19岁。”
在培训班学习期间,传统戏曲还是一个禁区,所以她没有系统地学习传统戏曲的表演。为了演好这出传统戏,她从青衣的指、鞋、步、圆开始,虚心向老艺术家们学习。我还自费到太原向晋剧表演艺术家田桂兰和肖桂叶学习套袖功夫。不一会儿,她就掌握了戏曲人物的基本功。上党梆子的表演粗犷豪放,追女人。
线条大胆,轮廓大,刚强活泼,但她在《反英反台婚》中饰演的祝英台却独具魅力,着重刻画人物的微妙心理。所以《英台反婚》演出后,观众和领导对她饰演的祝英台反应良好,对她是一种鼓励,也是一个好的开始。学无止境。为了更广泛地吸收上党梆子优美的唱腔,她开始学习上党梆子著名歌唱家吴的唱法。上党梆子名剧《皮秀英打虎》是吴老师的名作。为了把这部戏编排好,她找来了吴老师在“文革”前做的记录,认真听,反复学。为了得到真实的故事,她打电话到家里,拜吴老师为师。吴老师热情地接纳了她,收她为徒。临走时,吴老师送了她一套衣服和一条裤子,作为师徒第一次见面的见面礼。吴老师不仅教她唱歌,还在生活上给了她关怀。所以,张爱珍说,“我们既是师徒关系,也是母女关系。”在以后的排练中,她都会向吴老师请教,尤其是秦香莲的排练,吴老师给了她很多指导。吴老师病逝时,她悲痛万分:“我为何明老师哭了又哭,句句记着师傅的恩情。”
“上党梆子是传统艺术,但也需要创新。演员不仅要唱戏曲,还要唱爱情。”《杀妻》是上党梆子唱腔改革后的一部戏。我的《杀妻》表演经验是,第一,一定要分清段落的层次;二要抒情,要有感情;第三,张驰一定要适中,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1984年,张爱珍还在高平县的时候就开始表演了。那时候的书和今天的不一样。1986年调入晋城市上党梆子少年团,该剧被改编。仍由扮演,而吴海平则由张保平扮演。不同的是,汉武原来是扮成武术家,而张保平换成了大胡子(汉武换成了红脸,上党梆子以前叫洪生)。这一年山西四大”,尤其是《杀妻》最后的大唱表演,每次都震撼全场,被深深吸引。当时的场景是,台下一片安静,人们全神贯注,很多人都忘了用眼泪擦脸……”(——晋城上党剧院原导演、国家一级作曲家吴宝明)上党戏《杀妻》排演后,在省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也有很多评论和回应。有一些说法,比如“声震晋阳大地”、“继承传统改革创新的榜样”、“看剧让人感到震撼和耳目一新”、“上党戏变得越来越好了,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吵吵闹闹的戏了”,还有很多人说“很过瘾,真让我们在外地工作。之后《杀妻》在全国声乐学术研讨会上,东北拍摄,北京演出,好评如潮。到现在,这部剧已经演了很久了。粗略估计,《杀妻》的演出已经达到了1000多场。1991年,赴京参加梅花奖演出时,参演剧目中有“杀妻”,只不过海陵武由代替。她和郭晓鸣是长期合作的舞台搭档。在北京演出时,他们的表演配合得天衣无缝,征服了北京的观众。在这次梅花奖评选活动中,张爱珍获得了“梅花奖”。在上党梆子戏史上,她和同年获“梅花奖”的吴国华是第一批获奖者。1995年,张爱珍演唱的《杀妻》咏叹调《窗前的舒眉是我的朋友》获得中国唱片第三届金唱片奖。这是中国最高奖项之一。在陕西省,艺术大师丁果仙在1届中得了大奖,但第二届没有,第三届还有张爱珍和王爱爱。一个演员的好坏,观众和粉丝才是评价的标准。张爱珍非常重视在每场演出中与观众的情感交流。这样每次演出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启发。演出过程中,经常有认识的和不认识的观众和粉丝来后台和她一起说唱。有一次,郑在农村演出《唐太宗春游》,唱的是《原来是一阵冷风瑟瑟门环》。他唱到这里,观众说:“别唱了。”她停下来,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观众说:“就唱这句吧。我们还是想听这句话。”她又唱了一遍,观众又喊了一遍,说“如果不想有乐队伴奏,就听她的干唱(清唱剧)。“受这首咏叹调的启发,我用在了《杀妻》和《打门响》的咏叹调里。正是这一点点积累,成就了她日后的成就。
“如果说《杀妻》大大提高了我的歌唱艺术;然后,《两地来信》让我对表演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艺术规律和表演有了进一步的把握,对戏曲艺术各门类的综合表演特点以及演员在舞台艺术各方面的定位和角色表演有了深刻的体会和体会。”
演员要想塑造好的角色,首先要了解人物。《两地来信》是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爱情故事的重新诠释。首先,她邀请著名京剧导演马可上了一堂表演课。马可在阐述了“动作”这个角色的重要性后,又精心打磨了自己扮演的卓文君形象。为了准确把握自己的肢体语言,她师从上党名师白福树练习书法,师从乐队演奏员学习古筝...想要成功塑造一个戏剧角色,光有肢体语言是不够的,还要有符合角色性格的歌声。张爱珍对此处理得很好。有一次,卓文君深陷情网,终于盼来了一封来自司马相如的信,她处理得非常细致准确。拿到这封信我很激动,可打开一看,上面只有11个数字“1234567,7890”。这是什么意思?她在思考,台下的观众很健忘。她见自己还没想通,连忙喊道:“我不明白,是两个老婆!”直让周围的戏迷不满地向她发出了“嘘——”的声音。实际上,上党梆子的音乐唱腔特点不仅是高亢浑厚,而且优美、委婉、柔美。如果一部戏里既有阳刚又有阴柔,既有铿锵又有委婉,那才是真正的视听享受。
“一个演员不能止步于一点点成绩,也不能满足于唱点这一行的东西。只有学习其他专业的声乐,你的声乐艺术才能更加丰满。”
《杀妻》是她登上梆子演唱艺术巅峰的一次飞跃,《两地来信》则是她提升表演艺术的又一次重要自我超越。面对这些成绩,她一直在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她在《杨门女侠》中扮演穆,加入了自己的京剧蓝调功夫。她说,安排京剧蓝调歌剧是为了增加和发展她自己的青衣和肖丹歌剧路线。在《姐妹好嫁》中,她通常扮演一个端庄大方的正面人物,却扮演一个太穷爱富的反面人物——张。在《剪花堂》中,她饰演忠义之人被汉奸陷害的女儿宋巧莲,还为杀死宋巧莲父亲的张锦祥一角演唱。上党梆子的音乐剧《塞北有个佘赛华》是杨所有剧种的浓缩版,从《七星寺》到《辞朝》。她演奏肖丹的社赛花,京剧蓝调到青衣和老聃。在她的生活中,她有很多职业,比如当剧团领导,当老师,当妻子,当母亲,但这些职业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的演技。
“如今,张爱珍是上党梆子表演艺术的代表人物,她的《爱珍》广为流传,她为上党梆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很小的时候,就听党梆子;稍大一点,我就上党梆子上学了;现在,我来唱梆子。上党梆子是我一生的最爱,我要用我的生命去诠释上党梆子。”她看到了上党梆子的现状:“我市戏曲文化发展不容乐观。灵川县、沁水县的剧团已解散,泽州县剧团已停止下乡演出。原因有五:剧团演员少;演职人员收入低;社会保障不到位;没钱安排新戏;老戏老唱,观众不满意。”
“为了进一步升华我市的戏曲文化,扭转现阶段的低潮,我个人有几点建议:让一些著名演员到各县去扶持1到2年的县级剧团,为各县培养一批青年演员;让市团青年演员率先打开市场,得到充分的展示和锻炼;剧院组织了一批编剧对一批上党梆子老戏进行整理和创新,为老戏穿上新装,让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剧院,看到和欣赏上党梆子精彩悠扬的艺术。为了不使上党梆子成为“夕阳艺术”或“暮光艺术”,请尽快在市里成立上党梆子戏曲学校,免费招生,用三年时间培养一批上党梆子接班人,出几朵小梅花;转移一批高校毕业生,充实文艺队伍,解决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待遇问题。同时也要培养自己的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从“青训班”毕业后,张爱珍踏上了人生和社会的第一站——高平县人民剧院当演员。不久,剧团将移植京剧《死去的华莲》。因为嗓音条件好,张爱珍在不食人间烟火的青年演员中脱颖而出,在剧中担任女主角,饰演杨开慧。
面对这一重要角色,羽翼未丰的张爱珍既欣喜又担忧。为了更好地驾驭这个角色,张爱珍特意去北京观看了京剧名角李维康在《最近的花》中的表演。从唱腔到身段,张爱珍看着就放在心上。回到团里后,张爱珍查阅了更多关于杨开慧的史料,进一步加深了对角色的理解,从内心感受出发,结合上党梆子的特点,在演唱表演上下足了功夫,最终使角色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最近的花朵》的成功也标志着张爱珍舞台生涯的正式开始。在艺术的道路上,张爱珍总是寻找各种方法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1979期间,师从梆子表演艺术家吴。吴先生精湛的唱功和表演给了很大的帮助,同时的艺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张爱珍的艺术造诣也在不断提高。由她主演的多部剧在各种演出中广受好评,她的表演也逐渐得到认可和肯定。去北京拿“梅花奖”成了她艺术追求的目标。
此时,张爱珍已经成为晋城市上党剧院第二演出组的负责人,她的想法得到了文化部门、我们学院和我们组的大力支持。1991年,张爱珍带着精心编排的《杀妻》和《两地来信》,踏上了角逐京梅花奖的征程。张爱珍温柔委婉的唱腔和她与老搭档郭晓鸣的舞台表演确实征服了首都的观众,上党梆子的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张爱珍如愿以偿,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了“梅花奖”。《爱珍调》一下子成了国剧界关注的焦点,全国媒体开始铺天盖地的报道,张爱珍成功了。在她多年的戏曲生涯中,张爱珍一直在农村的舞台和城市的舞台之间奔跑。繁忙的工作让她无暇顾及家庭和孩子。对于这位著名的女演员,家人给予最多的是理解和支持。张爱珍的情人张建国曾和她一起在一个剧团当演员。后来,当她转向行政管理时,她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爱珍和她的孩子。张建国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丈夫。他将所有关于张爱珍的艺术资料进行分类,并仔细梳理。
张爱珍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们过去可能忽视了他们的孩子,但现在他们的工作量很轻。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留在家里陪孩子,好像是为了弥补之前的母爱。张爱珍一家安静和谐。张爱珍在上党梆子上的成就,使她的艺术光环更加耀眼。同时,上党梆子也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被人忽视。我市唯一的戏曲学校被合并了,戏曲班被取消了,以前培养的戏曲人才分散在全国各地,上党梆子的舞台上没有新面孔。
上党梆子即将没有接班人的困境成为上党梆子发展的最基本障碍,上党梆子接班人的培养成为当前最关键的问题。65438-0999年,张爱珍在其侄儿冯怀玉的建议下,创办了“张爱珍儿童艺术中心”,旨在培养综合素质的艺术人才。然而,这些年来,看着舞蹈、绘画、钢琴等课程的火爆场面,戏曲却始终无人问津。张爱珍无奈叹道:我们要抓紧培养戏曲人才!
作为多个省市人大代表和CPPCC委员,张爱珍利用这一特殊身份多次向政府提出改革上党梆子、建大剧院和开设戏曲班的计划...然而,至今未能实施,上党梆子的发展是否还能顺利进行,张爱珍也显得十分困惑和无奈。
目前,上党梆子的舞台主要由张爱珍和吴国华这一批80年代的演员支撑。抓紧时间培养后备人才是振兴上党梆子的第一关键问题。但要全面推进上党梆子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对表演内容、角色体系、舞台音乐、人事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只有改革才会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