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经济史资料3
上海作为最早开埠和迅速崛起的通商口岸尚且如此,其他港口城市吸纳农业人口的能力必然更加有限。当然,我们不否认现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城市化。但这种影响毕竟有限,因为工业化发展不足,让城市拉累了。甲午战争前,在长江沿岸和沿海的一些大城市,相继出现了二三百个大小不一的近代工业,由外国资本、清政府和新兴民族资本经营。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它们中的大多数在资金、规模和技术方面都非常有限。据统计,现代新兴工业产值仅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10%左右,而农业和手工业产值约占90%。(32)
现阶段,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性非常明显。长江下游和岭南地区开商埠和租界最多,工商业和服务业相对繁荣,城市人口比例迅速增加。相反,很多曾经是商业中心、交通要道、军事据点的内陆城市,却趋于衰落或停滞,如苏州、佛山、湘潭、邵阳、湖州、杭州、潍坊等。(33)此外,在甲午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由于战争的影响,如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以及中法、中日战争,成千上万的城镇受到不同程度的战争摧残。江南地区是明清以来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也是当时中国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五六十年代,这里成为太平军、清军和外军激战的主战场。在14年的连续战争中,兵荒马乱,城镇被毁,对城市的破坏极大。
对此,石建亚在解释为什么中国19世纪后期的城市化率不能作为现代模式的代表时,提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中国的城市体系受到了战争的严重破坏:
一方面,从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总的来说,农业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处于和平与繁荣时期;另一方面,在1850-1890的四十年间,八个地区中有六个遭到严重破坏。太平天国、捻军、回军叛乱,使千里之外除岭南、长江上游以外的所有地区广大化,使中国人口减少百万,城镇被毁数百。长江下游的城镇体系遭到破坏;西北地区和长江中游五个地区中的两个地区城镇体系遭到严重破坏;云贵、东南沿海、华北地区城镇体系部分破坏,到1893,许多地区只有少部分恢复。(34)
“1895”初期发展阶段《马关条约》的签订,可视为中国城市发展的转折点,因为其相关条款刺激了近代机械工业在通商口岸的兴起,开启了铁路铺设的时代。就这样,在19的90年代,中国几个地区的城市体系发生了比较有效的交通现代化变革。”(35)石建亚的这段话,不仅解释了为什么1895是城市化第二阶段的分界点,还解释了原因,即“近代机械工业的兴起”和铁路的铺设引起的“交通现代化改革”。
《马关条约》后,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外国以条约为掩护,加快了在中国兴办工矿企业的步伐。据王靖宇先生统计,从1895年到1913年,外国在中国设立工场136家,比甲午战争前半个世纪增加了6倍(23家)。同期资本在65438+万元以上的外国大厂投资总额达到103 15.3万元,是甲午战争前半个世纪的近13.5倍(7031万元)。(36)
随着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民族意识的勃兴,清末民初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进入了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从1914到1918,中国民族资本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1913到1915,注册工厂124家,总资本24424千元,平均每年注册41.3,平均每家196千元。从1916到1918,注册工厂374家,总资本7463.3万元,平均每年124.6,平均每家19.9万元。这些新注册的工厂多为纺织业、面粉业、针织业、烟草业、采油业等轻工业企业。工业发展本身意味着工人阶级的扩大。据估计,抗日战争前中国至少有230万工厂工人(不包括手工业),其中铁路、航运、采矿等大型工业部门有52万多人。(38)
城市工业的发展大大增强了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附力和城市化的拉力。由于中国的资本主义工业主要集中在长江沿岸和沿海的一些通商口岸城市,这些现代化水平较高的通商口岸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如果把1843的人口作为100的基本指标,那么到1933,上海的人口指标就是1520,天津600,南京560,北京150,长沙190。90年来,上海城市人口增长1.5倍,天津增长6倍,北京增长1.5倍。(39)
从甲午战争到1937,中国铁路建设步伐加快。1894年,我国共修建铁路364公里。在1911,达到9 618公里,在1927,达到13 000多公里,到1937,已经超过265438。(40)这一时期,铁路建设最快的地区是东北。这时,京奉、董卿南满支道、道清、安丰、天图、桃海、贝奇、金城等铁路相继建成,开始了城市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随着铁路线的铺设,一些孤立的村落发展成为以火车站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大连、营口、海城、鞍山、辽阳、奉天、四平、开原、公主岭、长春、安东、抚顺等20多个城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初,东北地区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本溪、抚顺的总人口达230多万,比11895增加了1倍。(41)在广大的内陆省份,除了原有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很多城市因为铁路而异军突起。例如,韩晶和粤汉铁路沿线的石家庄和衡阳,津浦铁路沿线的浦口和蚌埠,都是因铁路而繁荣起来的。石家庄最初只是一个村庄。清末民初,韩晶和郑达铁路建成后,工商业蓬勃发展,成为北方重要的购物中心。蚌埠位于铁路和淮河的交汇处。这里曾经是一个只有500户人家的村庄港口。津浦线开通后,商展、人口聚集。1914年已经增加到10万,1929达到20万。(4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铁路沿线大量城市的兴起,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如果说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是商业,那么这一时期城市化的主要驱动力则是工业和新交通。随着城市的拉力越来越大,农村的推力也越来越大。大量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得到初步发展。
在1937的曲折发展阶段,抗日战争爆发,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对城市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半壁河山沦陷,大部分城市,尤其是近代兴起的几个重要政治中心城市和主要工商业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济南、太原、长沙、南京、苏州、杭州、福州、南京。
从局部来看,在东部和中部城市被战争破坏严重的情况下,东北和西南地区的城市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一方面,日本想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掠夺和奴役;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的需要,日本把中国东北作为战争基地,加大了在中国东北的投入。1931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投资总额为5.5亿元,之后逐年增加,1944年达到52.7亿元。(43)
由于战争的特殊原因,抗战胜利后,东北成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和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战争造成中国东部人口大规模西迁,促进了西部城市的发展。比如成都,抗战中后期,由于东部人口资金的进入,城市工业、商业、文化、教育都有很大发展。1941年,城镇人口比1939年增加13.6%,19465438年初。(44)这两个区域性城市的发展,远远不足以弥补战争对整个中国城市发展的破坏和负面影响。
斗争胜利后,中国在战后一度复兴,经济和城市都有很大发展,但很快就发生了三年的国共内战,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与历史最高年产量相比,1949产量农业下降25%左右,轻工业下降30%,重工业下降70%。(45)此外,在全国解放前夕,当国民政府的军队撤出台湾省时,许多重要的工厂和矿区遭到破坏。此外,受战争影响的许多城市人口减少,限制了城市的发展。
注意事项:
①朱铁震:《城市现代化研究》,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年,第224页。
(2)人口统计不准确的主要表现是人口统计过程中的漏报、虚报、人为编造等问题,统计人口往往低于实际人口。详见何炳弟《明初人口及相关问题(1368-1953)》,葛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59-64页。江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第56-60页。文章后面涉及全国总人口,一般取较大的数字,不做修改。
(3)“四民”是基于社会职业的划分,也就是传统社会所谓的“编同姓”。汉人给四人的定义是:“以位学人,以农耕田,以工制巧,以货生财。”由于他们的来源和职业关系,他们之间的社会地位有一些差异。四民之分一直沿袭到清末,几乎贯穿了整个传统社会。所以传统社会其实可以称为四民社会。但“四民”只是传统时代人口的社会和职业构成的大致轮廓。事实上,还有一些其他人群是士农工商四大社会群体无法覆盖的。
(4)包:《中曲一勺》卷七《存上序》,《包全集》卷六附录四,校,合肥:黄山书社,1993,第222页。
⑤卜凯主编:《中国土地利用》,乔译,成都:成成出版社,1941版,第501页。
⑥详见杨子辉《中国历代人口数据研究》,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第1200页。江涛。人口与历史--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169-170页。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中国人口年鉴198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第811-812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第142页。
在1982之前,我国的城镇人口仅指建制城镇中的非农业人口,而居住在城镇中的农业人口和居住在乡村中的所有人口都归入农村人口。从65438年到0982年,我国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有较大调整,即把建制镇辖区内的总人口,包括农业人口,也视为城镇人口。参见朱铁震主编《中国城市手册》,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第799页。
⑩刘士奇:《明清江南市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第137页。
(11)石建亚。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反式。叶光庭,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44页。
(12)同上,第339-355页。
(13)罗兹曼,美国学者,著有《中国的日本都市网》和《清代德川时代》(普林斯顿大学,1973),比石建亚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斯坦福大学,1977)早四年出版。这本书用的方法和石建亚的差不多,只是把城市分为七级来衡量。葛主编、曹编著的《清代中国人口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对石建亚的城市人口估计持批评态度,但在区域城市人口等级模型的构建方法上,更注重政治层面的行政分层,这与石建亚在分析方法上强调经济和地理分层并无本质区别。详见本书第724-781页。参见赵刚,《中国城市发展史》第三章,新兴出版社,2006年。
(14)石建亚:《19世纪中国的区域城市化》,《城市史研究》(第一辑),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第125页。
(15)很多学者都指出了这一点。详见胡焕庸、张:中国人口地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第245页;赵刚:《中国城市发展史汇编》,第82页。
(16)石建亚:中国封建城市晚期研究——石建亚模式。反式。王旭,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第301页。
(17)江涛:《人口与历史——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171页。但江涛把10%作为正常情况下整个中国社会从古至今(先秦)城市化率的平均值,似乎有些牵强,因为他对先秦两汉城市化率约为10%的解释并不充分。
(18)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社会学家对近代中国的城市化率进行了估算,但大体数字偏高,在34%至28.1%之间。参见胡焕庸、张《:中国人口地理》,第267页。按照城市化率的上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估算有很大的误差。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中国近代城市的学者都对近代中国的城市化率进行了估算。估计年份集中在1820、1843、1893、1820这三年有6.3%(兴隆估计)、6.9%(赵刚估计)。1840中6.5%,1843中5.1%,1893中6.0%(石建亚),7.7%(赵刚),7.9%(龙行)。此外,他还估算了1920和1936的城市化率,分别为10.6%和11.4%。具体可参考文中引用的作者相关著作。
(19)赵刚:中国城市发展史,第84-87页。在赵刚看来,战国到南宋是一个发展阶段,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南宋到清中叶是一个下降阶段,清中叶到现在是一个上升阶段。
(20)龙行:《论中国的现代城市化》。参见、黄、主编。新历史:多学科对话的前景(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41页。
(21)唐代城市人口比例,参见胡焕庸、张,《中国人口地理》第一卷,第248页。参见《宋代栖霞:宋代经济史》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第933页。参见曹《明代:清代中国人口史》,第774页。
(22)曹:《清代中国人口史》(第五卷),第829页。
(23)王先谦:《东华续录·道光四十四》页20 B
(24)赵刚:《论中国城市发展史》,第81页。
(25)江涛:《中国近代人口史》,第399页。
(26)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中国人口年鉴198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第811页。
(27)石坚雅认为,“到1893,许多地区的修复工作只完成了一部分”。石建亚:中国封建城市晚期研究——石建亚模型,第73页。在前面引文的第75页和第78页,江涛还提到,此时的人口总数接近战前道光年间的水平。
(28)何益民:《中国城市史大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第340页。
(29)三阶段是划分中国现代城市发展的一般模式。就我所知道的资料来看,按照三段式模式划分,至少有三个。何益民:《中国近代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 —1949),第二章第一节,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何益民分为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清末新政改革,第二阶段从清末新政改革(1901)到抗日战争,第三阶段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龙族传》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第二阶段从甲午战争到1920年代,第三阶段从19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胡焕庸张:中国人口地理第一册,257-261页,分为:1840-1895;1895-1931年;1931-1949.笔者倾向于同意宁、张武东和《过去:中国城市发展史》第7章第1节的观点。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0)龙行:人口问题与现代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第36-37页。
(31)墨菲:《上海:近代中国的钥匙》,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第24页。
(32)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四辑),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第1页。
(33)胡焕庸张:中国人口地理(上),第258页。
(34)石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第262页。
(35)石建亚:《中国晚期封建城市研究——石建亚模式》,第64页。
(36)王靖宇:《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第1页。
(37)陈真、姚洛河:《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1957,第14页。
(38)朱思煌主编:《民国经济史》,上海:银行学院与银行周刊,1947,第369-370页。
(39)(41)胡焕勇张:中国人口地理(上),第260页。
(40)严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第190页。
(42)于、马继云:《中国城市发展纲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第293页。
(43)吴:帝国主义对旧中国的投资,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第162页。
(44)何益民主编:《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第586页。
(45)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新中国经济建设三年成就》,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第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