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防疫最美志愿者事迹
一路走来,他们确实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路走来,他们乐于奉献;一路走来,他们信守承诺。我们正在抗击疫情的路上。下面,我整理了社区抗击疫情最美志愿者的故事。希望你喜欢!
社区防疫最美志愿者的故事1 __,男,19_年6月出生。天生木匠出身的他,心灵手巧,对水、电、下水管道知识渊博。凤城小区是一个没有物业的小区,70%以上都是老年居民。老郑自告奋勇当社区义务水管工,义务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自20__年以来,它已经为500多名居民提供了服务。
因为凤城小区没有物业,比如管道、电路的一些小问题,专业的水管工、电工都不用及时赶到。得知社区需要,_ _主动请缨。自此,_ _志愿者活跃在凤城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老郑性格开朗,对居民热情。去居民家帮忙的时候,时不时跟他们开_ _个玩笑,调解一下气氛。
因为节俭,小区里的老年居民买的多是低档甚至名牌的商品和质量差的电器。_ _知道居民的难处,他经常在那里剪一些小件物品,在那里加一节,修改一下,保证能尽量用,帮助居民省钱。
20__年初,寒潮来袭,小区江奥组居民周国利的太阳能热水器被冻坏。这位老人迫切需要在这么冷的天不要使用热水。得知周大爷的难处后,_ _不顾风雨严寒,第一时间赶到了半山腰的家。经检查,发现电磁阀和水管冻裂,但电磁阀是老式的,已停产。_ _跟社工从网上买了差不多规格的电磁阀,去柴桥买水管。谁知道水管不是很合适,他就花了点时间改造了一下。四趟下来,热水器终于修好了,周大爷可以安心洗个热水澡了。
20___年4月,在社区的带领下,_ _和其他党员志愿者走进一位老人家中,发现老人的煤气管被简单地用铁丝扎了一下,可能会导致煤气泄漏。_ _就用不锈钢夹子帮他夹上,帮他们消除安全隐患。老人感动得拉着他的手久久不肯放手。
服务社区居民最累最难的一件事就是疏通管道。很多老小区厨房卫生间都很小,尤其是夏天,密闭的环境增加了难度。疏通月经的过程中,老郑打开柜子,70多岁的老人拿着手钻进去,蹲在那里帮居民修管道。居民住宅管道老化给疏通工作带来了困难,但老郑耐心地用手一步一步疏通管道。别人眼里的脏活累活,对老郑来说不过是一点点努力。自愿为居民服务,他总是面带微笑,从不抱怨。
灯泡、电线、电线、螺丝..._ _家里有个“百宝箱”。每当有社区居民呼救,他就拿起工具,立即赶到居民家中,随时待命。一些小工具和零件,他也自愿自掏腰包为居民服务。社区居民夸_ _是居民的贴心人。
社区抗击疫情志愿者最美的故事2 __从2012开始,我加入了社区志愿者的队伍。近几个月来,我始终坚持“以社区为依托,服务社区”的工作原则,在服务社区居民需求、推动互助风尚、促进社区精神文明礼貌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敬业的作用。
为进一步加快社区建设步伐,深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通过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解决社区居民问题,有力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下岗职工的就业咨询、指导、培训和择业工作,帮助他们掌握技能,重新就业;二是深入社区老年群体,“扶孤助残献爱心”“伸出友好之手,助残助残共度一生”,让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城区“三无”感受到人间真情和社会温暖。
始终围绕社区工作中心,结合社区需求,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长期服务主要针对社区老年人、未成年人、农民工、下岗职工、残疾人、低收入家庭,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方式,帮助维护社区公共设施。比如,针对社区老年人,以生活和医疗服务为重点,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和医疗保障服务,实现了社区志愿服务与满足居民最迫切需求的有机结合,以及构建和谐社区的任务。
社区抗击疫情最美志愿者的故事3 __,64岁,本溪市站前街道市政社区居民。她从企业退休后,为了让自己的退休生活不孤独,实现退休后的人生价值,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她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紧。她每天都去新华书店学习查阅资料充实自己,还义务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和社会义务劳动,积极为社区分担责任,积极帮助有困难的老年居民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扶老携幼,主动为社会做一些工作。
一、用实际行动奉献爱心
秋天的一个周末的早上,她和孙子在小区4号楼前打羽毛球。她看见管道工在阴沟里修理管道。她低头一看,排水沟里有很多水,有一根管子不停地喷水,水量比较大。她问:“为什么暖气管里有水?”施工员回答:“水管裂了,是水管喷出来的水。”她说:“清水白白流走不是浪费吗?你能修好它。”他们说,“这不关我们的事。我们必须找到自来水公司。”她当时就想,这一天是周末,上哪找人啊,又不懂自来水维修的电话,算了。她继续和孙子打羽毛球,但她有心事。她怎么能专心打球呢?她立即跑回家,抓起电话按下114找到自来水维修电话,向值班人员汇报了情况。不到一个小时,自来水抢修人员来到现场,迅速修复了裂缝。维修人员感谢她说:“多亏了你,不然我们的损失就大了。你真是个善良的人。”她说:“看着干净的水白白流走,我很心痛。无非就是跑跑腿,打几个电话。”但是她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帮助别人,快乐着。
冬天的雪太大了,以至于王茜公园的树都弯了。一天早上,她和妻子去公园锻炼,但是台阶上的雪很硬,他们很难行走。年轻人勉强爬上去,老人却挣扎着。她和妻子登了一会儿船,她说:“太难走了。为什么这个楼梯不打扫?”妻子说:“我们扫一扫怎么样?”她说:“好!”于是,他们回家,拿到除雪工具,在通往纪念碑的台阶上努力工作。他们一会儿用铲子,一会儿用铲子,汗水湿透了他们衣服的背面。他们脸颊上的汗水顺着颈圈往下滴,正打得热火朝天。在他们意识到之前,已经是中午了。他们站在高处俯视干净的通道,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当路人问他们除雪赚了多少钱时,她说:“他们不要钱,他们是志愿者,给大家带来了方便,所以我们觉得开心。”“你们真是好心人。如果社会上有更多像你这样的好心人,社会会更加和谐稳定。”这次除雪,老婆丢了一块进口手表。他们找遍了每一个雪堆都找不到,但并不后悔。用我老婆的话来说,给人创造便利才是最大的价值。他们用实际行动奉献爱心,用道德推动和谐环境,就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第二,在帮助他人中体现自我的价值。
她和妻子都是热心人,本着力所能及的原则,为别人的困难做了很多小事。春天,邻居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不小心下楼扭伤了脚踝。她的妻子无法帮助她靠墙站着。这种情况恰好被窦艳玲的妻子遇到了。他义无反顾地把70岁的老人从1楼背到了四楼的家。他们感激涕零,说:“叫孩子没那么方便!非常感谢你在这种寒冷的天气里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的帮助!”窦艳玲的妻子,也是60多岁,腰椎滑脱。她被这个动作深深打动,心里顿时充满了温暖。“这样的老婆我真的可以托付终身!”妻子的做法增进了邻里之间的友谊和理解,也是一种道德的体现。真的是“邻里团结和睦。”
作为一名家庭志愿者,她通常会主动把家里的电话号码写给邻里的单身老人,以便他们有困难时可以找到她。有一次,一个独居在六楼的老人打电话来说:“家里的灯坏了。你还没做晚饭吗?”她和老伴马上用台灯送了上来,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老人的孩子不在身边。她总是向他们要任何东西。每次他们想尽办法帮他,她经常说:“你对我真好,比亲人还亲!””她说,“我们住楼上楼下。帮个忙没什么。如果你需要什么,打电话给我们。"
有一次,她从广告栏里看到一个单间楼的信息,顺便做了笔记。有一天,正巧2单元的老郭的女儿要买单房,问她:“这栋楼有单间吗?”她说:“可以,等我回家拿资料。”情急之下,出门就摔门,匆匆下楼。当她回来时,门打不开,钥匙也进不去。后来开锁器来了,他也没办法,只好把锁砸碎。她花了65,438+060元买了一把新的安全锁。女儿说:“这就是你多管闲事的代价。”她说:“破点钱不算什么。对主人来说很安全。我没放在心上!”"
2000年5月3日上午,在王茜公园2号门花园公寓前,一名汽车司机从窗口将垃圾扔进对面的垃圾箱,但垃圾没有到那里,塑料袋破了,垃圾撒了一地。窦艳玲看到后,马上把垃圾捡起来扔进了垃圾箱。司机非常抱歉,赶紧下车向她道谢。她做的这件小事不算什么,但是她用自己的爱感染了身边的人,对人友好,他也会回你一个微笑。如果我们用道德标准来衡量彼此的行为,社会将会更加和谐。
第三,用幽默化解纠纷,促进家庭和谐
虽然不是社区工作者,但作为一名家庭志愿者,她真诚地主动帮助家庭解决夫妻矛盾。有一次,她晚上锻炼回来,一进楼道就听到一楼出租房里一声大叫,“别打了,救命!”她马上敲门喊道:“别吵了,我是楼上邻居,快开门。”不管她怎么叫他们不要开门,她还是又骂又打。她绝望地写了一首顺口溜,一直念叨了十多分钟。也许是因为她的坚持和真诚,她感动了他们。年轻人打开门说:“阿姨,谢谢您的建议。我们不会打架。回家吧。”回到家她还是不放心,就又下楼去听了。果然,她不玩了,安全回家了。
像这样的例子真的是不胜枚举。在3号楼1单元,住着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妇,带着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儿子。家里总是吵架闹矛盾,女主人的同事劝她离婚。窦艳玲明白后,苦口婆心地劝她,用顺口溜开导她。现在她的心情好多了,生活又平静了。窦艳玲用她幽默的风格化解了家庭之间的矛盾,维护了家庭的稳定,不仅对他人有帮助。因为家庭中最珍贵的是理解,家庭就是要包容,而包容是幸福的一把钥匙,每个人都要好好掌握。
有人问她:你怎么这么愿意管闲事?她没办法。当她看到邻里之间的和谐时,她真的很高兴。
市政社区是精品社区。社区的环境美化、家庭和睦、社会礼遇,离不开社区工作者的努力,离不开居民的努力和支持。她坚持清理了十年楼道墙上的小广告。当她看到人们张贴广告时,她礼貌地劝他们走开。没看到贴的时候,她就用小铲子一点一点的铲掉,让人一进干净的楼道就觉得开心。楼道窗户换了,她和老伴主动去修;玻璃坏了,主动去换;楼道灯坏了,她提出赔偿,换了个新的。她还动员楼里的居民季节性地刷楼梯,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组织志愿者在楼道社区巡逻,看到陌生人进入楼道主动询问,为社区治安做出了贡献。多年来,她本着“义务互助”的精神参与家庭志愿者活动,为建设文明社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社区抗击疫情最美志愿者的故事4“我是党员,志愿者必须有我”。4月5日,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接到消息后,在家里安顿下来后,奋飞集团公共服务公司的陈金明匆匆走出家门。这一天恰好是他自己的农历生日。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40岁的生日会在防疫志愿者的岗位上度过。
“疫情就是命令。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作为* * *,你应该冲锋在前。”注册当天,陈金明被分配到企业一线,收集信息,协助核酸检测。没有足够的志愿者。他一个人负责两个企业260多人的信息收集和录入。时间紧,任务重。收到防疫物资后,已经是深夜了。
但是,我到企业现场才知道情况比较复杂。由于统计信息错误,实际现场有来自三家企业的500多人。一些纺织企业无法停工,工地上的工人都已经休息了。园区刚开始封闭,企业负责人和员工都不了解晚上的信息录入工作。陈金明不仅要控制现场情况,有序组织信息收集工作,还要重新清点人员,确保不漏一人。工作久了,收到备案企业的新信息,不得不再次返回。一天晚上,他在企业之间来回跑,有一次把自己的微信运动步数刷新到差不多3万步。所有信息输入后,他回到隔离酒店时已是凌晨4点。但为了确保6日中午12点前完成核酸检测的任务,陈金明只休息了一个多小时,6点就再次投入战斗,和医护人员一起进行核酸检测。
志愿者实行闭环管理,陈金明自担任志愿者以来从未回过家。在过去的10天里,陈金明一直在企业里收集和分发物资,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为了保证采集对象和其他志愿者的安全,他定期喷洒消毒液,严格穿戴防护用品。每天,他的脸上和耳朵上都有深深的勒痕,但病毒无法隔离和护理。越是这个时候,工作越是细致。考虑到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陈金明仔细琢磨信息采集软件的逻辑,提前与企业负责人做好沟通协调,优化流程,尽可能减少人们聚集排队的等待时间,设身处地,不厌其烦地示范讲解,用真情实感安慰他们的焦虑。“大家都在争取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相互配合越默契,最后的结果就越好。”在后续几轮核酸检测中,效率会有所提高。
然而,沉默的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辛酸。陈金明的爱人是一名教师和党员。疫情爆发以来,他还向社区报了名,加入社区志愿者,不仅在家上网络课,还在社区做核酸检测时,作为志愿者维持秩序。陈金明对爱人说:“我只专心做一件工作,你在家要处理很多任务。”两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坚守自己的职责,也能相互理解,但这样一来,他们照顾11岁女儿的时间就少了。“越懂事的孩子,越支持父母的工作,越觉得亏欠孩子,但我是党员,是抗击疫情的志愿者。面对疫情,让更多的家庭安全团聚是我的职责。我必须坚守岗位。陈金明说。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从4月5日开始,汾飞集团纪检干部、党员王泽宇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他第一时间自告奋勇,反其道而行之,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示范区的志愿服务队伍。
作为父亲,他自责,作为丈夫,他更自责。在这个非常时期,没有丈夫愿意把妻子和三岁以下的儿子留在家里。但王泽宇没有选择考虑这些,而是诠释了“奋飞纪检员”的初心,用行动践行了“奋飞纪检员”的使命。
每次和孩子通过微信视频交流,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爸爸还没有战胜病毒,所以爸爸还不能回家。你应该听妈妈的话。”“有国才有家,我们爱岗爱家。我们从来不是旁观者。”这就是他对他妻子说的和做的。
连续几天,王泽宇和其他志愿者都趴在电脑前,马不停蹄地统计数据、录入信息、为入区企业把关,确保每一个入区企业和员工都不遗漏。王泽宇说:“当我的眼睛疼痛和不舒服时,我会和我的同志们一起看窗外。为了让我们可爱的综合改革示范区早日苏醒,我们一定会战胜这场疫情。
4月9日凌晨6点30分,王泽宇穿上“铠甲”,和核酸采样队员们一起变成了“大白”,到达小店区第三次核酸采集的指定地点吴彤社区。在此期间,为了节省时间,王泽宇主要负责帮助取样小组取出棉签。三个小时以来,他一直重复着同样的圆周运动。尽管他穿着厚重的隔离衣,戴着护目镜,全身密闭,汗水拂过DC,浸湿了他的衣服,但他没有退缩。“同志们加油,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乐观的王泽宇总是为队员们加油鼓劲,在他的带领下,采样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根根棉签从他手中递出,他配合采样小组高效完成了7家企业606人的核酸采样、检测和转移。
“目前,疫情绝不会退却。哪里任务危险,哪里就有党员充当先锋,以身作则。作为一名* * *成员,一名纪检干部,一名防疫志愿者,我会做好本职工作,支持防疫工作,肩负起党员的责任。只要我需要,我会一直在那里。”王泽宇说,“我相信胜利并不遥远,黎明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