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汽车的华为和高调造车的阿里巴巴都不认可。

科技互联网企业和汽车制造企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除了新势力,在汽车新四化的契机下,科技互联网巨头与传统车企的深度合作成为今年的主流旋律。无论从势头还是科技实力,每一次合作的内容都不容小觑,而阿里巴巴作为互联网巨头,如今在汽车行业已经形成多点开花之势。

文浩·奥特在开车?王硕琦

在新型汽车现代化中具有独特优势的科技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正在与传统品牌进行深度融合与合作。

北京时间165438+10月26日,SAIC与阿里的合资公司终于正式宣布成立。在上海中心的观光层,由SAIC、浦东新区、阿里巴巴共同投资的高端品牌“智机汽车”正式签约,首轮融资达到1000亿人民币。

据悉,目前,智机汽车首款汽车定位车。“预计今年年底会在黑河进行冬季测试,明年就能看到大量新车跑上道路。”

据媒体报道,SAIC股权占54%,浦发投资占18%,阿里占18%,其他占10%。

相比之前的相关大规模融资,新车品牌首轮6543.8+000亿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两个技术方,还有一个政府投资方浦东新区,这足以说明上海渴望汽车转型的决心。

华为这边也没闲着,这两天也是因为“无车”频频登上热搜。

最近关于华为造车的新闻越来越多,但是华为官方一再重申不会造车,而是帮助车企造好车。

在官方文件中,华为甚至提到“今后谁提出造车建议,干扰公司,可以调离岗位,另找岗位。”

这已经不是华为第一次表示不造车了。所以这封信更像是一种内部的警告和态度,也是要求华为人保持低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央视《首发》节目中透露:“顺应时代发展和用户需求,我们正在携手顶级科技公司华为、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和高科技高端产品,我们将很快与大家见面。”

在业内看来,这意味着华为深度参与R&D和整车设计。相比之前只提供给主机厂的软件系统,华为在“造车”上走得更远。据发布会透露,华为的LOGO将在新车中显露。

可以说,虽然两家公司对外的声音和态度大相径庭,但华为和阿里的所作所为却一脉相承。

SAIC和阿里的命运

此前,SAIC和阿里有过合作,那就是斑马网络。但斑马网络的股权纠纷一直困扰着公司的发展,SAIC背景的叠加让斑马在业务发展上遇到了一些困难。

作为第三方智能网联公司,SAIC的背景让其他代工品牌眼红,所以只有少数品牌愿意用零星的车型来探索斑马的扩张之路。

SAIC与阿里的合作始于2065438+2005年3月,双方投资人民币654380亿元成立斑马网络。

2065438+2006年7月,SAIC推出首款搭载斑马智行系统的荣威RX5互联网汽车。

然而,2020年5月,斑马网络完成战略重组,SAIC退出。

阿里将AliOS资产注入斑马网络获得控制权后,以张春晖为代表的AliOS回归执掌斑马,也被视为阿里与SAIC的分手。

但阿里并没有停止追逐自己的旅行梦想,陆续布局了包括新势力、打车软件、地图等在内的一些栏目。

此次与SAIC合作的“智机汽车”,代表着阿里开始布局汽车产业链的生产端,不再满足于做一个技术服务商。同时,这也进一步表明,阿里和SAIC已经理清了关系,开始了新的合作。

华为和阿里的作用差不多。

目前科技企业和传统造车企业合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动化的整体趋势已定,二是5G和人工智能即将在汽车行业爆发,产生新的智能物种。

现在国内的一线科技公司已经把新一代汽车的研发作为未来竞争的核心产业。

据知机汽车介绍,新品牌主要依托SAIC核心技术——三电、智能驾驶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软件五大创新中心,以及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顶尖能力。此外,我们与阿里在车联网系统和新零售方面进行了合作,与英飞凌成立了IGBT核心部件公司,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方面形成了产业联盟,与中国移动和华为在5G技术方面进行了合作。

可以说,阿里作为合资公司还是依靠零售和车联网两大成熟业务。

另一方面,华为和长安的合作似乎涉及的范围更广。

目前,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1全新计算和通信架构,五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智能车云),以及lidar、AR-HUD等全套智能组件。

HI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操作系统,包括三个计算平台(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驾驶舱计算平台和智能车辆控制计算平台),以及三个操作系统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驾驶舱操作系统)和VOS(智能车辆控制操作系统)。

按照徐志军的话来说,“除了底盘、四个轮子、外壳、座椅,其余都是华为拥有的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长安的动力电池合作企业也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

也就是说,两家公司除了自身的差异,主要是在汽车本身上与阿里巴巴不同,智机汽车的通讯OTA技术也有华为。

但最大的不同是,华为没有直接参与股权,也没有成立自己的汽车品牌,而是用更开放的心态,和不同的厂商完成这样的事情。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以来,华为已先后与东风、长安汽车在车联网、智能汽车等方面展开合作。、

2015,华为与大众达成合作,共同推进车联网R&D及应用;

2016,华为与奥迪、宝马、爱立信、诺基亚、高通等企业组成“5G汽车联盟”。

从2018开始,华为与车企的合作不再局限于车联网,而是开始涉及自动驾驶领域。

从这一点来看,华为在“造车”上强于阿里巴巴,但阿里巴巴有更强的销售能力和成熟的车联网能力。

然而,无论谁强谁弱,中国科技巨头参与造车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在中国汽车行业的改革和洗牌过程中,这些科技公司也想分一杯羹。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