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姜昆,在他声望的顶峰,输给了郭德纲。为什么大山这个外国相声演员不再红了?
那句“我们苦练英语发音和语法很多年了,但这几年,他们学会了卷着舌头上上下下”成了当年的流行歌词,道出了外国人学习中国的文化现象。
其实早在1984,外国人就开始学习中国的语言了。这个人就是大山。
扎根中国多年的大山,娶了中国媳妇,在中国找了工作,自嘲“外国硬件,中国软件”。大山凭着对中文的热爱,也成了相声演员,名气在巅峰时期不输给郭德纲,在喜剧界颇有名气。但现在曾经捧红半边天的大山已经渐渐消失,各大喜剧节目里都找不到他的身影。大山做了什么让自己名声一落千丈?他和中国的缘分是什么?
1965年5月23日,加拿大的Roseveare先生家里又添了一个儿子。他的家人给孩子取名为“马克·亨利”。马克·亨利小时候最喜欢听爷爷奶奶讲的故事,爷爷奶奶总是告诉他:“现在你只有一个阿姨,但实际上你应该有两个叔叔。要不是那场可恶的战争,我的两个儿子现在可能还活着……”
每当提起这两个孩子,马克·亨利的爷爷奶奶就会回忆起在中国的故事:上个世纪,为了帮助饱受战争和疾病摧残的中国人民,许多人道主义医生前来帮助中国的灾民进行抢救。他们夫妻也不例外。他们是圣保罗医院的医生。虽然听不懂当地人的语言,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由于他们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身边的医生”。
他们在中国行医多年,非常同情这些病人,发誓要好好治疗每一个伤员。但最终因为境况不佳,他被迫返回加拿大。当时瘟疫肆虐,罗斯韦尔夫妇的两个儿子不幸患上肺结核,英年早逝,无法返回加拿大。听完爷爷奶奶的故事,马克·亨利不禁疑惑: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现在他们远离战争,但有人记得他们的祖父母来过这里吗?
马克·亨利对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充满了幻想,他对中文非常感兴趣。他被多伦多大学录取后,选修了一门关于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课程。根据他英文名字的发音,中国老师给他起了一个东方中国的名字:鲁世伟。
得到这个名字后,马克·亨利非常激动,他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我叫鲁世伟”,他对中文越来越感兴趣。
到大二的时候,他干脆把语文从选修课改成了主修课,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全额奖学金。之后,他不满足于只从课本上了解中国,寻找机会实地访问中国。毕业后参加了中加交流项目,到北京大学深造。
有了语言环境,他的中文进步了很多,甚至可以上电视节目了。
1989年,他带着小品《夜归人》参加跨年晚会,因一句“开门,我是山”而被观众熟知。
观众简单地称这个外国小伙子为“大山”,他的中文名字鲁世伟被搁置了。
观众对这个说一口流利中文的金发小伙子很感兴趣。
姜昆是其中之一。
姜昆作为主流喜剧的代表,一直在为喜剧圈招贤纳士,看了大山表演的小品后很满意。
大山提出收他为徒,认为学相声有助于他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曲艺,于是同意了姜昆的邀请,成了他的徒弟。
虽然是外国人,但因为研究中国文化多年,大山的相声很专业,调侃汉语发音和各地方言,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往往会产生喜剧效果,这些都成了大山的素材。当他站在相声台上讲这些事的时候,大山得到了最想要的笑声。可以说大山那两年是“顶尖”的喜剧演员。
大山自然同意了这个建议。经过多方努力,大山终于找到了当时爷爷奶奶行医的地方:河南省商丘市。当年的圣保罗医院,如今已成为商丘市人民医院。大山以为爷爷奶奶经过战争和岁月的变迁已经被人遗忘了,但他在当地博物馆找到了爷爷的一张照片。当看到自己的爷爷被收录在后来的《历代名医》中时,大山不禁泪流满面...
大山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加入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成为中国公共事务管理大使,激励大山在文化交流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加拿大渥太华市市长为了表扬大山对中加友好交流的贡献,授予他该市最高规格的“城市钥匙”,并于次年授予大山终身成就奖。大山还被评为“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受到中国表彰。
奥运会期间,大山不遗余力地借此机会推广中国文化,并被加拿大奥委会聘为中国文化顾问。在中国寻根的山区生活多年后,我决定扎根中国,我的妻子甘霖也来自中国。
大山和甘霖是在一次演出中认识的。当时甘霖因为工作问题和两个同事发生了矛盾。大山看到了,主动帮她解围。这一拯救美国的英雄之举赢得了甘霖的心。
恋爱一段时间后,大山和甘霖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从此,大山彻底在中国安家落户。
在喜剧方面,他推出了一期《谈山》专场,将外国脱口秀与中国传统相声相结合,加入自己的表演,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在文化交流方面,大山还是文化使者。起初大山还算平衡,但有了家庭和孩子后,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
因为两个孩子是混血儿,所以看起来会和国内普通孩子不一样。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不良影响,大山把他们送回加拿大读书,这意味着他要想见到孩子,就得从中国跑到加拿大。长此以往,大山的身体有点吃不消了。这时,冯巩的话提醒了他:“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必须走出你的舒适区。”
大山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去不忘初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中国文化的学习和两国文化交流上,暂时放慢了喜剧的节奏。大山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但现在除了外表像外国人的口音和生活习惯,他和中国基本一样。他自嘲“一个外国人的硬件,却是一个中国的软件”,《人民日报》评价他“一个外国人,却不是外人”,可见大山对文化交流的贡献得到了认可。
现在的大山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家庭和文化交流上,在喜剧舞台上不太活跃。有些人误解他是“过时了”。其实他的知名度从来就不是大山的目的。他从大一开始想要的就是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现在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大山也许不是当今最著名的相声演员,但他一定是最被认可的文化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