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简历

孔繁森同志事迹简介古老而富饶的鲁西平原,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养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儿女,孔繁森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7岁的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孔繁森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之一。1966年9月,孔繁森光荣地加入了中国。1975至1979期间,孔繁森担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为近年来聊城地区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81年,第一次援藏工作期满,孔繁森被任命为县委副书记。他识大体,顾大局,讲团结,求进步,给莘县的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孔繁森第一次去西藏工作时,他所有的亲戚都在农村。他母亲年近八十,妻子王庆之体弱多病。三个孩子中最大的八岁,最小的只有两岁。生活非常艰难。然而,孔繁森认为这是党和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如果他们不去,就必须有人去。谁没有困难?于是,他通过家人的思想工作,告别家乡亲人,在西藏工作了三年。1988年,山东省再次派干部进藏。组织上,孔繁森认为他政治上成熟,有进藏工作经验,决定让他第二次带队进藏工作。当被问及有什么困难时,他仍然保持着那句老话:“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要离开,他默默来到老母亲身边,再次为老人梳理稀疏的白发。然后,靠近妈妈身边,声音颤抖的说:“妈妈,我儿子又要出远门了。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我得翻过几座山,跨过许多河流。”已是暮年的老母亲抚摸着儿子的头问:“我们不能不去吗?”孔繁森哽咽着说:“我不能,妈妈,我们是党员,所以我们必须为公众做事……”“那你可以走了,我知道公务已经错过了,多带点干粮和衣服,路上不要喝凉水……”老母亲痛苦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孔繁森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扑通”跪在妈妈面前,含着泪对她说。之后我给老母亲磕头,毅然踏上了西游记。65438年至0979年,孔繁森第一次进藏,任岗巴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工作三年,他走遍了全县的乡村和牧区,与藏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调往西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到任仅4个月,孔繁森就走遍了全市8个县的所有公立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努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孔繁森还致力于分管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结束尼木县、许麦等三个乡镇人民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多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地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1992年底,孔繁森二次调藏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一任命意味着孔繁森将继续在西藏工作。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重大选择,他毫不犹豫地服从党的决定和人民的需要。阿里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它被称为“世界屋脊”。阿里的面积相当于两个山东省,人口却只有6万,地广人稀。这里的气温常年在零度以下,最低温度达到零下40多度。年7-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让很多人望而却步。1993年春,年近50岁的孔繁森到阿里地区任地委书记。为了摸清阿里的情况,孔繁森从一个县到另一个县,从一个区到另一个区,从一个乡到另一个乡,实地调查,征求意见,想办法和当地干部一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阿里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106走遍了98个乡镇,行程8万多公里。在阿里,孔繁森还担任阿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他为阿里的军队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早在1990,迟浩田将军就亲笔书写了“心连心,命运同呼吸”的锦旗,送给了孔繁森。1994年初,一场罕见的暴风雪席卷了阿里高原。面对雪灾,孔繁森前往受灾最严重的葛泽县和葛集县指挥救灾。救灾途中,他饿了就吃一口风干牛肉,渴了就往嘴里塞一把雪。超负荷的工作和长期的高山反应使孔繁森本已虚弱的身体更加虚弱。2月27日凌晨,孔繁森躺在葛集县曲仓乡一位牧民的帐篷里。因为头痛得厉害,他无法入睡。他觉得自己心跳加速,胸口发紧,脑袋发晕。具有高原生活经验和医学常识的孔繁森预感到死亡正在向他逼近...然而,让他担心的是远在山东的老母亲、妻子和孩子。他艰难地支撑着自己生病的身体,打开手电筒,在笔记本上给公务员梁潇写下了这样的解释:“梁潇,我不知道为什么头疼得厉害,所以睡不着。人注定要不幸。万一不幸,我老母亲,家人,孩子一定不知道。请以我的名义每月给我的家人写一封信...凡有不幸,必有葬身之地。”这哪里是什么交待,这分明是孔繁森事先写好的遗书!然而,那天晚上孔繁森没有倒下,最后活了下来。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阿里人终于战胜了这场罕见的暴风雪。整个地区没有一个人冻死或饿死,而年仅50岁的孔繁森却苍老得多,瘦得多,头发也过早地花白了。为了加快阿里的发展振兴,孔繁森带领阿里的工作组于6月5438+0994+01到新疆塔城考察边贸。途中,他在一份四页的备忘录上拟定了“12关于阿里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谁能想到,这竟成了他留在高原的最后一句话。在西藏工作的十年中,孔繁森爱上了西藏人民和西藏的山山水水。早在孔繁森去世前,《大众日报》、《聊城日报》、《山东画报》、《西藏日报》等报刊就多次报道了孔繁森在西藏的感人事迹。当孔繁森第一次去西藏时,他了解到农牧区缺少医生和药品。1988第二次去西藏,随身物品里有一个小药箱。每次下乡,他都是用自己的钱买药装满小药箱。下班后,他身边总是围着一群等着看病的农牧民。他仔细地听着,摸着他的脉搏,送药和打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