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地区简介及详细信息

莱芜的历史沿革,春秋时期是牟国、齐一和平洲之地。牟国属鲁诸侯国,故位于城东10公里新庄镇赵家泉村。嬴城属于齐国,所以它位于县城西北郊的镇村。平洲市在莱芜的西部。

莱芜秦致原县(程子县和村所在地)属济北县。

西汉时增设木县(辖赵家泉村),在木县东北设莱芜县。因治,位于资水河流域的莱芜谷地(相传昔齐灭赖,赖人布此谷地,故城成废墟,故称莱芜),故名莱芜,故位于淄川东南265,438+0.5公里处的口头乡市紫庄。元、牟、莱芜三县属泰山县。

北魏时,石更县治东迁至南文子村。同时撤销位于淄川的莱芜县,其北部划归位于淄川的北丘县,其南部分别划归原县和牟县。

北齐天宝七年(556),撤销牟县,并入博平县。

隋炀帝十六年(596年)恢复牟城郡,大业初年(605-618)并入元郡。唐贞观元年(627),元郡被废,并入博平郡。

唐长安四年(704年),在北魏原郡旧镇(南文村)复置莱芜郡。此后,莱芜县研究所一直设在莱芜。

元和十五年(820),莱芜郡并入赣锋郡,太和元年(827)恢复莱芜郡,治所仍在南文村,属兖州陆郡。宋初属兖州陆县,后属清府陆县。

莱芜金朝废除了掌管莱城冶炼的莱芜监。大定十二年(1172),位于南文村的莱芜县迁至莱芜监旧址,属泰安府。

清朝属泰安府。1915属于济南路。1925属于泰安路。1928直属山东省。

1941年,抗日民主政权将莱芜与博山、沂源、新泰少数地区合并为莱芜、东莱、莱南三县,抗战胜利后恢复原貌。

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莱芜县,设立省辖县级市,由泰安市管理。1990新泰市寨子乡、沂源县黄庄镇划归莱芜管辖。1992 165438+10月,经国务院批准,莱芜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辖莱城区、钢城区和30个乡镇、办事处。

2065438+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山东省调整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以莱芜市行政区域为莱芜区行政区域;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莱芜市钢城区行政区域为钢城区行政区域。

2019 65438+10月16 0点,济南市莱芜区和钢城区同时上市。原机构于基准日24: 00停止运行,新机构于基准日0: 00开始运行。

行政区划2000年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莱芜将30个乡、办事处合并为4个办事处,14镇,1乡。

2002年莱芜总面积2246.25438+0平方公里,总人口12763。辖5个街道,14个镇,1个乡,101个行政区,1070个村(居)委会,1282个自然村。其中莱城区面积1,906.87平方公里,人口1,004,1人。辖4个街道,1个镇,1个乡,共90个行政区,906个村(居)委会。钢城区面积339.34平方公里,人口234640人。辖1个街道和3个镇,共14个行政区,164个村(居)委会,197个自然村。

2006年6月23日,莱芜行政区划调整如下:

1.将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的26个行政村,新庄镇的3个行政村,共29个村划归鹏泉街道办事处管辖。凤城街道办事处的29个村分别是东龙谷、南龙谷、前坡、磨山子、金谷、邹家埠、北张家庄、东沈家庄、长安、老鸦峪、孔家庄、姜家庄、付家庄、大山、小山、后蟠龙、前蟠龙、陈蟠龙、马蟠龙等。新庄镇郭家沟、秦家洼、大石家。

二是莱城区新庄镇划归钢城区管辖。调整后,新庄镇行政区域不变,镇驻地不变,辖68个行政村。分别是辛庄、东辛庄、下朱家店、杨家横、吕家峪、岔道、上三山、下三山、王香泉、桑香泉、刘香泉、徐家店、上陈、陈霞、商河、北王家庄、蔡店、侯家台、前城子、后城子、桑园、百嘴红等。朱家沟、磨布、东赵林、西赵林、于家庄、北社沟、南社沟、波波、大官庄、东涝坡、东铁车、西铁车、桃科、玄车沟、郎军、团坡子、富寨科、恰鱼、城岭、石湾子、大沟。

地理环境:莱芜区位于泰山东麓,东经117 19′~ 117 58′,北纬36° 02′~ 36° 33′。北邻济南市下辖的章丘市,东接淄博市博山区。南北最大距离58公里,东西最大距离56.8公里,总面积2246.438+0平方公里。市委、市委所在地莱城,住在市中心,距离省会济南112公里。

莱芜地质构造受鲁中纬向构造和鲁西螺旋构造控制。构造特征以断层为主,其次为褶皱。地形为半圆形盆地,南缓北陡,北凸。北、东、南三面环山,北面的山是泰山遗迹,南面的山是徂徕山,西面是开阔的,中间是低矮起伏的泰来平原。山区面积约占莱芜区总面积的67%,丘陵占19%,平原占11%,洼地占3%。中国有2989座丘陵和山丘,其中海拔600米以上的有41座,海拔200至600米的有227座。在北部,还有东西走向的泰山余脉。从西到东,有三平山和香山。南部为徂徕山残脉,大致与泰山北部平行。从西到东,有莲花山和大坂顶山。两山全部为中低山,山坡陡峭,切割强烈。最高点海拔994米,最低点海拔148.438+03米。

共有404条河流,其中98%属于大汶河系,2%属于何姿河系。其中72条超过5公里,其中牟文河最长,有64.5公里。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小于100平方公里的流域有9个;大于1000平方公里,小于1000平方公里的有4个;1万平方公里以上,即牟文河。

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2010年莱芜年平均气温13.4℃,比常年平均偏高0.4℃。全年降水量707.9毫米,比常年偏多12.8毫米,总日照时数2186.5小时,比常年偏少257.3小时。全年极端最高气温36.7℃,出现在7月3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4.5℃,出现在65438+10月13;终霜日10 3月,初霜日65438+10月28日,无霜期231天。

已发现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55种,其中探明储量22种,矿藏113处。主要有铁、煤、铜、金、花岗岩、石灰石、白云石、稀土、辉绿岩、玄武岩、建筑用石、天然石英砂、矿泉水等矿产。探明煤炭储量431136000吨,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炭基地。铁矿石探明储量463.931.9万吨,居华东地区首位。

生物资源中有木本植物71科,177属,471种。畜禽包括牛、羊、猪、兔、鸡等。其中莱芜瘦肉型猪是省内优良的家畜品种。

人口民族常住人口:莱芜常住人口654.38+0.2985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654.38+0.00人相比,增加了654.38+0.233万人,十年共增加65000人。增长了5.27%,年均增长0.51%。

人口分布:莱芜常住人口区域分布如下:莱城区98.95万人,其中高新技术开发区87654.38+0.00人,叶雪旅游区4654.38+0.06万人;钢城区30.9万人。

经济概况2012年,莱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1.41亿元,比201增长1.1%,增速高于20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2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365.2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2220654.38亿元,增长9.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8212元,比2011增长10.5%。第三产业结构由2011的6.7: 60.5: 32.8优化为7.0: 57.8: 35.2。

莱芜2012年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其中失业人员5302人,困难群体82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8万人。

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11年上涨1.3%,涨幅比2011年回落2.9个百分点。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1%,消费品价格上涨0.3%。

2012年,各镇(街道)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52万元,比2011增长27.77%,占莱芜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36.93%,财政收入超亿元的镇(街道)有7个。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041.5亿元,增长61.93%,城镇投资占莱芜投资比重达到91.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36亿元,增长25.2%,占莱芜市乡镇工业比重达到33.25%。

2012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9%,比2011提高3.2个百分点。201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0.29万亩,比2011年增加17900亩,粮食总产量301400吨。

农林水2012年度财政支出6.74亿元,比2011年度增长9.8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340家。增加值365,438+065,438+0.57亿元,同比增长65,438+03.165,438+0%。其中,轻工业增加值25.45亿元,增长22.93%;重工业增加值达到2861.2亿元,增长65.438+0.07%。钢铁和非钢产业结构由2011的56.3: 43.7调整为52.15: 47.85,非钢产业比重提高4.15个百分点。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346亿元,比2011增长6.12%;利税34.22亿元,利润6.6亿元,分别比2065.438+065.438+0下降565.438+0.24%和84.7%。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55.97%,比2011下降15.75438+0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43%,比2011下降0.51个百分点。

固定投资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4106亿元,增长23.5%。新开工项目465,438+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33个,比2065,438+065,438+0增加222个。从隶属关系看,省级以上单位投资29.59亿元,同比增长48.4%;地方单位投资4165438+4700万元,同比增长22%。从资金来源看,民间投资3471.2亿元,增长13.7%,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8.7%,比2011下降8.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65亿元,同比增长125.7%;第二产业投资30318亿元,同比增长45.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0.23亿元,同比增长654.38+05%。三次产业投资比例由2011年1.0: 59.6: 39.4调整为1.73: 68.74: 29.53。工业投资302.35亿元,同比增长55.6%,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465438+9600万元,同比增长36%。高技术产业投资61.57亿元,同比增长1.01.1%。

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8.05亿元,增长15%。分行业看,批发业完成654.38+0.942亿元,增长654.38+0.51%;零售业完成18419亿元,同比增长150438+0%;住宿业完成2.2亿元,同比增长14.1%;餐饮业完成22.23亿元,增长14.44%。

2012年进出口总额265438美元+2800万美元,同比下降40.6%。

2012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8个,合同利用外资21059万美元,增长4.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54.38+020.06万美元,增长654.38+09.9%。

2012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02亿元,增长7.1%。

2012年末,莱芜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1924亿元,比年初增加1144100亿元,同比增长18.89%。

莱芜有26家保险机构。2012年保费收入达到1347亿元,同比增长7.82%。

2012年,社会科技教育承担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51项,争取无偿资金6500万元,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项。2012年专利申请量1980件,其中发明专利400件;授权专利数量为1913。

新增院士工作站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个。

2012,2012年末,莱芜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27所。其中,高等学校2所,普通中学55所,小学155所,中等职业学校1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人数654.38+0.75万人。2012年末,莱芜市共有幼儿园373所,学前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均保持在100%,巩固率小学为100%,初中为99.9%。

校本学院

普通中等职业学校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莱芜职业中等学校

莱芜技师学院

莱芜市长韶职业中专

新汶矿业职工大学

莱芜卫生学校

莱钢广播电视大学

莱芜旅游学校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莱芜学院

莱芜市英城职业技术学校

文化事业2012 2012年末,莱芜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人民艺术馆2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个,乡镇文化功能区10个,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圈50个,农村文化大院100个,市级公共图书馆1个。

莱芜梆子:又称“莱芜鲁”,是中国的一种地方戏曲。

莱芜三辣:莱芜姜、蒜、鸡腿葱、莱芜大红袍椒也被称为莱芜“三辣一麻”。1998,莱城区被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

莱芜锡雕塑:莱芜锡雕塑,又名西关村王嘉锡雕塑,是山东省省级文化遗产。

医疗卫生2012 2012年末,莱芜市共有卫生机构294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39个。各类卫生机构床位6151张;卫生技术人员6632人(不含村卫生室和诊所),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878人,注册护士2483人。每千人拥有床位4.87张,卫生技术人员5.25人。有43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城市建设2012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亿元,比2011增长1.8%;城市建成区面积81平方公里。改造道路面积9.43万平方米,2065.438+02年末实际道路面积达到654.38+0368.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417公顷,覆盖率42.19%,人均公园绿地18.49平方米。居民用气率99.86%,天然气供应总量4368.26万立方米,其中居民用气1369.76万立方米。供热面积达到1129万平方米。城市供水日综合生产能力25.5万立方米,总供水量4533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654.38+0.05万立方米。

社会保障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89元,比2011年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30698元,其中工资性收入25225元,经营性收入1156元,财产性收入765元,转移性收入3552元,分别增长6.05%、46.41%、13.49%和58.49%。农民人均纯收入10887元,比2011高出13.1%。其中,工资性收入5205元,同比增加13.11%;家族企业收入50,665,438+0元,同比增长65,438+04.76%;财产性收入122元,增长1.42%;500元内转移收入增长1.06%。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4: 1。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5664元和6093元,分别增长10.17%和17.29%。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总建筑面积38.1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9.68平方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84%和36.11%。

莱芜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6.4万人,增加654.38+0.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7万人,增加1.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654.38+0.59万人,增加0.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54.38+0.67万,增加0.6万人。城镇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参保人数达到41.4万人,增加1.4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6.4万人,参保率达到9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达到99.8%。

2012年末,莱芜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507人,增长0.4%;2012年,低保31912000元,增长35.8%;月人均保障标准240元比2011高出50元。2012年末,莱芜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1040人,增长5.62%;2012年,低保4424.9万元,增长45.73%;年人均补偿100元提高20元。2012年,农村五保供养支出1023万元,增长17%,农村五保供养率达到75.3%。2012年末,莱芜市共有收养社会福利单位63个,比2011增加1个;床位6276张,增长2.6%;收养5168人,增长0.4%。有40个社会福利企业,2002名残疾人。

莱芜地处齐鲁中部,京沪高速、青兰高速、滨莱高速、莱太高速、205国道穿境而过。

位于大乔路北端的莱芜东站,只有泰山-淄博往返普克停靠莱芜。

莱芜长途汽车站,位于市区顺河街,开通了省内外187条客运线路。

历史文化名城标识2015 12.9、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市人民关于选举国槐、银杏、桃花为市花市树的议案》。会议决定国槐、银杏为莱芜“市树”,桃花为莱芜“市花”。

历时半年多,在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下,“市树”和“市花”评选工作圆满完成了公示、公众投票、专家评审、市人大常委会批准等工作,最终确定了市树和市花,这不仅标志着我市有了一张新的生态名片,也标志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节庆活动有云台山庙会、桃花艺术节、莱芜杨李祠香菱文化艺术节、莱芜田上人民槐花节、莱芜地方回族节开斋节、莱芜茶乡樱花节、莱芜地方回族节宰牲节等。

景区莱芜景区龙山景区

叶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叶雪旅游区

莱芜十大名山彭山

方干生态区

莱芜孔雀山

莲花山风景区

莱芜李阳镇大舟山九阳宫

王石门“天庭”景区

莱芜十大名山庐山

叶雪三峡风景区

王宓,莱芜十大名山

观正九龙山风景区

莱芜十大名山之母山

南山景区

莱芜十大名山——葫芦山

吕祖泉景区

莱芜十大名山之一的黄羊山

笔架山风景区

仙女山,莱芜十大名山。

文昌岛景区

莱芜十大名山莲花山

汪洋台遗址景区

莱芜十大名山香山

朝阳洞景区

龙潭星秀,莱芜八大景

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齐山克兰,莱芜八大景

岐山省级森林公园

苍霞雷明,莱芜八景

云台山省级森林公园

莱芜八大景:文水西流

陈毅指挥所

山西莱芜八景宫照片

莱芜战役纪念馆

莱芜八景神仙遗迹

莱芜齐长城

莱芜八景之矿成瑞。

连云洞,莱芜八景之二

著名人物诗人何

齐鲁老画家李半灿

吕正在专心致志于“昏昏欲睡的编纂学问”

张科学

历史学家王煜全。

清代画家陆

雪梨

出版商李海坤

清代画家张轩

杨虎将军

音乐家丁明

翰林院庶吉士潘绍烈

名人朱同萌

诗人陆健

干净而博学的张

朱宝猛,名医

评论家任福贤

韩绍与司马河

吴来超

核科技专家李向英说。

谢银培,中国联赛成员。

明代知县陈赣榆

导演吴。

战地艺术家李增步

名臣诗歌教学

刘长乐

爱国名人聘用如下。

谭兴蛟

李念琳

王玉华

齐志伟

齐湘岑

散文作家吴伯箫。

叶方恒

刘明睿

画家王子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