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为什么会成功?
最让李昌平印象深刻的不是他过人的智慧,而是他过人的胆识。社会转型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关键需要中国人的求实精神和创新勇气。□张映红及时翻开了新的一页。关心三农的人们持续关注李昌平的新职业、新作品、新动向。现在,我们可以说,有了西乌拉帕,李昌平为什么失败了?相应的,或者说在同一枚硬币的另一面,是失败还是成功?李昌平是失败还是成功,在不同的人眼里会有明显不同的判断。Siulapa是我在三农问题上的“精神同盟”。他曾将李昌平和张德安相提并论,认为受过高等教育、担任过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是在接到中央领导指示后,才开始在潘琪乡进行改革的。面对强大的地方势力,他最终不得不离开。“李昌平失败了”。然而,若干年后,我们回头看,李昌平成功了吗?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一个人的成功除了自我评价之外,还面临着两种外部评价体系,即官方评价体系和民间评价体系。官员评价体系可分为地方(基层)评价体系和中央评价体系。理论上,这两种评价体系应该是一致的。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新旧观念和制度的摩擦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利益主体以及由此产生的利益冲突。在这种矛盾冲突中,两种不同的评价体系必然会发生位移甚至对立。李昌平作为乡党委书记,一方面要接受上级政府,主要是县级政府传统政绩观的评判,另一方面还要面对潘琪乡全体人民的评判。面对日益尖锐的三农问题,李昌平有两个理性选择:一是按照既定的基层权力博弈规则,完成上级交办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任务,赢得“乡镇党委先进书记”的名号,为以后的升迁铺路。这是一条公认的“成功之路”。第二,面对“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迫切现实,冒着丢掉饭碗的危险,给国务院总理写信,说出三农问题的真相。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在良心的叩击和说真话的信念激励下,李昌平毅然选择了后者。这让他把“三农”的“严峻形势”刺在了基层的虚报和泡沫宣传上。这样,在对地方政府的评价中,李昌平无疑是不及格的。但在中央的判断中,李昌平的行为符合执政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执政为民的理念。他的请愿信得到了总理的重要批示,引起了高层对三农问题前所未有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李昌平是成功的。同时,在民间的评价中,李昌平不仅赢得了潘琪乡农民的普遍赞誉,也赢得了大众媒体和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可。这让李昌平从数万名不知名的当代乡镇党委书记,成为中国“最有名的乡镇党委书记”。李昌平的“亮相”无疑大大提升了国人的关注度和高层对三农问题的重视。难说真话的制度性因素是李昌平不说真话,传统地方势力和既得利益集团不会排挤他;同样,李昌平不说实话,舆论和广大民众也不会广泛认同他。李昌平没有对总理和人民“说实话”,所以也就没有李昌平的今天。不管李昌平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都是因为他敢于在谎言和沉默的环境下说出真相。李昌平在基层讲真话的失败,反映了一种过时的旧观念,旧体制对谎言的培养,对真理的排斥。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直接与农民打交道的县乡三级基层权力组织在与农民的博弈和互动中形成了利益联盟。这个县村三级利益共同体不仅在应对农民反抗上,而且在应对省市尤其是中央政府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上,都具有高度的利益共同性和行动一致性。县村三级利益共同体的权力运作,形成了一套不利于讲真话的游戏规则。首先是自上而下的干部任用制度。本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坚决反对干部任用制度的。恩格斯曾明确表示:“州政府任命区长和镇长,这在英语国家是绝对没有的,而且我们将来一定要消灭这种现象,就像消灭普鲁士的县长和政治官员一样。”苏联时期干部任用制度被广泛采用并逐渐僵化。受苏联模式的深刻影响,中国广泛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任用制度。这种自上而下的干部任用制度成为维系县村三级利益共同体的主要纽带。对于干部来说,大多数情况下,下级干部对上级领导百依百顺,而对农民却颐指气使。这种对领导的谦卑,对农民的傲慢,构成了干部的“双重性”。二是层层分解的目标责任制。这种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政府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硬指标层层分解,从县到乡,从乡到村,再到每一个农民。年初各级签订目标责任状,年底根据目标管理责任状进行考核,确定“政绩”。这种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实践中形成了典型的“压力型体制”,使县、村两级的经济指标承包制转变为政治责任承包制。各级领导干部尽最大努力实现所有与目标责任制有关的“指标”(包括弄虚作假、剥削农民),而把与目标责任制无关的事情抛在脑后。所以经常出现这样的困惑:各级各部门每年都圆满完成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状,但农民怨声载道,各种问题堆积如山,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三是政绩最高的任务完成制。在自上而下的干部任用制和分级目标责任制的行政管理模式下,基层政府的行政目标会从口头上的“惠民”转变为实际工作中的“政绩至上”,而这种“政绩至上”只是体现在大量具体的数字指标上。虽然这些数字指标的任务在各级各种不择手段的努力下,到年底都有了“圆满的结局”,但严重的问题普遍出现:统计数据严重失真,乡镇债务不断增加,“三乱”屡禁不止,干群矛盾不断激化。“权力漩涡”县村三级利益共同体在严格的游戏规则运作下,形成了强大的“权力漩涡”。这种“权力漩涡”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强的排他性特征。所有不适应这种“权力漩涡”运作的个体,都会被无情地排挤和围剿在这种“权力漩涡”中。在这种“权力漩涡”中,一些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党员领导干部也会深切同情农民的遭遇,深刻反思旧制度的弊端,强烈反感一些干部的粗暴作风。他们试图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安慰农民,反抗旧制度对人性的束缚。这种咄咄逼人的行为,在实际工作中必然与“权力漩涡”不合拍,其结果大多是悲剧性的:要么被“权力漩涡”推出去,要么被“权力漩涡”彻底埋没。李昌平就是在这场“权力漩涡”中被排挤出去的典型代表。在文明社会,说真话,说实话,必然会赢得民众和舆论的强烈声援和道义支持。执政党长期弘扬实事求是精神,强力宣传反对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必然会鼓励和原谅求真的李昌平。这让李昌平在被草根力量“赶”出来后,意外地得到了全社会广阔怀抱的温暖拥抱。现在,他已经在一家非政府组织担任项目官员,从事一项全新的非政府组织扶贫事业。勇气比智慧更重要。李昌平不是第一个看到三农问题严重的人,但他是第一个敢于放弃乡党委书记的工作,抱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人。最让李昌平印象深刻的不是他过人的智慧,而是他过人的胆识。这可以套用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朱有志最近总结的一句话:勇气比智慧更重要。在社会转型时期,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苏联式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人治到法治,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从注重单一经济发展到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个转型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关键需要中国人的求实精神和创新勇气。党的十六大全面规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鼓舞了人们的创新勇气:“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破除,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性弊端都要坚决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