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瓷器有多古老?

袁俊瓷器有776年的历史(从1234晋戴算起)。元代是钧瓷蓬勃发展的时期,烧制钧瓷的窑址遍布全国。在这一历史时期,钧窑瓷器成为民间最重要的家用电器。这种大量需求虽然刺激了钧瓷的生产,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它只追求钧瓷生产的数量,而忽视了钧瓷的质量。整个元朝都是量多质粗。

与宋金时期的钧瓷相比,元代钧瓷品种单一,器物数量众多,给人以厚重的感觉。其特点是:胎釉厚,釉厚不均匀,厚釉过度,釉下垂处釉达到“落如蜡泪”的程度;露出薄釉的地方,又能看到轮胎上的轮指和刀痕。珐琅较厚,烧制后气泡、棕眼多,釉面光泽度差。釉色多为天蓝色和月光白色。器身上的紫红窑像是人工制作的,形成一片云雾缭绕的景象,或聚成一个物体形状,没有宋军窑漂亮。袁俊的釉料一般不涂到底,光脚裸芯。

元代钧瓷精品也不在少数,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白塔村出土的刻有“宋于去年九月十五日自制香炉”的钧瓷双耳炉,北京市出土的窑变双耳瓶等。钧瓷双耳炉,口小,颈直,腹圆,下三尺,耳从口沿至肩,颈上三雕麒麟,器形饱满。器身上有清晰的铭文,这在钧窑瓷器中很少见,为判断其烧制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钧瓷耳接瓶高63.8 cm。瓶口边缘呈花瓣状,颈长,肩部丰厚,上腹浑圆,下腹略收缩。与五孔座相连,两肩对称位置有耳,肩腹两侧对称虎头纹,额上有“王”字。器面覆天青釉,颈、肩、座出现紫窑变色斑。

从以上两个袁俊瓷器的代表作品可以看出,袁俊瓷器的造型不仅比宋金时期大得多,而且在器物造型上也独具特色。袁俊在器物表面采用的堆雕、洞雕等装饰手法,是宋金钧窑瓷器所没有的。通过食物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袁俊和宋军的主要区别是:

1)宋军多为全釉,底足刷有酱色保护釉;袁俊涂了一大半釉,光着脚。

2)宋军的釉厚而均匀;袁俊釉厚而下垂。

3)宋军胎釉精美;袁俊的胎釉很粗糙。

4)宋军器身上的紫窑变化弥漫一切;袁俊聚集成一片。宋军釉无论深浅,都是无缝的;袁俊釉在厚的部分有斑驳或条纹,在浅的部分仍可见水波。纵观元代钧瓷的生产,在数量上较之宋金有所发展和提高,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也有所改进,为钧瓷艺术增添了新的内容,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钧瓷凤毛麟角,到元末钧窑瓷器逐渐失去了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