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研究生都这样吗?
很多大学领导也公开表示,近几年文科专业的就业率一直低于理工科专业。在今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文科生受到的冲击更大。
朱静气愤地抱怨,“大家高考(微博)[微博]分数都差不多,知识水平也差不多。他们还接受了正规的高等教育,并努力工作了四年。为什么他们找工作的时候差距这么大?”
朱静和同学们自称“冷馒头”,这似乎是一种基本的主食。每个人都可以吃,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但是“很难吃”。
"这是由企业管理的特点决定的,"北京一家日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管女士直言不讳地说。“企业只是需要人才为自己创造价值。”这意味着,在学校接受了大量理论教育但缺乏技能的文科专业学生,可能创造的实用价值更少,因此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自然不占优势。
同时,企业中适合文科生的综合管理岗位人员流动性差,流动缓慢,而公务员(微博)和专业相对对应的事业单位招聘异常激烈,“分流效应不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科生的选择范围。
研究生不如本科生。
201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于10月5日举行,1.8万人报名参加考试。根据第三方调查机构Max发布的调查,考生在微博中学习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前景好,想去更好的大学。
2065,438+03届3899名本科毕业生到中国留学的第一原因是“就业前景好”(34%),其次是“想去更好的大学”(29%)。“想做学术研究”的比例只有9%。
“当初读硕士是因为毕业后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朱静说,第二个“想不到”是研究生还没毕业,这个想法就被无情地粉碎了。
全国大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显示,从2005年到2009年,硕士研究生就业率持续下降。2009年和2010年,硕士生的就业率比本科生还要差。江苏省人才市场的一项统计也显示,2011的高校毕业生中,硕士生就业率为86.6%,本科生就业率为90.3%,专科生就业率为94.1%。硕士生就业率比专科生低近8个百分点,就业与学历倒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的《劳动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城镇失业人员中,25-29岁本科学历男性失业率为28.7%,本科学历女性失业率为53.3%,同年龄段女性失业率为37.8%,硕士学历女性失业率为57.1%。
不少专家认为,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研究生扩招后,部分高校软硬件不匹配,培养质量没有跟上;第二,研究生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努力学习几年后,都希望拿到更好的工资,宁愿在家待业也不愿“居高临下”;第三,在很多用人单位看来,招研究生既要高薪,又要担心自己“眼高手低”。权衡之下,显然本科更划算。
朱静男友肖磊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微博)[微博]电气工程专业。早在2006年,他就去了南方电网下属的一个小电厂。在南方某沿海城市,他逐渐成为单位的技术骨干。他觉得:“大学毕业的时候,就业期望值真的没有小静高,对城市和企业的规模要求也低很多。”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现在是主要的就业提供者,但对研究生的吸引力有限。一方面,产业结构影响企业用工方向;另一方面,发展空间小,就业标准不规范,也让研究生顾虑重重。
据新华社报道。com,目前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硕士生导师大多从事理论研究,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给予的帮助有限,无法提供培训平台。结果是,虽然培养了大量人才,却忽视了就业市场的需求,高校和企业无法消化,只能“贬值”。
证书不起作用
“我把实习经历和发表的作品都打印装订了。态度好的勉强接受。那些态度不好的,干脆冲着我喊,只要我的简历就够了。”在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上,朱静拿了一大堆自己节目的光盘和在纸媒上发表的文章复印件。“不仅费用贵,还被同学反复嘲笑,根本不看。的确,很多单位都懒得收。不要。
朱静抱怨说,以前老师和学长告诉他,多研究,多实习,对就业很有用,但实际就业情况并非如此。“现在大部分单位都提供了标准的简历让你在网上填写,没有空间让你写这些。其实人们的态度是很明确的。他们只需要看你的基本情况和专业,根本不在乎你的付出。”
很多HR表示,真的没时间一个一个看证书的数量,主要是根据基本情况,由现场能力决定。但在入围阶段,“学校和专业的重要性超越了证书。”
来自某培训机构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在培训机构参加考证培训的学员中,50%以上是在本科以上院校就读的大学生;另一项调查显示,近30%的大学生持有不止一个“不必要”的证书,有些学生甚至有五六个证书。
一边是高昂的考试成本和占用的大量时间,一边是就业难的现实,考不考成了很多大学生的难题。难怪有大学生说“面对资格考试,人在两难。”
据调查,目前我国已有超过百万的大学生考取了各种资格证书,但其中近八成的人在求职过程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再加上目前社会上“本土”或“外来”的资格证书太多,让用人单位对此失去了兴趣。况且有些资格证与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脱节,求职过程中很难占上风;而且社会上的一些专业认证并不规范,很难体现一个人在相关领域的专业能力,因此很难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